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

2014-03-29 14:46张晓明
大连干部学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特色

张晓明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

张晓明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解释中国和世界已经变得日益迫切,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要真正使具有话语创新意义的中国梦走向世界、走向社会,首先需要走向学理,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通过对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的辩证把握,夯实中国梦的学理基础,从而促进中国梦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需要中国梦;中国梦需要

党的十八大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集过去30多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之大成,通过一系列理论创新对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阶段性总结。在随后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习近平不仅深刻地指出: “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八大的主线”[1]的科学论断,而且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以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3]的系列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不仅反映了人民的强烈心声,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但由于中国梦提出的时间尚短,要使这个具有极强广泛性和极大包容性核心概念成为对内凝心聚力,对外说明中国的核心理念,还需要我们夯实中国梦的学理基础,从而更好地让中国梦在对外说明中国,消除世界对中国的误读、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中走向世界,从而更好地让中国梦在对内获得人民正确认识、科学对待与身体力行中走向社会。

一、需要借助中国梦这一词语向世界说明中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发展疑虑重重,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威胁和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不顾中国和平发展的事实,不顾人类社会联系日益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事实,出现了诸如“中国威胁论” “黄祸论”等说法,意图唱衰中国,或者遏制中国。为此,明确回答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追求与其它各国的理想关系,就成为我们党面临的迫切任务。这些年来,我们在理论宣传战线上存在两套话语方式,对于国内人民,我们一直讲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成绩,就是因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高举这个旗帜、坚持这个道路、坚持这个理论体系,完善这个制度,这是我们对国人的宣传体系。对于国外朋友,我们很少谈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就向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即 “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3]。而中国梦就是用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大力介绍和宣传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中国在民主、法制和人权领域中的成就,同时对自己的不足也要有合理的解释,从而促使他国对中国形成正确客观的评价,进而认同以及支持中国的发展。

二、需要借助中国梦这一词语向人民说明中国

通过十八大报告的学习,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跨越。着眼现实,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向未来,我们要完成十八大提出的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4]的使命。不仅需要 “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也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5],这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精心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讲,党代会的理论表述略显抽象和意识形态化。现代传播理论与实践都表明,意识形态的内容不一定非要用意识形态的方式表达,非意识形态的话语更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说中国梦就是这样的话语体系,一定意义上讲中国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中国梦是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的同时从话语体系上对其进行的创造性转化。从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一个更加具体、更加亲和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梦通过一种大家认可的形式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走向社会。因为我们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同时,中国梦又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国梦不仅是一个面向世界的话语体系,让世界知道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让世界知道中国梦与世界梦尽管不同,但是相通的。而且中国梦也是一个面向社会大众的话语体系,让人民知道,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中国梦说到底就是人民的梦,就是人民期盼好的工作、好的教育、好的医疗、好的住房的民生梦、尊严梦、成功梦。

我们不仅需要中国梦,而且我们有能力提出中国梦。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6]这里的 “接近”,就是指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包括民族精神的振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里的 “信心”,就是指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能够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道路。这里的 “能力”,就是指我们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提高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人民群众愿望的深切把握。因此,中国梦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必将引领中华民族朝着伟大复兴的方向阔步前进。

三、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梦

我们需要的中国梦首先具有价值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具体体现在我们的价值追求上,我们所积极倡导和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 “中国梦”的价值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回答了 “我们所要实现的民族复兴是怎样的复兴”这一重要问题。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我们要实现的复兴,就是要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就是要建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化社会,就是要培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化公民,就是要主张一个 “和平、发展、合作、和谐”的现代世界秩序。只有从这些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深刻把握 “民族复兴”的中国内涵、时代内涵、价值内涵,才能清楚揭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之间的紧密关联,才能说清楚中国的发展不仅不会损害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只会使其他国家从中国发展受益的道理。

我们需要的中国梦具有科学现实性,这是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途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坚强的依靠力量,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行动指南具有三大能量:能够把握趋势、抓住机遇、化解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实现途径具有三大优势: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优势,民族特色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保障具有三大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成熟定型成大事、融合发展干大事;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力量能处理好三大关系,就是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人民群众这个依靠力量具有敢于圆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强大力量;实事求是这个思想路线能够体现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把握时代性的优势。

四、实现这样的中国梦需要什么

这样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梦、科学地对待中国梦、身体力行地践行中国梦。也就是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中国梦观。

正确地认识中国梦,就是要认识到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说到底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像有些人所热衷的 “梦回大唐”回忆的 “中央帝国”的威仪,再现 “万国来朝”的盛象。其实,我们所讲的 “复兴”,内含着历史的记忆,但绝不是复古之梦,而是立足当下、指向未来的前进之梦、进步之梦。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额更大。曾经我们说过,中华民族应当对于人类文明有较大的贡献,怎么才有贡献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说,中国人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对人类的贡献,怎样才算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呢,我们说,我们用那么少的地解决了那么多的吃饭问题,就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后来我们不仅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解决了人民的小康问题,现在我们不仅要解决人民的小康问题,而且要全面实现人民的小康,不仅要全面实现人民的全面小康,还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不仅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目标,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不仅指物质文明、而且还包括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个民族振兴,是和平发展的振兴、是以人为本的振兴、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振兴,是统筹兼顾的振兴,这个人民幸福,不是指一部分人的幸福,而是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幸福,就是要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民生梦、尊严梦、成功梦。

科学地对待中国梦,就是要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角度来对待中国梦,也就是说,中国梦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范畴,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主义,说中国梦是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中国梦与科学社会主义是相并列的,而是说,中国梦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坚持、捍卫和运用,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着眼现实问题的思考中,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要科学地对待中国梦,就要说清楚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直关注两个话题,一个是中国梦,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也指出, “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把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作为首要任务,集聚优势资源、加强综合攻关,推出一批重大理论成果,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坚实学理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说: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7]这两段话说明,实现中国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同说法,或者说同一个目标两种表述。也就是说中国梦应该从 “树立什么理想、如何实现理想,树立什么样信念,如何实现这个信念”这个角度去认识,而非思想体系上去认识。不从理论体系角度定位 “中国梦”,并不是说新的中央领导没有理论创新,也不是说不能构建新的理论。而是说还需要时间沉淀和实践经验,需要一段历史经验的总结,只有到了一定时候,实践经验丰富了,理论认识成熟了,就会水到渠成,实至名归。到那时,想不总结、不概括都不可能了。说不从理论体系上定位中国梦,也不是说不需要加强对 “中国梦”的宣传,作为战略思想,作为凝聚民族力量的奋斗目标,当然可以而且应当加大宣传力度,重在从重大战略思想,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从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角度,进行宣传。习近平曾经对中国梦说过两句话,一是不要把中国梦当成一个思想体系,二是对中国梦不能过度解读,而是要适度解读,这才是合情合理大家都能接受的解读方式。所以对待中国梦一不能无限拔高,二是不能丑化和庸俗化,也就是不能把中国梦当成一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尽管中国梦具有极大广泛性和极强的包容性,但它不是无所不包。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导性因素的包容性和广泛性,也就是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一定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塑造灵魂。也就是说,坚持 “中国梦”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努力去实现 “中国梦”。

要身体力行地践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就是把中国梦所蕴含的立场方法转化为实践主体的内在素养。首先就是把中国梦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内化为实践主体的价值理念,把中国梦所蕴含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实践主体的思想理念。在实践主体对中国梦所蕴含价值理念与思想方法内化前提下,再把内化的价值立场和思想方法着眼于中国的实际,从而提炼出实践理念,具体方案,最后才转化为实践行动,因此,实践主体身体力行中国梦,包含着三个元素,中国梦、实践主体、中国实际。包含着两个转化,一个是内化,一个是外化。内化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价值立场、一个是思想方法。外化包含三个紧密相关依次递进的三个环节,就是从思想理念到实践理念,从实践理念到具体方案,从具体方案到实际行动。因此,我们说践行中国梦,需要我们理解、接受、信仰、行动,是一个依次递进的过程,只有正确地理解并认识到中国梦的价值和意义,才会产生对它的信仰和行动。

五、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的辩证统一

需要中国梦,是指中国梦何以必要,就是关于中国梦价值选择的话语;中国梦需要,是指中国梦何以可能,是讨论中国梦实践所需要的条件问题,与需要中国梦中体现出来的预期相比,中国梦需要则是产生这种预期后的一种现实跟进。这种现实跟进并不仅仅取决于前者是否有足够的合理性,也取决于社会主体对社会需要的敏感和理性把握,因此能否具有着眼于现实进行理论思考的能力,能否具有着眼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能力,能否具有围绕中心问题进行理论提升,从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的能力,是对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运用理论把握现实的一个严峻考验。在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着眼于十八大提出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达到什么样目标”这个主题,不失时机与时俱进地提出了 “中国梦”这个着眼现实的理论命题,而且进一步就如何围绕中国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路线图,从而实现了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的有机结合。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把这个结合转化为全党的认识,转化为全国人民的共识,转化为全世界人民的认同。所以,我们说,宣传中国梦、学习中国梦,不仅学习中国梦是什么,更多是知道中国梦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提出中国梦到底是为了什么,实现中国梦需要什么样的内在机制。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学习中国梦,才能真正起到武装党、教育人民,从而身体力行中国梦的目的。

[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3]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6-04.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5]毛泽东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101.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7.

[7]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责任编辑:左眉]

D616

A

1671-6183(2014)12-0017-05

2014-11-10

本文是2014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课题 “中国梦蕴含的价值理念及其对外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14SA0065)的阶段性成果。

张晓明 (1978-),男,山西运城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特色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医的特色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