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长取向的萨提亚治疗模式探析

2014-03-29 04:18尹忠泽高旨利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萨提亚家庭治疗个体

尹忠泽,高旨利

(山西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

基于成长取向的萨提亚治疗模式探析

尹忠泽,高旨利

(山西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

以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为目的的“萨提亚治疗”模式,是一种关注自我成长的治疗模式,以其“人性化”的治疗方式帮助家庭成员最大化地提高自我价值感。本文就萨提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治疗方法及发展状况进行概述,以期更多的心理学工作者对萨提亚治疗模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更好地运用其解决家庭问题。

萨提亚治疗;成长取向;发展状况

萨提亚治疗模式是由著名国际家庭治疗专家维吉尼亚·萨提亚女士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该模式将家庭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使用各类技术方法对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进行干预,从而提升成员的自我价值,帮助其挖掘潜在资源,有效地促进成长和应对个人问题。

一、萨提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的宗旨在于用整体的观点看待事物。萨提亚治疗模式将家庭看作一个系统,注重对整个家庭系统进行治疗而非个人治疗,[1]通过各种治疗技术改变家庭环境、家庭规则、家庭结构等,将功能不良的家庭模式转换成功能更开放、结构关系更和谐的家庭模式。

2.家庭治疗

萨提亚治疗首先起源于家庭治疗。将家庭作为研究背景,动态地解释人与人在家庭及社会互动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2]

3.人本主义和积极存在主义

萨提亚模式在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础上认为人性本善,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治疗的关键就是帮助成员最大程度地发掘自身潜力,从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该模式尊重成员的个性和自由,认为每个成员都具有发展潜力、具有美德等积极品质,鼓励成员重视自我价值和尊严,关心自我的潜能和发展。

二、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基本内容

1.威胁-奖赏模型和种子模型

萨提亚提出,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有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两种 。[3]等级模式即威胁-奖赏模型,成长模式即种子模型,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对关系的定义、对个体的定义、对事件的定义和对改变的态度这四个方面。

在威胁-奖赏模型中,对关系的定义仅仅存在着一种支配-服从关系,比如老师与学生、父亲与孩子、老板与工人、师傅与徒弟等就属于此类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常常隐藏在角色之下。这些角色具有形式上的优越感,使得个体在一段关系中对他(她)自己的定义和自身所扮演的角色难以区分,并且习惯用各种标签来代表自己,从而失去对个人独特性的关注。存在威胁-奖赏模型的个体,对事件的解释通常是线性的,认为存在的方式和原因是唯一的,喜欢维持现状和保持目前的秩序完好无缺。

在种子模型中,萨提亚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有在某一时刻的特殊关系中角色才发挥其作用。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是独特的,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事情的解决不再局限于一种解决方法,追求创新和期待改变。种子模型也是萨提亚倡导的一种健康的成长模式。

2.萨提亚模式中的成长

萨提亚模式强调的不是病态,而是注重心理治疗的成长取向。萨提亚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崇高的生命力量,这种潜在的内部力量在人们与家庭和外界接触时被激发出来,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转换旧的生活模式,尝试新的经验,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从而获得自我完善和自我确认,更健康和快乐地生活。

萨提亚治疗的成长过程在实际治疗中一般被整理为六个步骤。第一,与人接触:人与人之间建立友善关系。第二,接纳事实:接纳对方为此所做的一切,包括观点﹑感受﹑期待等,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和肯定。第三,引发自我觉察:引导和帮助对方发现自己的不良环节,包括觉察自己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鼓励探索自我,把对“问题”的关注变成对“应对问题的方式”的关注。第四,促进自我接纳:学会用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接受改变,探索新的可能性。第五,促进改变发生:帮助和引导成员挑战自己的旧的应对模式,积极地作出选择和改变。第六,巩固改变成果:鼓励成员反复强化改变后的行为并巩固其努力的成果,再次体验改变后的美好感受。

3.主要信念

(1)对人的信念

萨提亚认为人性本善,人是积极向上的,并对人们持有较为重要的三个信念。第一,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许多内部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让自己更好地应对成功和成长;第二,相似性帮助人们建立联结,差异性促进人们成长和发展;第三,人生来就拥有优质潜在资源,人们只有找到自己的潜在资源,才能够与自己的自我价值感相联结并确认它们。

(2)对治疗的信念

萨提亚模式在治疗方面更关注个体后期的成长和对个体进行深入的探索,而不是着眼于表面的现象,这是和传统治疗相区别的。对治疗的信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治疗需要关注健康和可能性,避免从病理学的角度探究原因;第二,人们对压力作出反应的时候拥有许多选择,而在对情境作出反应的时候则很少;第三,治疗的重点是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必过分注意问题本身;第四,个人的自我价值越高,其应对方式也越健康,故应对方式是对个人自我价值水平高低的反映。

(3)对个人家庭的信念

萨提亚治疗模式注重对整个家庭的治疗。虽然原生家庭给个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但是萨提亚模式仍然认为有改变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即使外部的改变是极其有限的,也排除不了内部改变的可能性;第二,希望带给我们变化;第三,个体应对压力时,倾向选择其熟悉的方式,而不是令其舒服的方式;第四,从内心深处接纳我们的父母也是普通人,忽略父母的角色,基于父母的个性与他们沟通和交往。

4.生存姿态

生存姿态即沟通姿态,就是人们对外界的反应方式。萨提亚提出人通常会表现出五种生存姿态:讨好型、责备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一致型。习惯讨好的人经常忽视自己的内在感受,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持有低自尊感,给人们一种“我不重要”的信息;喜欢责备的人习惯不甘示弱,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利,常被人形容为专制、敌意、爱找麻烦或是暴虐;持有超理智反应方式的人习惯表现得沉静而淡漠,往往漠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常常对人和事情持客观评价,既不允许自己,也不允许别人关注自己的感受;爱打岔的人不断地变换想法,注意力不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讨好、责备、超理智、打岔这四种生存姿态都属于一种低自尊、不平衡的状态,是不健康的沟通姿态。高自尊和表里一致是萨提亚模式所追求的众多目标之一。表里一致的最佳状态就是自我、他人、情境三者都得到应有的尊重。这就意味着对问题作出反应时既要考虑自己,又要关心他人,同时还要充分意识到当前的情境状态。表里一致的人还会在言语、情感和行为反应方面反映出一致性,比如:如果一个女人说“我很幸福”时,她的声音显得愉悦,她的表情、姿态、肤色及其它非言语表达又支持她的言语,那么她就是在用表里一致的方式沟通。

萨提亚治疗模式注重引导家庭成员进行内部转化,逐渐转换自身不一致的状态,最终发展出完美的状态,即表里一致性。

5.改变和转换

在萨提亚模式中,改变是指一种内部的转换,即当人们发现或者觉察到外部的一些事物时,其内部便开始加工[4]。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探索、倾听,理解与事物相关的意义、感受、对感受的感受、家庭规则等。改变的目的是为了转换人们对事物的应对方式,而不是要清除或者消灭既定的事物。人们往往采用增加新的觉察、体验、修正后的期望以及新的选择等方式来实现转化过程。例如,对责备型的人,如果让其增加对个体的觉察,会发现没有人愿意靠近那些喜欢用手指着别人的人,从而体验到自己内心孤独的感受;给讨好型的人增加一些对自我的觉察,像关怀别人一样关怀自己。在萨提亚模式的转化过程中,鼓励个体逐渐摆脱功能不良的模式,向更加自由、开放和健康的模式转化是极其重要的。

三、萨提亚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和技术

1.雕塑

萨提亚模式从新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关于如何正确看待自己与父母的非语言的经验性技术,这种技术被称为家庭雕塑或家庭重塑。这种技术通常让主角即来访者选择团体小组成员来饰演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其他重要人物, 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来展示整个家庭关系。每个家庭成员通过摆出肢体或躯体形态,呈现彼此间的距离与亲密程度来体现相互间的沟通姿态、关系模式,同时表达出内心对此种沟通姿态的感受和对爱的渴望。

儿童幼小时从原生家庭中发展出来的自我价值感、沟通方式和固守的家庭规则常常会影响其一生。年幼的儿童不能理解所发生事件的真正认知意义,但是消极情绪和不良感受会给儿童带来创伤和痛苦,儿童内心甚至终生受其影响。儿童受早期生活经验的影响,长大后常常会发展出根深蒂固的观点,不良的观点和经验阻碍个体对自己的正确看待和评价。家庭重塑能帮助人们认识并体验固定化了的成长模式,从当前视角重新看待过往的学习经验,识别和承认家庭规则,认识其不良的应对方式,在足够安全和受接纳的氛围里体验并释放压抑许久的感受、觉知和没有实现的期望,从而解救出那些被童年生存信念压抑的人们。同时,家庭重塑还允许人们拥有平等的机会与父母进行交流,演绎父母童年经验,再现其重要经历,通过了解父母在各自原生家庭的习得经验,感受父母亦是普通人,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接纳自己、接纳父母。总之,家庭重塑不是压抑或防御过去带给自己的伤痛,而是让主角放弃自己没有满足的愿望,在感受、知觉和期望水平上,将负面能量转变为正面能量,乐观释放自己的潜能。

2.个性舞会

假设每个人都拥有许多不同的层面或部分,这些层面或部分如果相互冲突,个体内心就难以整合和协调一致。个体经常会否定自己身上不喜欢的那部分或掩饰不可接受的部分,很难意识到将身上的每个部分转化并利用起来。个性部分舞会就好像个性的不同部分参加的一场精彩的舞会,这场舞会就是一个帮助整合个体内部资源的过程。首先,选取15~40人,让这些人分别扮演“主角”个性的不同层面,如愤怒、悲伤、冷酷、幽默等等;其次,扮演不同部分是如何运作的;再次,各个部分之间怎样发展出不可避免的冲突;最后,解决冲突,让每个部分都很好地被接纳和被关注,从而实现主角内部资源的转化和整合。

3.温度读取

温度读取即在一个共同的情境中,让小组成员拥有平等的机会,鼓励成员自由表达欣赏和激动、忧虑和担心、抱怨及问题的解决方法、新的信息、希望和期待这五个部分,从而改变个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温度”,帮助个体提升自尊,与成员建立起亲密关系。同时,在响应不同个体需求时,个体也会变得对自己和他人更具备责任感。

除上述几种治疗技术和策略外,萨提亚治疗经常使用的技术还有萨提亚冥想、家谱图、自我的曼陀罗、隐喻、互动成分等技术。在家庭治疗的实际过程当中,不可能单纯地运用一种技术,通常需要将多种治疗技术合理地运用于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好地改善家庭结构、实现自我价值。

四、研究现状与展望

萨提亚治疗模式自创始以来,不论在理论建设还是在实践应用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西方国家中被广泛地用于解决家庭问题,如西方学者提出了该模式的社会结构理论和趋向整合的观点;另有学者研究了萨提亚成长模式中的性别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萨提亚模式运用到具体的个案干预研究中,如儿童期遭遇性虐待的成人治疗、青少年危机等问题。在国内,萨提亚模式因其人性化的治疗方式受广大专业人士和学习者的青睐,同时也被许多家庭接受。传统项目如督导培训、危机干预、个体及家庭咨询等广泛运用该模式。相关的研究及应用文献近几年在国内也屡见不鲜。申雨凡等人就萨提亚模式的一致性研究进行了评述[5]。朱臻雯、徐光兴对萨提亚家庭模式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是否具有适用性进行了研究[6],此研究既可帮助改变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还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陈春媛、李辉基于萨提亚治疗模式对抑郁情绪的来访者进行了案例研究[7]。

萨提亚模式虽然近些年在国内被用于解决许多功能不良的家庭,包括应用于解决家庭个人问题、亲密关系问题、亲子关系等问题,但是该模式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考证。首先,萨提亚模式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治疗过程,治疗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反复;其次,中国的家庭成员背景复杂,家庭成员人口较多,这就增添了治疗的难度;再次,萨提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许多概念缺乏科学的界定,而且理论也起源于西方国家,是否适合中国家庭还有待验证。本文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学者探索出真正适合中国家庭的萨提亚治疗模式,以期帮助更多的中国家庭解决问题。

[1]陈芳.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评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3(2).

[2]于春红,郑洁欢.家庭心理治疗的理论及其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1(Z1).

[3][美]维吉尼亚·萨提亚,等.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聂晶,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4]郭润杰,梁贺红.萨提亚——一种基于家庭治疗的心灵成长模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

[5]申雨凡,等.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研究评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2).

[6]朱臻雯,徐光兴.萨提亚家庭治疗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的适用性[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7]陈春媛,李辉.一例抑郁情绪咨询案例报告—基于萨提亚式治疗方法[J].社会心理科学,2010(3).

Analysis of the Satir Model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Growth

YIN Zhong-ze, GAO Zhi-li

(Teachers Education Schoo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041000, China)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family function, the Satir Model is a therapy model of a concern for self growth. It can help family members maximize the sense of self value with its “humanization” treatment mode. The paper will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Satir Model contain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basic contents, the methods of trea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hoping more psychology workers have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for the Satir Model and using it better to solve the family problems.

the Satir Model;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2013-11-22

尹忠泽(1968- ),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B84

A

2095-7602(2014)03-0025-04

猜你喜欢
萨提亚家庭治疗个体
家庭治疗对躯体化障碍临床效果的干预研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萨提亚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文学人物分析
一例人际交往敏感的个案辅导报告
萨提亚“冰山”隐喻理论对生命化写作教学的启示
青少年学习障碍的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在社区戒毒中应用的理论探讨
不停歇的家庭三人舞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