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014-03-29 14:14贺征珍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中学作文

贺征珍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贺征珍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育界始终在不断努力地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但收效甚微.《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作文教学的改革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新课程标准中对于作文教学的新要求,驱动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的所在才能更好的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

教学指向;教学内容;写作教学

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为了作文而作文,教师为教学而教学.长期这样,学生们都变得畏惧写作文,写不出作文;教师守着传统作文教学的陈旧观念,不去理会先进的作文教学经验以及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只是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写作已经不再是使生活变得充实、丰盛、快乐和镇定的精神过程了.就目前语文考试中,试卷失分比率来看,作文成了学生惧怕的部分,也成了阻碍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绊脚石,这让我们看到了作文教学改革的迫在眉睫.

1 教学指向背离写作本质

纵观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由于受到高考的压力,教师过分的注重于写作中的技巧教学传授给学生的大多是可以直接应用的模版,在作文课堂内只专注于教授各类写作技巧的应用,同时大量制造适用于各类文体的作文样板,为学生写作提供各种固定句式,导致学生的作文大同小异,考试中常常出现雷同卷,也有模仿抄袭之作,缺乏真情实感,大多为虚构之作.作文教学全然不顾学生的自我表达,对于生活经历本就不太多的学生,他们看到的世界、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在作为成人的教师眼中或许比不上一段富有哲理的文字,因此也不免学生会在写作过程中担心自己的语言过于幼稚、单纯、没有内涵、无法深刻.

某中学作文教学课堂,发现教师在备考复习期间,针对写作部分的复习,教师没有讲解如何去丰富的表达自身的思想,而是大量向学生发放写作模板,写作素材资料等,这些模板将作文定义为统一的三段式,并且将每段中应如何加入素材、例证等都设定完整;写作素材被机械的划分为各种主题.终于作成人化的语言、哲理性的诗句、各种万能的材料代替了学生真是的内心世界.作文使学生丧失了自我的灵魂.写作已经不再是创造性表述自我的过程,而是为了得分而写作,背离了写作教学的课程标准.

2 教学内容杂乱无序

2.1 注重模板训练,轻视自主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呈现出程序化、模版化.怎样去写好开头,怎样引入高潮,怎样做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比如开篇方式就有:用制造悬疑的方法法来引起读者的兴趣、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来体现作文主题、用回忆的方法来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结尾的方式也有:总结性的结尾、挥手豪迈的抒情、振臂高呼的口号等.教师教给学生的就是只有这样写,你才能拿到高分;你“不按牌理出牌”,那就对付不了现在的应试作文.

然而,作文的结构是完美的,考试中也能取得高分了,但学生们的内心情感哪儿去了?他们最纯洁的思想情感,最容易被触动的心房也就就此关闭了.如某中学高一年级的一次作文课叫做“最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内容要求是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描写表现最触动自己心灵的人和事,全班五十多个学生,至少有二十个学生写的主题都是母亲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自己的感动,而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全都集中于以下三个场景:一是寒冷的雨夜自己身患严重的感冒,高烧不退,交通不便,资金不足,母亲只身一人送孩子去医院;二是大雨瓢泼,身在学校的自己忘记带雨伞,母亲不顾自己冒雨送伞;三是考试失利,面对父亲的责备,痛苦难耐,失声痛哭或离家出走,母亲温暖安慰.还有接近十个学生写的主题都是在自己感情懵懂时期,班上转学过来一名帅气的男生,恰巧被安排作为自己的同桌,彼此之间产生了说不到清道不明的感情,最终由于中考或高考分隔不同学校而不了了之.这些模板化的人和事能保证在评分时拿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分数,但无法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高分就高不可攀了.

出现这样的写作现状主要是由于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教学生如何表达真实的情感,如何将写作技巧融入实际生活写作,而是执着于技巧的传授,将生活抒写的脱离了实际,导致学生不愿关注于生活,不愿通过细节寻找震撼心灵的人和事.许多教师整天致力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习惯性地采用用应试作文取代常规作文的训练.

2.2 注重名人效应,轻视情感表现

大量积累写作素材成为写作教学的一大内容.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名人效应,素材大多取自于书本较少来源于生活.这些来源于书本的素材一般都是由语文教师整理成册发给学生的,并在作文教学中反复强调,教授学生如何应用于写作之中.

这些课本素材多是一些名人名家的先进事迹,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写作主题中.被应用于最多的名人名事有:鲁迅弃医从文,用笔作枪拯救落后中国人的灵魂,抨击封建社会的陋习,常常被用于勇敢、爱国、坚持不懈等写作话题中;司马迁身受宫刑,成为不完整的人,但却留下传世经典《史记》,被鲁迅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往往被应用于坚持、顽强、磨难、挫折、感动等写作话题之中;李白放浪不羁,洒脱成性,饮酒作诗,不畏强权,让高丽士拖靴,贵妃斟酒,常常被应用于苦难、性格、伟大等话题之中;高频率出现在作文话题中的名人素材还有心系民生疾苦的诗圣——杜甫,身残志坚的当代作家——史铁生,跨越国界救治中国人民于水火的名医——白求恩,一年一度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等.但是这种形式的素材积累全然忽视了学生对于生活的发现和观察,学生不再留心于生活,而是专注于背诵已被教师整理强调的名人事迹.

起初这些名人素材大获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这些素材中可以看出习作者的阅读范围之广,但越来越多的学生反复将同样的素材应用于各种话题中,甚至有些素材和话题之间的联系只能用牵强附会来形容.长此以往,阅卷老师看到这写名人的名字一在作文中出现就知道学生之后要写的事情是什么了,这样的作文也只能说是紧扣话题,其创新之处无从谈起,自然也就分数平平了.作文中大量被要求使用名人素材也直接导致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失去对写作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失去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丧失在生活中发现美得眼睛.

2.3 注重反复训练,忽视言语积淀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错误地将训练当成了写作教学的重要手段.每天有日记,每周有周记,每个月有读书笔记,周而复始,反复大量的训练,不仅没有让学生练就驾轻就熟的写作技巧,反而将学生逼迫到虚构、抄袭的地步.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训练观让如今的作文教学陷入了“想写却写不出”的尴尬境界.

翻阅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周记本,刚开始实行周记的一个月里,学生的周记内容丰富多彩,能看出是根据自己生活经历书写表达的,但是一个月以后,就出现学生的周记字数大量减少、内容枯燥乏味,到了无话可说,无事可记的境地,更有学生的周记出现抄袭的现象.学生已经把周记当做一项作业来完成,草草了事的不胜枚举.

3 写作教学形同虚设

3.1 教学观念落后,轻视作文教学

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门开设写作课,而是将写作课作为平常的教学课程一样,教师在课堂上一般多是给出话题,然后稍加举例,就让学生开始写作,并且要求 40分钟必须完成.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办法打开学生的思路,无法启迪学生更好的创作,完全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思考和构思,导致学生急于求成,将写作作为一项课堂任务来完成,缺乏主动性.

3.2 注重教师批改,轻视学生自评

就目前的中学语文教科书而言,根据每个教学单元的课后习题,教师必须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才设计两到三个课时来进行作文教学,教授和帮助学生完成单元教学要求.尽管教师也会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认真批阅,并让学生自我评改,或者学生间互相修改,最后对优秀的作文进行课堂点评或传阅,提供给学生进行借鉴参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主动修改的意识不高,互相评改的态度不够认真,这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学生常常不取重视或关注老师的批改意见,他们关心的着眼点还是是分数的高低.一般的同学也只是随意地看一下老师在文末给出的评语,对中间老师是如何批改的,根本不关心,也没有耐心和兴趣去看.

实访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基本上一个模式,浏览开头结尾,勾画病句,写上简单的评语,给出分数.批改一篇作文的过程在 5分钟左右,这样的批改模式和时间分配,无法细致的纠正学生的习作错误.学生在收到评语时,大多也只关注于分数,但自己问什么得到这个分数他们也不能自知.这样一来,将作文的评改引入一个教师不批改,学生不关注的境地.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学作文教学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探究其根源就在于,中学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导致他们对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这一部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还停留在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和思想上;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学校以及教师校本培训的深入力度不够,无法向教师传达新课程标准的实质性改革措施.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才使中学作文教学陷入如此尴尬的困境之中.

〔1〕侯卫舫.浅议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1(27):31.

〔2〕阿力鸟也.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剖析[J].文学教育(中),2011(06):118.

〔3〕刘 文萍.作文教学要赋予生活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198.

〔4〕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

G642

A

1673-260X(2014)08-0176-02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中学作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