施建平
(苏州市职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江苏 苏州 215104)
金坛话的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
施建平
(苏州市职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江苏 苏州 215104)
金坛话一般指金坛原住民所说的本地话,它分布于方言成分复杂的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地带。与普通话相比,金坛话的疑问句尤其是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从疑问词到语气词,皆有鲜明的不同。
吴语;金坛话;特指问句;是非问句
金坛是江苏常州西边的一个小城市,南接溧阳、宜兴,东靠武进,西邻句容,北与镇江接壤。金坛方言,就地理而言既包括原住民所说的本地话,又包括江淮官话为代表的北方话(下文中简称江北话)①美国人史皓元在1999-2005年进行了多次方言调查,把金坛方言三分为“老金坛话”“老江北话”“新江北话”;笔者倾向于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的《江苏省志·方言志》的观点,采用两分法。参见史皓元、石汝杰、顾黔著《江淮官话与吴语边界的方言地理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版,第134页;《江苏省志·方言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114页。。据笔者调查,金坛大致以金城镇和丹金漕河为界,环城的城东、城西两乡(现已分别划入金坛经济开发区和金城镇)和河东的河头、尧塘、岸头、汤庄、水北、涑渎、五叶、儒林等地大多操隶属于吴语的金坛本地话;沿河的白塔、社头、指前等地操金坛本地话和江北话的居民各半,河西的朱林、直溪、西阳、茅麓、薛埠、罗村等地居民大多操江北话。因此,金坛地区的方言有两种:一是以金坛本地话为代表,隶属于吴方言太湖片的毗陵小片;二是以“江北话”为代表,隶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方言。本文所讨论的,是金坛本地话,即以原城东乡居民所操口语为代表的“金坛话”②据上海大学文学院硕士吉黎霞(金坛城西人)提供的信息,钱乃荣先生认为金坛涑渎地区的方言是最典型的金坛话。笔者为土生土长的金坛人,先祖自唐代时就迁移至金坛城东峨眉村,祖母为土生土长的涑渎人,本文所用方言材料均为本人平时积累的语言素材。,也有人称之为老金坛话,本文所讨论的即为此概念。
金坛话疑问句,无论是疑问词,还是其内部结构,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其独特的疑问词及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疑问句的语气词。本文主要就金坛话的特指问句和是非问句展开探讨。
在普通话中,特指问就是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代替未知部分的疑问句,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疑问代词部分)作答复,句子用升调。无论是例句数量还是使用频率,特指疑问都是汉语疑问句系统中的“超级大户”[1]82。金坛话特指问句也是如此,疑问代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从问标的角度看,无论是询问人物、事物、时间、方所、动作、情状、方式、原因、目的、数量、程度等各个方面,金坛话的特指问句的疑问代词和语气词与普通话均有较大差异。
(一)询问人物
在金坛话中,询问人物一般用“嗲人”或“啰格”,不同于普通话中的疑问代词“谁”“哪个”。如:
(1)啰格姓钱啊?谁姓钱啊?
(2)啰格是王云?谁是王云?
(3)王老大是嗲人煞?王老大是谁啊?
(4)穿得花格格衬衫葛是嗲人啊?穿着花格子衬衫的人是谁?
(5)(伲是)嗲人啊?(你是)谁啊?
问人有指别和解释两种。指别的问话,是指在一大群人中不知道谁是自己要找的人而发出的问话。一般用“啰格”作疑问代词,放在句首,如例(1)(2)。而要求解释的问话,一般疑问词放在句尾,一般用“嗲人”,而不用“啰格”,如例(3)(4)。而例(5)有时也可省略主语,单单用“嗲人”表示问话,这多出现于问话者不清楚对方是何人时所用——如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或听到陌生人的敲门声时。一般而言,“嗲人”出现于句首时,疑问语气较重,如例(5)。
(二)询问事物
在金坛话中,询问事物一般用“嗲呱”一词,在普通话中相当于“什么”;“呱”有时可以省略,而“嗲”绝不能省,如例(7)。与“什么”一词相似,并不是所有的“嗲呱”都表示疑问,有时它也表示泛指;甚至,有时表示责难,如例(8)(9)。
(6)伲到城内买得点嗲呱啊?你到城里买了些什么啊?
(7)伲在浪找嗲东西煞?你在那里找什么啊?
(8)嗲呱好喫,嗲呱弗好喫?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
(9)(伲讲得格)嗲东西啊?(你讲的)什么东西?
(三)询问时间
汉语询问时间有时点和时段之分。比如普通话中,“什么时候”问的是时点,而“多久”问的是时段。金坛话中也有类似的区别,问时点用“几”“嗲辰光”“啰些(点)”等,如例(10)-(12);问时段用“多少辰光”或“几+时间词”,句型上与普通话也相似,如例(13)(14)。
(10)现在几点钟咧啊?现在几点钟了?
(11)今阿头几号咧啊?今天几号啊?
(12)啰些点/嗲辰光下乡?什么时候下乡?
(13)昨阿头揪得多少辰光?昨天干了多长时间?
(14)徒学得几个月咧呀?学徒学了几个月了?
需要指出的是,“啰些点”与“啰些”同样都表示疑问,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多一个“点”表示强调,疑问语气较重;后者疑问语气较轻,但使用频率较高。当同一问题重复提问,或提高音量询问对方时,多用“啰些点”。
(四)询问方所
问地点的疑问代词在吴方言中也有差异,无锡话主要用“哪档”等,苏州话主要用“啰面”“啥场化”等。金坛话中,问方所时主要用“啰、啰头、啰嘎、啰个(些)地方”等疑问代词,甚至有时直接用“NP+耐+?”,如例(18)。
(15)伲到啰头去嘎?你到哪去的?
(16)佗到啰头去得咧呀/佗到啰嘎去嘎?他上哪儿去了?
(17)伲在啰嘎?/伲在啰头啊?/啰个地方啊?你在哪呢?
(18)伲格鞋得耐?你的鞋子呢?
(19)啰些地方有装油格玻璃瓶卖?哪些地方有装油的玻璃瓶卖?
(五)询问情状、方式
对于情状的问话,一般用“陆”“弄宁”等,而对于方式的询问,则用“能够”“弄宁”等。细考之,“陆”与“啰”读音相近,其本字应该是“哪”。
(20)伲要陆本小说书?你要哪本小说?
(21)雨落得格涅大,弄宁到城内去耐?雨下得这么大,怎么到城去?
(22)格个人能够到格些还弗来格?这个人怎么到现在还没来?
(23)佗能够会饿得格副样子?他怎么饿成这副样子?
(24)你陆宁弗会做格个题目煞?你怎么不会做这个题目呢?
(25)你陆宁洗清爽得嘎?你怎么洗干净的?
例(22)-(24),虽然询问的内容与原因有关,但是语义上表达的更是表示对“迟到、饥饿、不会做题”情状的质疑,而例(25),很明显是对行为方式的询问。
(六)询问原因、目的
对原因或目的的询问在普通话中一般用“为什么”“什么原因”等,而在金坛话中,多用“究嗲呱”或“嗲缘故(原因)”。前者应用一般比较普遍,而后者则应用较少,尤其是“嗲+原因”这种组合是受普通话“感染”而产生的,多见于年轻人的口中。
(26)老王究嗲呱要去当兵?老王为什么要去参军?
(27)伲究嗲呱要来啊?你为什么要来啊?
(28)伲究竟嗲缘故不去进学堂啊?你什么缘故不去上学啊?
(29)伲究嗲原因不去喫喜酒唦?你什么原因不去吃喜酒啊?
(七)询问数量
在金坛话中,询问数量一般用“多少”“多”“几”等,“几”在方言的应用中略显优势,它的组合很多,“几块”“几个”“几”,几乎与普通话无异:
(30)格件衣裳多少铜钿?这件衣服多少钱?
(31)伲几岁咧啦?你几岁啦?
(八)询问程度
金坛话中,问程度一般用“多少”“多”等,不用“几”,几乎与普通话无异:
(32)格个河有多少深?这个河有多深?
(33)格个学堂抓得多严啊?这个学校抓得有多紧?
特殊疑问句之外,金坛话的是非问句也是可圈可点的。
(一)金坛话的语气词比较丰富
金坛话疑问句中的常用的语气词除了“啊、啦”外,还有“口伐”“朆”“哒”“咧”“哇”“嘎”等,甚至在句末还有“咧啊”“咧哇”等复合语气词。例如:
(34)伲真佬(格)要带吾走啊?你真要带我走?
(35)格个事体伲晓滴口伐?这件事你知道没有?
(36)伲忘煞得咧?你忘啦?
(37)陆头都好种果树嗒?哪里都可以种果树吗?
(38)饭烧好得朆?饭烧好了没有?
(39)伲弗记得吾咧啊?你不记得我啦?
(40)建波走得建峰阿在浪嘎?建波离开后建峰在吗?
(41)伲喫饱得咧哇?你吃饱了吗?
(二)是非问的时态问题
金坛话中,疑问句的时态一般比较明显,达6种之多。金坛话的是非问句中,不同时态的句子,都有不同的疑问标志:(1)正在进行时;(2)一般完成时,表示这件事情以前做过了;(3)特定完成时,表示此事是在某个特定的时段完成的;(4)特定未完成时;(5)一般未完成时;(6)特定将来时或一般将来时。不同时态的句子末尾,都有表示时态的附加词。下面依次举例如(42)-(47):
(42)他在浪喫嗒?他正在吃吗?
(43)若喫得咧呀?你们吃了吗?
(44)伲昨阿头夜晚喫得嘎?你昨天晚上吃的吗?
(45)到现在阿朆喫来啊?到现在还没吃哪?
(46)到十点钟弄得好朆?到10点钟能弄得好吗?
(47)猪明早再会啊?猪明天再卖吗?
上述6例中,其疑问语气词没有两例是相同的,这说明不同的时态,其疑问语气标志是不一样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坛话中的特指问句是最值得探讨的一种。其疑问代词和语气词的丰富多彩和个性特色——数量之多(多达十几个)、用法之灵活(如“朆”在句首、句中、句末皆可用),使它在吴方言中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金坛话中的是非问句也较有特点,它是用一般陈述句式和在句末音节后加语气词和上升高音调构成,即句子的主体是由非疑问形式的语言成分构成,与普通话相差不大,但其语气词花样繁多,也达十多个,其丰富程度从上述例子中可见一斑。
金坛话疑问句的特殊性与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是分不开的。从今天汉语方言的地理格局来看,由于金坛处于吴语与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它东南接常州、无锡,处于吴方言的边缘;西北接南京、镇江,与江淮官话又侵淫已久;向南与安徽、江西相望,间或受徽语、赣语影响。尤其是1860年前后太平军战事带来的人丁剧减、外来人口移居至此,造成了金坛地域上罕见的“双语现象”。这在1860年以前是没有的,龚自珍在1824年所写的《金坛方言小记》[2]296中所云皆为金坛话。“金坛县战前人口超过70万,战后城中仅剩3000人,四乡仅有3万人”。[3]经过这次浩劫,金坛人口剧减,大批移民从内陆各地迁居金坛,这些移民大部分是从江苏北部——如泰州、扬州、淮阴等地沿水路过来的,最多的是苏北海门人,甚至还有河南人等。这些自北迁入的百姓在金坛西北部逐渐定居下来。长期的互相渗透影响形成了现在金坛地域两种方言通行的复杂现象。
以金坛的政治文化中心金城镇为例,市区内流行两种分属不同派系的方言:一种是属于吴方言的“金坛本地话”,另一种是属于江淮方言的“江北话”。金坛的“江北话”与北方方言又不完全相同,自成体系。城中居民有的讲“金坛本地话”,有的讲“江北话”,还有的会讲两种话。一般听得懂“金坛本地话”的人大致能听懂“江北话”,但听得懂“江北话”的人,不一定能听得懂“金坛本地话”。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上都有较大的区别。[4]
金坛话作为吴方言向江淮官话过渡地带的语言,其疑问句的内部形态和多样性,尚未有专家学者系统论述,笔者不揣浅陋,抛砖引玉,愿方家不吝指正。
[1]傅惠钧.明清汉语疑问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陈武.太平军战事与江南社会变迁[J].社会科学,2003(1):93-102.
[4]吉黎霞.金坛方言考[M]//董丽敏.致远之思.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132-163.
The Specific Reference Question and the Yes-or-No Question in Jintan Dialect
SHI Jian-pi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ollege Journal,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Suzhou 215104,China)
Jutan dialect prevails in the area between Wu dialect and Jinghuai dialect.Its language components are quite complicated.Take the Jintan aboriginal people for example.The questions,especially the specific question and the yes-no question,are very complicated and have vivid characteristics,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questions in Standard Chinese,such as question words andmodal particles.
Wu dialect;Jintan dialect;specific reference question;yes-or-no question
H173
A
1008-2794(2014)01-0104-03
2013-06-18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汉语方位词句法语义演变史”(11YJC740087)
施建平(1973—),男,江苏金坛人,副教授,副编审,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