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峰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口译认知心理学:范式与前瞻
康志峰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本研究提出了口译认知心理学(CPI)的新概念,并以这一概念的缘起、衍进、定义、特征、对象以及前瞻等范式为主线进行研究。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预示着CPI将作为新兴的研究课题供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而且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将在日后研究型课程中供研究生学习研究。因此,该研究既具有理论研究潜质,又具有交叉学科渗透效力,更有助于口译研究由表层向纵深、由整体向级度、由单一层面向多层面、由单一模态向多模态发展。
CPI,新兴理论研究,新兴学科研究,新范式,前瞻
口译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of Interpretation/Interpreting,简称CPI)概念的提出或感陌生,然而在国内外同行中这一概念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口译学与认知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的必然产物。口译教育、口译操作和口译产品的完成离不开认知心理,良好的认知心理有助于口译产品的顺利实现;相反,不良的认知心理会阻碍口译产品的产生。为此,CPI作为专业术语,伴随着口译学与认知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应运而生;CPI作为一种理论研究方向,将对其涉身性进行深入研究;CPI作为一种实证研究的方向,将对其职业译员和学生译员的口译操作心理和生理维度进行实验探究;CPI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待在今后的研究和教学中进一步开拓深入。
2.1 西方口译与认知心理研究
2.1.1 口译衍进研究
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对Dragoman(即译员)有了记录。随着时代的步伐,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口译在国际会议上得以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以Herbert和Rozan为代表的日内瓦译员以自身的口译实践为基础出版了“手册式”的著作,这标志着西方口译研究的开始(Gile 1994:149-58)。之后到60年代口译院校的陆续建立,口译职业发展史得以形成。上个世纪50年代口译界两大组织——国际译联(FIT)和国际译协(AIIC)建立,1957年国际译协为口译译员制定了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1978年美国法庭译员法案规定了译员的资格认定。口译培训和认定考核也随之得到发展。
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口译研究者;60年代兴起的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的研究促进了口译研究;70年代形成的以“释意理论”(Le théorie de l’interprétation/The Interpretive Theory)为标志的“巴黎学派”曾长期占据西方口译研究的主导地位;80年代以意大利Trieste口译大会为转折点,口译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体现为主题研究的多样化和研究方向的重新定位,同时跨学科研究开始兴起,如口译的神经语言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口译与认知心理学研究、口译语篇学研究等;80年代至90年代,口译的学科地位基本确立,由此建构了口译研究的多模态。
然而,早期的口译研究主要是职业译员的经验总结和口译技巧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以教学应用为目的。一些心理学家也纷纷涉足口译研究,他们大多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研究同传中的时间间隔、注意力分配、停顿、记忆等问题,一些学者如Gile、Lambert、Mackintosh、Moser-Mercer、Spielberger、Cassady和Johnson等提倡更为科学的口译研究,比如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去研究。1986年在意大利Trieste召开的国际口译研讨会上,许多学者认为应把口译作为一个学科纳入翻译学体系,令其成为该体系下的一个子学科。90年代社区口译研究开始与传统的国际会议口译研究相融合。进入21世纪,口译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从欧洲扩展到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
Gile(1995)的认知负荷模型理论(Effort Model)指出了人脑信息处理容量和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在任务处理过程中,图式及图式的自动化有助于降低认知负荷。Spielberger(1970,1983)在其认知心理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状态-特质理论,Kahneman(1973:237-51)提出了“注意力分配模式理论”(Energy Assignment Pattern Theory),Cassady和Johnson(2002:270-95)提出了认知测试焦虑模型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口译认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理据。
2.1.2 认知心理衍进研究
对于认知心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人们就有对情绪采取理性控制的信念之说,到了19世纪焦虑便成了人们无可回避的问题。19世纪中叶,Kierkegaard对焦虑进行了直接深刻的研究。20世纪初弗洛伊德曾就认知心理学中的焦虑问题指出,所谓的“客观焦虑”属正常焦虑的范畴,是正常焦虑的共同形式之一,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有限性,也就是人类面对自然力量、病痛以及终极死亡的脆弱(参见梅2010:176)。这在德国哲学思想中被称作“原始焦虑”(同上),这一焦虑并不隐含自然的敌意,也不会引出防卫机制,除非人类的有限性成为个人内在其他冲突和问题的焦点。1939年著名心理学大师Mowrer(1939:553)认为焦虑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机之一,人类有机体与其先祖一样,具有反应外来威胁的能力。罗洛·梅(2010:182)提出了焦虑量(volumes of anxiety)与焦虑形式的问题。他认为,焦虑的能力并非习得而来,然而个体的焦虑量与焦虑形式则由习得所获。
关于考试焦虑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14年,Fenling等人以医学院的学生为对象,测出他们在期末考试前后尿中糖分的增加。Strom等(1987)还从课堂性格特征方面对课程程度和考试焦虑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Calvo和Carreiras(1993)研究了考试焦虑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影响,发现考试焦虑度高的学生比焦虑度低的学生在理解同一篇文章上花费的时间要多,表现出低效的特点。前苏联Luria也注意到考试状态中学生的言语,他“测验焦虑问卷”的问世,使后来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对考试焦虑问题进行研究。
20世纪中叶开始,焦虑由潜藏到公开、由隐性到显性,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随之,也就由“隐性焦虑的年代”进入“显性焦虑的年代”(Auden 1947:3)。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的重大现象,被Freud(1974)誉为“关键问题”,由此焦虑成为西方心理学、哲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Cassady和Johnson(2002)从认知范围进行测量,得出考试焦虑度高的学生情绪不安定,是神经质的,对其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这些研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焦虑级度的概念,但是Cassady、Johnson、Calvo、Carreiras等对焦虑等级已开始涉猎。
随着西方国家焦虑研究的深入,焦虑已逐渐在学习理论与动力心理学中被模因(meme)发展为重要的问题。然而,当时的多数研究显示,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负面的,它与学习成绩、表达能力、自信心之间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之后,以不同形式和信息增量呈现的模因被人云亦云,广泛传播,其信息模因深入人心(康志峰2013b:76-81)。本世纪初,焦虑模因陆续被传入中国。
纵然认知心理研究起始较早,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口译与认知心理跨学科研究却凤毛麟角,近年该研究才有所进展。对于“口译认知心理学”(CPI)这一概念,迄今尚未见其他口译研究专家和学者正式命名并定义。
2.2 中国口译与认知心理研究
2.2.1 口译衍进研究
我国的口译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然而,90年代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口译研究才进入发展时期。2005年我国开始设立口译博士点,口译研究开始进入大发展阶段。刘和平(2005)指出“口译参与人员的范围从最早的几个国家扩展到几十个国家,涵盖的语种也从初期的英语和法语为主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个语种”。据刘绍龙和王柳琪(2007)的不完全统计,1996年~2005年发表在国内十四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口译研究论文共计161篇;从2006年~2012年这6年间发表口译论文的数量在迅速增加。据本研究对12种CSSCI外语类核心期刊的统计,2010年共发表口译方向论文25篇,2011年28篇,2012年28篇,2013年23篇,12种期刊四年合计发表口译方向论文104篇。由此可见,口译方向论文的发表数量在不断增加,口译研究在不断深入。
2.2.2 跨学科衍进研究
从20世纪末期起,中国开始对认知心理中的正常焦虑和考试焦虑问题等进行探讨。叶仁敏等人(1989)研究发现,中国大部分中学生,成就动机很高,考试焦虑度不高,智力水平较好。张承芳等人(1992)研究发现,能力自我知觉越高,考试焦虑度越低。葛明贵和鲍奇(1995)研究发现,外向不稳定型和内向不稳定型学生,考试焦虑度测验显示,前者高于后者。王银泉和万玉书(2001)、李炯英(2004)、贾飞(2010)等一大批学者从整体焦虑研究的视角,指出外语学习焦虑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由国外模因而来的焦虑整体论只谈及焦虑对外语学习的负面效应,此为焦虑整体论的研究,而忽视了它的促进作用。郝玫和郝君平(2001)的研究虽然在整体论概念模因基础上产生了信息内容的增量,提及学生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存在正相关,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并没有将其细化,没有分清焦虑的高、中、低三个层次,更没有明确究竟是焦虑的哪个级度与英语成绩产生正相关。邓愉联(2008)将焦虑分成促进性焦虑和退缩性焦虑。其中促进性焦虑使学习者产生动力,迎接新的学习任务;退缩性焦虑使学习者产生反动力,逃避学习任务。这一区分对焦虑研究的学习理论具有明显进步意义。
韦琴红(2009)提出多模态话语中的模态、媒介与情态,促进了话语模态与情态的研究。徐盛桓(2011)、周统权和徐晶晶(2011)等提出心智哲学的神经、心理学理论。陈顺森和唐丹虹(2009)提出测试焦虑的高、中、低三个等级,对622名中学生进行了有效实验,他们的成功实验给了CPI研究以启迪。
中国认知心理研究较晚,真正意义上的口译与认知心理跨学科研究更晚,近年来《同声传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研究》(张威2007)、《口译中听、译两种焦虑模态的认知心理管窥》(康志峰2010)、《认知心理视阈下的口译研究》(康志峰2012d)以及《口译认知心理学》(康志峰2013a)的问世,再加上相关论文(康志峰2011,2012a,b,c,2013b;张威2012;王相玲2013)的发表,从多个方面关注了口译的认知心理研究,包括口译焦虑的动因、级度和影响、多模态口译焦虑的级度溯源、口译多模态听焦虑、立体论与多模态口译教学、口译研究的跨学科探索,以及认知心理因素对口译策略的影响,等等,从细节上充实了CPI的研究。
2.2.3 CPI的催生与范式形成
从理论视角而言,口译研究与认知心理的密切关系正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以及空间理论等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的发展一样,它们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认知心理学。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当代IT的发展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对之研究的加深,空间论、立体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口译理论研究和口译实践操作的步伐。口译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口译实践技能的娴熟同样也催生了CPI。因此,随着口译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口译与认知心理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CPI不仅作为专业术语,而且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今后也会应运而生,CPI专家、学者将会更加深入地对之加以研究。
从实践观察发现,口译操作过程其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认知过程的综合体现。因此,利用认知心理学对交传、同传等复杂过程的口译进行认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大脑思维方式,对口译研究的全面深化、口译理论的完善建构,尤其是对CPI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言之,口译过程的认知探析对口译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理论与实践的二元视角可知CPI的催生及其范式的形成。它不仅是口译研究的方向,而且是学科发展的构建。CPI研究走在国际口译研究的前沿,推动着我国CPI作为研究方向和独立学科的发展。
2.2.4 口译研究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
口译作为人类交际手段之一,必然经过由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信息加工过程,即对信息的注意、输入、获取、保持、短时记忆、转换、输出应用的过程,而认知心理学也恰是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应用的科学研究,其研究的范围含有知觉、注意、记忆、语言、判断和决策等。这一信息加工过程在口译和认知心理活动研究中又是如此惊人得相似。鉴于此,这一心智活动的研究不仅在口译研究必不可少,而且在认知心理学中的研究也不可或缺;口译研究离不开认知心理学,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口译研究、口译教学和口译实践等又具有促进作用,良好的认知心理会使译员,尤其是学生译员对口译实践操作发挥更好。口译研究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犹如鱼水关系,鱼在水的滋润下方能长大。
CPI不仅是口译认知心理的研究术语,而且也是独立于口译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之外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口译研究者、职业译员和口译教师研究、学生译员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CPI是口译学和认知心理学综合研究的结晶,是口译研究和认知心理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它是借助于知觉、注意、记忆、语言、判断和决策等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范式,对职业译员和学生译员在口译信息加工过程中认知心理活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的一门科学。
CPI是口译过程中以信息加工为核心的口译活动的动态型认知心理学。在复杂的口译过程中,诸多认知心理活动参与其中,如知觉的形成、注意力的分配、记忆信息的加工、焦虑的产生以及问题的解决等,各类译员的这些认知活动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围。
4.1 理论与实证研究特征
4.1.1 跨学科理论研究特征
口译认知的心理活动有其自身的特征,然而口译本体论本身并不能诠释或不能整体诠释口译认知的心理活动,因此口译认知心理活动的研究必须借助于心理学学科和认知心理学学科理论研究才能揭示口译心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CPI与认知心理学、审美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相关学科有着密切关系,但又有着区别。用这些相关学科来揭示和研究CPI能够更好地诠释译员的口译操作心理和学生译员学习口译、口译测试以及口译操作的心理活动规律。
4.1.2 口译操作的元认知和认知特征
第一,元认知特征:在口译操作中,译员是主体,他们对其涉身性的元认知(也称后设认知)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在职业口译语境中,担当这一复杂活动的主角是职业译员;在口译教学语境中,担当这一复杂活动的主角学生译员。口译产品的顺利实现起突显作用的就是职业译员或学生译员的元认知。
第二,认知与认知心理特征:认知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等的过程(Neisser 1967)。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直觉、注意、记忆推理以及决策等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系统,其综合功能即为认知。
人类对认知活动的理解归结为三种:(1)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人作为信息加工器,通过人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即为认知活动。这一认知观注重信息在人脑中从输入到输出的流动加工过程。(2)人脑对符号的处理过程。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和个体对外部事物的内部表征,与此同时,还可以标志信息加工操作。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对符号加工的过程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核心之所在。(3)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个体选择、贮存、转换、操作和使用从环境中得到的信息,利用人脑中的知识与经验来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三,译员心理活动的特征:口译是基于语言媒介的认知心理活动,它是对来源语信息符号进行解码,从中提取源语意义,进行信息记忆保持,然后对提取的意义进行信息转换并以目的语重新编码的信息处理加工过程。口译活动不同于基于其他媒介或单一语言媒介的口语演讲、交谈以及创作活动,它是一种基于双语的语言加工的认知心理活动。
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研究译员的心理活动有助于揭示译员的心理活动规律,使译员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认知功能来认知客体并再现客体(颜林海2008:15-16)。由于口译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多模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其认知心理规律不仅涉及到译员的认知心理活动,而且还涉及到跨文化双语心理活动以及译员的审美心理活动等,这些心理活动都有各自的特征和规律。因此,借助于认知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学科对职业译员,尤其是学生译员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多模态的研究才能真正揭示他们在口译操作时的心理活动特征以及发展规律。
4.1.3 多模态口译理论与实证研究特征
口译活动是CPI不可或缺的要素。口译活动是多样的,按照口译的方式可分为同声传译(SI)、交替传译(CI)等,按照口译的场合和目的可分为会议口译、谈判口译、导游口译、社区口译、法庭口译等。由于口译活动的多样性,口译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应该是多层面、多视角、多模态、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因此,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对口译的某一层面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才能起到对本学科研究取长补短之功效。为此,CPI研究命题的科学性、逻辑性、缜密性、顿悟性和启发性不容忽视,口译跨学科研究的多样性、多层性、交叉性、合理性以及必然性势在必行。
诚然,口译活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涉及到多学科领域的、多层次的活动。它涉及到经贸、政治、外交、礼仪、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新闻、法律、卫生、艺术、军事、体育等各领域、多学科、全方位的知识。因此,CPI的研究凸显多模态口译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特征。
4.2 方法论研究特征
CPI研究并非只是口译理论基础研究,也并非只是基于口译实际操作的实证研究,更重要的是口译理论与口译实践两者结合的综合研究。该研究在口译认知心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的方法有反应时测量法、抽象分析法、口语报告法、联想回忆测验法、电脑模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康志峰2013a)。进而言之,在CPI的具体研究中除了使用心理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传统的研究方法之外,还使用现代的血液流变检测法、事件相关电位检测法以及SPSS计算分析法等新的方法,由此而实现了研究方法论的革命,才能完成对口译认知加工系统的全面研究。
4.3 学科研究特征
在西方国家,口译研究发展史主要是从学科研究的视角概述口译研究演进的历程,包括口译的职业化进程、口译的研究发展历程以及口译研究的代表人物和研究中心等。随着口译学与认知心理学、神经语言学等跨学科研究的进程,CPI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学科进行研究,如为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MTI、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开设CPI课程,通过该课程设置使学生译员对之进行深入学习研究,由此而增强该学科的渗透性和影响力,从而促进该学科的发展。
口译过程以及口译产品的成功实现不可能简单地看作是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换过程,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多层次、多模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不仅涉及到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口译技能技巧,而更为重要的是,口译是一种涉及译者复杂心理活动的过程。译员(包括职业口译译员和学生译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口译的质量以及口译产品的形成。为此,本研究认为CPI的研究对象是借助于认知心理学、神经语言学等学科对译员,尤其是学生译员在口译操作、口译测试的口译产品实现过程中,其心理活动的系统研究。
正式提出CPI的作用在于抛砖引玉。今后的CPI研究将向纵深发展,向多模态、多层面、多级度延伸。其发展趋势可前瞻如下:(1)CPI这一术语在今后的口译与认知心理跨学科研究中将被广泛引用;(2)CPI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不仅在理论研究,而且在实证研究层面将向纵深、全面发展;(3)CPI的学科建构将不断完善,它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学人加以学习研究。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CPI学科将不断发展、成熟并完善。
Auden, W. H. 1947.TheAgeofAnxiety:ABaroqueEclogue[M]. New York: Random House.
Calvo, M. G. & M. Carreiras.1993. Selective influence of test anxiety on reading process [J].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84(3): 375-88.
Cassady, J. C. & R.E. Johnson. 2002. Cognitive test anxie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J].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27(2): 270-95.
Freud, S. 1974.NewIntroductoryLecturesinPsychoanalysis[M]. New York: Norton.
Gile, D. 1994. Opening up in interpretation studies [A]. In M. Snell-Hornby, F. Pšchhacker & K. Kaindl (eds.).TranslationStudies:AnInterdiscipline[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49-58.
Gile, D. 1995.BasicConceptsandModelsforInterpreterandTranslatorTraining[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Kahneman, D. & A. Tversky. 1973. On the psychology of prediction [J].PsychologicalReview80(4): 237-51.
Mowrer, O. H. 1939. A stimulus-response analysis of anxiety and its role as a reinforcing agent [J].PsychologyReview46(6): 553.
Neisser, U. 1967.CognitivePsychology[M].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Neisser, U & H. K. Beller. 1965. Searching through Word Lists [J].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56(4): 349-58.
Spielberger, C. D. & R. L. Gorsuch. 1970.Manualforthe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M]. Palo Alto: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39-63.
Spielberger, C. D. & R. L. Gorsuch. 1983.Manualforthe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FormY) [M]. Palo Alto: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36-60.
Strom, B., D. Hocevar & J. Zimmer.1987. Preference for course difficulty and test anxiety: An analysis of classroom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J].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12(2): 87-94.
陈顺森、唐丹虹.2009.考试焦虑对错误记忆的影响[J].心理发展教育(1):46-53.
邓愉联.2008.外语学习焦虑感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12):83.
葛明贵、鲍奇.1995.考试焦虑与智力水平、人格类型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3):105-6.
郝玫、郝君平.2001.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111-15.
贾飞.2010.私立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调查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11):72.
康志峰.2011.口译焦虑的动因、级度及其影响[J].外语研究(4):81-85.
康志峰.2012a.多模态口译焦虑的级度溯源[J].外语教学(3):106-9.
康志峰.2012b.现代信息技术下口译多模态听焦虑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3):42-45.
康志峰.2012c.立体论与多模态口译教学[J].外语界(5):34-41.
康志峰.2012d.认知心理视阈下的口译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康志峰.2013a.口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康志峰.2013b.模因论·整体论·级度论——多模态口译焦虑的模因建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76-81.
李炯英.2004.外语学习焦虑的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4):46-51.
刘和平.2005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J].中国翻译(4):21-24.
刘绍龙、王柳琪.2007.对近十年中国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1):37-40.
罗洛·梅.2010.焦虑的意义(朱侃如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相玲、胡珍铭、邹玉屏.2013.认知心理因素对口译策略的影响——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交替传译之实证研究[J].外国语(1):73-81.
王银泉、万玉书.2001.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4):122.
韦琴红.2009.论多模态话语中的模态、媒介与情态[J].外语教学(4):54.
颜林海.2008.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叶仁敏、K. A. Hagtvet.1989.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测验焦虑、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探讨[J].应用心理学(3):52-56.
张承芳、毛伟宾.1992.考试焦虑、能力自我知觉与学生成就归因关系初探[J].心理科学(6):54-56.
张威.2007.同声传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威.2012.口译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困惑与出路[J].中国翻译(3):13-19.
周统权、徐晶晶.2011.心智哲学的神经、心理学基础:以心智理论研究为例[J].外语教学(1):8.
(责任编辑 杨 丽)
康志峰,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译学、口译认知心理学、口译理论与实践等。电子邮箱:kangzhifeng@fudan.edu.cn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认知心理视阈下的口译焦虑模态研究”(编号12YJA740033)阶段性成果。
H315.9
A
1674-8921-(2014)11-0052-05
10.3969/j.issn.1674-8921.2014.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