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结,钱洁,万弋琳
(1.蚌埠医学院艺术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30;2.安徽财经大学文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也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
叶培结1,钱洁2,万弋琳2
(1.蚌埠医学院艺术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30;2.安徽财经大学文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呼吸不仅保证了人类正常的发声说话,也为人类的歌唱建立了生理基础.呼吸为歌唱提供动力,在歌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呼吸训练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呼吸对于歌唱的重要性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共识,为越来越多的声乐教育者所重视.歌唱者要根据曲目的旋律特征、节奏特征和声乐表演的实际需要,控制好气息与节奏,达到情感饱满的效果,使歌声更具有感染力,从而全面提升声乐表现的艺术水平.
声乐教学;呼吸;训练方法
呼吸是声乐艺术的基石.“在所有学习歌唱的人中,谁掌握了正确的呼吸,谁就成功了一半.”[1]良好的发声习惯与熟练的气息控制是提升艺术效果的关键.日常呼吸通过正确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可以成为有助于歌唱的声乐呼吸[2].歌唱中的呼吸与日常中的呼吸有所不同,它需要在腰腹的有力支持下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表达[3].本论文从声乐教学中呼吸方法的分类、呼吸训练的具体方法等方面入手,探讨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从吸气与呼气、姿势调整、气息控制、感情运用等方面,对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进行了全面剖析,在教学实践中具备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1 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的方法是利用横膈膜的上下移动实现呼吸.人在吸气时,横膈膜向下运动,内脏器官随之移到下方,引起腹部膨大.在腹式呼吸中,人在吐气时横膈膜上升高度高于平时,有利于深度呼吸的进行,排出更多积聚在肺部的二氧化碳.腹式呼吸法通过对胸廓下方气体容量的扩充来实现调节气息的目的,优点在于吸入气体量大,缺点在于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充足的气体供应给喉部,影响发声的饱满和力度.在腹式呼吸法中,胸腔得不到有效利用,对气息的调节有限,妨碍嗓音的柔韧度和稳定性的发挥,易造成音准控制不到位、发声灵活性不佳等问题.由于腹式呼吸法对演唱者的嗓音调控能力要求甚高,在演唱者嗓音状况不甚理想的情况下运用难度大,所以在声乐表演中应用不多,属于少数唱功精湛的歌唱家的呼吸方法.
1.2 胸式呼吸法
用胸腔来调整气息是胸式呼吸法的特点.胸式呼吸法在声乐中的应用起源于欧洲,后传入中国并被广大声乐爱好者广泛使用.胸式呼吸法优点在于可以使歌唱者较为轻松,呼吸顺畅.其缺点在于短时间内吸入空气较少,喉咙无法得到充分舒展,歌唱者难以发挥独特的音色,声线不够饱满、缺乏张力,造成高低音区转换时灵活性不足.因此,胸式呼吸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欠佳,难以保证歌唱者演唱水平的稳定发挥,不是很常用的呼吸方法.
1.3 胸腹式呼吸法
胸腹式呼吸法是目前公认的歌唱中最有效的呼吸方法,通过口腔、胸腔、腹腔的良好配合完成呼吸动作.胸腹式呼吸法的要领在于使横膈膜向上运动,将气息由肺部排出.通过调整模膈膜的高度增大空气的吸入量,同时收缩腹部进行气息控制,实现对呼吸的合理调节.能够帮助声乐家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呼吸,所以,这种呼吸方法实现了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的协调一致,集合了两种方法的优势,互补了两种方法的不足,既保证了发声气息的充足,又保证了气息的灵活性.胸腹式呼吸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呼吸方法,也是最科学的呼吸方法.
2.1 吸气的训练方法
吸气训练要做到静音、迅速、深长.口鼻同时吸气,小腹根据发声力度进行适度收缩,带动胸部、腰部扩张,自然纳入空气.要注意小腹与腰部的协调工作,做到动作自然流畅. 2.1.1平躺式
人在平躺时的呼吸是人体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时的呼吸,也是最省力、最使人轻松的呼吸.为了达到演唱的自然通常人们在身体平躺休息时进行呼吸通常也相当于表演时进行呼吸,即使休息时进行的呼吸同表演时进行呼吸之间在呼吸的程度和容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过进行呼吸的身体部位却是一致的,都集中在身体上腹部.
2.1.2 闻花香式
闻花香式吸气法是声乐训练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其关键在于通过深呼吸吸入大量的空气,在体内保持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呼出.适当调整模膈肌的高度是训练的重点.具体方法为:腰部收紧,挺胸抬头,腹部放松,肩部放松,保持身体的自然,姿势调整好后开始吸气.注意胸部和肩部的高度保持在合适的水平,以保证空气顺利进入肺部深处,同时要根据曲目旋律节奏的变化确定不同的吸气量,适时调整胸部与肩部的高度.在教学中应着重锻炼横膈肌运动的灵活性.
2.1.3 舌震式
舌震式吸气法要求演唱者保持身体挺直,放松肩部、胸部和腹部,通过舌头的震动带动吸气,使横膈膜匀速扩张.演唱者在发声过程中要富于节奏感地发出咝咝声.舌震式吸气法可以帮助演唱者锻炼横膈肌稳定扩张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吸气法,应在发声训练中熟练掌握.
2.1.4 快速式
人在剧烈运动时胸腔容量会迅速增大,使人难以短时间内再吸入空气.此时的状态类似屏住呼吸.在演唱中有时发声要突然终止,由此产生吸气后暂时屏气的需求,这就需要演唱者对屏气进行一定的训练.注意在屏气时保证胸腔打开,保持气息通畅,这样可以确保发声的顺利,同时避免疲劳感的产生.正确使用这种方法能有效锻炼横膈膜的运动能力,提高对呼吸的调控能力.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练习,在训练过程中总结经验,熟练后做到运用自如.
2.2 呼气的训练方法
在演唱中,小腹要保持紧收状态,协调好肩部、胸部、腰部,不可无计划地“泄气”,要舒缓、匀速、有节奏地释放空气.呼气的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嘴型,达到静音、迅速、深长的效果.在进行呼气训练时,注意发声的质量,不要单纯关注呼气而忽视发声效果,努力做到气息的稳定性、灵活性与力度的完美结合.
2.1.1 吹蜡烛式
通过模拟吹蜡烛训练呼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吸一口气后缓慢、均匀地呼出,尽量延长呼气的时间,气息要尽可能微弱,但要保证匀速通畅.
2.1.2 断音式
在实际演唱中,依据曲目要求演唱者经常会短时间内处理多个彼此间断的短音.初学者大多难以调整好呼吸,造成发声急促,影响演唱效果.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断音式呼吸训练来改善.断音式训练是用一个或几个简单音进行呼吸训练,做到短时间内突然发声,加快速度,缩减短音之间的间隔时间.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加强爆发力,增强感染力,快速发声以保证曲目的节奏感.通过断音式训练法的练习,可以帮助初学者实现发声与呼吸的协调一致,有效提高演唱水平,为日后高难度技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1.3 吹气式
吹气式训练的目的在于锻炼演唱者对音高的微调能力.具体做法是:嘴巴微张,上下牙齿轻轻接触,舌头平置于下排牙齿内侧,腹部收缩,带动空气从牙齿间隙中吸入,经过气息调整后从身体深处缓慢而富于节奏感地呼出.这种方法适用于轻柔舒缓乐段的演唱,可以有效避免大口呼气时杂音的出现.熟练运用可以显著提升演唱者控制音准的能力,对唱功的综合提升大有裨益.
2.1.4 叹气式
吸入大量空气后屏住气息一段时间,然后用叹气的方式迅速将胸腔中的空气排出来.一定要保证呼气的速度,不能缓慢进行,否则就失去了叹气式呼气法的要领.这种训练可以使歌唱者直观地体会呼气时经过肺部的空气容量,帮助歌唱者感受屏气与呼气的具体差异.熟练掌握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放松全身,有效舒缓喉部,拓宽发声空间,使声色更加圆润饱满,使歌唱者处于良好的发声状态.长期训练能够有效通畅气息,提高演唱水准.
2.1.5 数数式
选取几个简单数字,深吸一口气然后进行循环数数,数字间隔间不要停下来吸气,尽量多数几个循环.在此训练中要保证数数匀速,把握好节奏感,数字间隔开一定的时间,不可忽快忽慢.数数时不需要强有力的气息,用较为微弱的气息即可.维持好节奏感才是关键.通过这种训练方法能够显著改善发声的韵律感,使发声的连续性更好.
2.3 呼吸结合的训练方法
呼吸呼吸,既要有呼气也要有吸气,只有将呼和吸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声.在声乐教学中要向学生灌输呼吸协调的思想,将呼和吸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
2.3.1 快吸慢呼
口鼻协调,快速吸入大量空气,伴随调节气息缓慢收缩腹部,将空气匀速释放.快吸慢呼是比较常用的呼吸方法,有利于呼和吸的转换结合.吸气时要深吸、快速、大量,呼气时则要均匀、缓慢、有节奏感.运用多了,可以达到调节气息的良好效果.
2.3.2 慢吸慢呼
调整好身体的姿势,口鼻协调,慢慢吸入空气.胸部、腰部充分放松,边吸气边扩展胸腔和小腹,过程要舒缓,时间要长.然后通过小腹的收缩将空气从胸腔中缓慢、均匀地排出.这种方法适用于旋律舒缓、节奏轻柔的乐段的演唱,能够有效增强演唱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3.1 把握规律,科学训练
在开始呼吸训练之前要制定好合理的训练计划,确定合适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频率,循序渐进.根据学习的进展逐渐增加训练内容,及时调整练习方法.要找到疲劳周期,在不伤害身体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训练,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寻求进步.切不可抱有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心态.要认清自身目前的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训练,积极乐观,脚踏实地地学习.
3.2 融入意境,感情充沛
对于所有的艺术工作而言,感情的投入是成功的关键.要充分理解作品的含义,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用情感带动呼吸,使声乐表演更加生动、真实.要保持对艺术工作的热情,以愉悦、积极的心态进行训练,这样一来,演唱自然而然会更具有感染力,更能得到听众的认可与欣赏.
3.3 调节气息,注重换气
在声乐训练中,相当一部分初学者不了解换气的实质作用,只是在气息用尽时才被动地吸气,这样一来造成了气息生硬,声色不够圆润动听.要使歌唱者深刻理解换气的重要意义,根据曲目进行对换气的整体规划,避免换气的仓促.
〔1〕陈晓.声乐呼吸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08):551-552.
〔2〕梁中双.浅谈声乐教学中呼吸方法的运用与训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8).
〔3〕张媛媛.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1):36-37.
〔4〕谢丹.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的误区及其对策[J].戏剧之家,2013(5).
〔5〕李亚囡.声乐教学气息训练中出现的问题[J].大舞台,2011(20):211.
G642
A
1673-260X(2014)05-0206-02
安徽省人文社科课题(KJ2012Z006);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