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文学人物分析

2018-01-18 09:57曹治柳张馨牙
北方文学 2018年35期
关键词:萨提亚系统论

曹治柳 张馨牙

摘要:随着家庭系统理论在心理学领域的广泛认可,该理论逐步应用于文学作品解读,成为文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基于萨提亚心理学理论,将人物自身、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作为整体系统,剖析文学人物对世界的独特感知、解读作品中的人物关系,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提升文学鉴赏力。

关键词:萨提亚;心理学理论;系统论;个体冰山;人物关系

一、引言

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学科与文学的交融和互释。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心理学自然密不可分。完整的文学活动经历了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和读者接受这两个部分,实际上却是一个心理转化的过程[1]。从艺术典型的审美本质出发,恰当借用心理学方法,既有助于阐明人物的心理特征,也有助于认识作家心理体验的深度和心理描写的真实性、创造性[2]。长期以来,文学研究界对心理学的理解片面仍局限于精神分析(以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拉康等学说为代表),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英文系教授约翰·纳普(John Knapp)强调,精神分析批评方法倾向于聚焦单个人物的内心,孤立看待个体,并没有将人物之间的关系很好地呈现与理解,尤其是忽略了人的社会性。于是约翰·纳普以及葆拉·科恩(Paula Cohen)、杰罗姆·邦普(Jerome Bump)等美国学者开始应用影响日渐增长的家庭系统理论解读文学作品,这成为了文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3]。

二、萨提亚心理学理论

弗吉尼亚·萨提亚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心理治疗师,也是家庭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4]。她在波恩等人的影响下进一步完善了家庭系统理论并创立了家庭治疗模式。在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她深入探究人内在的心理层次,总结出个体冰山理论,帮助人们更理性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并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一)家庭治疗模式及其理论基础——系统论

系统论的宗旨在于用整体的观点看待事物[5],基于此理论,萨提亚建立了家庭治疗模式,从系统的角度来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6]。

(二)个体冰山

萨提亚用“冰山”这个视觉隐喻来说明一个人内在的心理层次[7]。她认为要了解真实的自我,需要深入到“水面”以下,接触我们自身的隐藏部分。她的个体冰山分为七个层次:行为、应对姿态、感受和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期待,自我[8]。行为位于水平面上方,是探索人们内在心理世界的线索[9]。应对姿态是指个体在各种关系中的应对模式和表现出来的身体语言,故又称沟通姿态。感受是人们由当前事件所激发出来的体验,包括愉悦、兴奋、愤怒、悲伤、恐惧等。感受的感受是指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感受从而又产生的感觉,比如一个人生气,但是他又觉得自己不应该生气而感到羞愧。观点是人们形成既定规则和个人原则的基础。期待又分为两层,一层是对自己、对他人和来自他人的期待,另一层是人类共有的内在需求,包括被欣赏、被接纳等。自我可理解为精神或灵魂,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10]。

(三)成长模式和等级模式

萨提亚将不同人对世界的感知划分为成长模式和等级模式。成长模式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独特的潜能,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所拥有的资源不同,故人与人之间是真诚平等而充满爱的,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等级模式是一种支配—服从式的安排,人与人之间存在等级关系,并被既定规则所支配,人们产生对改变的恐惧,从而习惯维持现状[11]。而属于或选择哪个模式,取决于人们如何感知世界,萨提亚通过四个方面加以评估:怎样解释一个事件,对于改变有怎样的态度,如何定义一段关系,如何定义一个人[12]。这四个方面指出了了解人们内在世界的主要方向,也适用于“个体冰山”理论中具体分析个体的感受、观点和期待等心理层次。

三、萨提亚心理学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萨提亚认为,家庭是影响每个家庭成员在认知、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体所处的主要基礎环境和背景,故她把家庭看做一个系统进行治疗。若利用其理论基础——系统论在文学作品中开展研究,就会发现,作家笔下的人物在认知、心理、行为等方面往往深受文学作品中特定的社会背景影响。由于人本身的社会性,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又会影响系统中的其他成员,故在理解文学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时,可以将社会背景或者时代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将每一个人物的行为与情感放在这个系统中研究,更全面地解读作品。

四、基于萨提亚心理学理论《丧钟为谁而鸣》的文学人物分析

《丧钟为谁而鸣》讲述了一个美国志愿者罗伯特深入西班牙法西斯敌营后方,在游击队的配合下执行炸桥任务,最终英勇牺牲的故事,颂扬了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本文结合萨提亚的心理学理论,通过系统地分析小说的社会背景和主要事件,剖析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关系、及其与情节发展的关联性。

(一)系统背景

《丧钟为谁而鸣》发生于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的时代背景下,本小说的系统有三个关键词:“西班牙”,它不只是战争发生的地点,亦是为了说明小说中西班牙本土人民的典型性格:崇尚勇敢,比如大量的西班牙斗牛大赛的描写,众人对怯懦的巴勃罗的反感等;“反法西斯”,说明本次战争的正义性,其中也有人物对是非正邪的思考;“战争”,是本系统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它意味着统治与反抗、伤痛与苦难。战争带给人的创伤或是认知上的重塑都是影响深远的。故而理解人物如何看待战争、如何生存、如何与人联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人物分析

本文选择《丧钟为谁而鸣》中几个主要的事件或事物,运用个体冰山理论着重研究面对同一事件或事物时,不同文学人物的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和期待,最终理解人物感知到的世界。

1.“炸桥任务”

小说的中心事件是执行炸桥任务。罗伯特、巴勃罗、比拉尔和安塞尔莫在山洞中商讨“炸桥”任务,引出了小说中第一个主要冲突。巴勃罗坚定反对炸桥,而比拉尔及其他人坚定赞成[13]。

如果把炸桥任务看做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改变,那么,比拉尔认同改变并表现出她的乐观和无畏,而巴勃罗拒绝改变且表示忧虑和悲观。要理解上述两人截然不同的观点,就需探知下一心理层次——期待。

Pilar said,“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safety.There are so many seeking safety here now that they make a great danger.In seeking safety now you lose all.”[14]

对安全的不同期待是两者对炸桥任务产生不同观点的深层因素。比拉尔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她对这个系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知,不变动是不安全的。成长模式认为,改变是持续的、至关重要的、不可避免的,比拉尔获得安全的信心来自于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炸桥任务虽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但也是打败法西斯的机遇之一。相反,巴勃罗需要维持当前熟悉的状态来获得安全感,他害怕未知,认为改变只有对或错,所以反对、排斥改变[15]。而他自己又明白不炸桥也无法保持原状态,所以这种矛盾和逃避也给巴勃罗后面的反叛行为埋下了伏笔。

2.“死亡”

巴勃罗,当地的游击队队长,曾经成功袭击了法西斯的一个兵营并以残忍的手段处理了二十几个法西斯的狂热分子,被认为聪明勇敢而冷酷。然而,与其他人合作完成炸火车任务后他却变得懦弱胆小,不被人信任。巴勃罗的行为表现按时间顺序为:坚决反对—主动加入—背叛行动—认错重新加入。要理解他的性格转变和行为变化,就要解读他对死亡的感受。

片段1:“炸桥”冲突之后的一个夜晚

Pablo cried in a short and ugly manner and he said to Pilar,“The people,the way they left me.The gente.”“Im afraid of die.”[16]

片段2:安塞爾莫、巴勃罗和罗伯特第一次会面时谈到卡希金的死亡

Pablo said gloomily,“that is what happens to everybody.That is the way we will at finish.”[17]

之后他主动加入是因为听到罗伯特一行打算杀了他才见机行事。然而就在大家重新接纳他之时,他却偷走了引爆器并扔进了河里。也许看到这里读者大概就给巴勃罗定性了,一个胆小而奸诈的人,这三种行为表现已经证明他贪生怕死。有趣的是,他又回来了,很坦然的认了错。

Pablo said to Robert,“I had a moment of weakness.I went away but I am come back.”“Im not a coward.””But after I had thrown away thy material I found myself too lonely.””I have thought much since the thing of Sordo.I believe if we must finish we must finish together.But thou,I hate thee bringing this to us.”[18]

恐惧是他对死亡的第一层感受,而聋子的死亡又让他感到孤独。恐惧赋予人边界意识,使人滋生内心的敬畏,使人在兽性、人性和神性间寻求自我的位置[19]。所以他回来了,宁愿一同赴死,也不愿一人苟且偷生。

(三)人物关系分析

对于关系的定义,等级模式中只有一种等级关系,即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出现在这种关系中的感受包括空虚、愤怒、恐惧和无助,并伴随有讨好、指责、超理智及打岔等四种沟通姿态;而成长模式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对相似性和差异性接纳度高,能感受到爱、自我拥有和表达的自由,并伴有一致性的沟通姿态[20]。

1.罗伯特&玛利亚

罗伯特和玛利亚的战地爱情是小说的重要部分。了解罗伯特和玛利亚的相互联结,分析这两个人物内心世界的相互影响,有助于理解人物思维的转变。首先,罗伯特和玛利亚之间是平等的,表现在两者的沟通上,一是双方能直白地表达对彼此的爱意,并且心有灵犀;二是玛利亚将自己被敌人强奸的事实告诉了罗伯特,而罗伯特真诚地安慰她,没有偏见,只是仇恨敌人,这些“一致性”说明两人是真诚接纳彼此的[21]。

其次,玛利亚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罗伯特的思维。他以前的处事原则是不关心别人,对建立公平、有秩序的社会之类的事情也无所谓。与玛利亚相爱后,他意识到了自己在政见方面的僵化与偏执[22],开始反思自己所坚持的是否正确,也在害怕未知的危险时学会只珍惜他们的当下。

玛利亚与罗伯特之间的爱情之所以顺畅而深刻,一是战争环境和时间限制让爱情显得弥足珍贵,二是因为他们对待彼此平等而又真诚,用心让对方与自己联结,达到了一致的境界。

2.巴勃罗&比拉尔

巴勃罗和比拉尔是一对夫妻,两者的关系倾向于等级关系。言语和内心的不一致导致互相不理解,比如:巴勃罗只对比拉尔说自己怕死,但两个人物并未探讨恐惧死亡的根本原因而只是一味争吵;比拉尔的不安和迷茫也未曾告诉巴勃罗,也许他知道后就明白比拉尔为何对他如此生气;对于炸桥,巴勃罗看出计划不可行却不明说原因,只一味地指责和反对,以至于比拉尔对他更加不满。双方都有孤独、愤怒、恐慌和无助的感受。如果两者能沟通一致,将有助于巴勃罗作出正确的决断。

五、总结

萨提亚心理学理论再现的不仅是人物,而是人物所在的系统,通过解读文学叙事中的关系模式,使人物与情节、背景更紧密地连结,探讨个体心理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联系由于人物及所处区域不可能涵盖社会各个阶层,故读者探知到的是小说中人物所感知到的一个主观性、局部性的世界,涵盖着人物的感受、观点、期待等,如此才能感知到作者的创作意图。萨提亚的个体冰山理论可以很好划分人物的心理层次,为研究文学人物内在世界提供了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马衡.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J].现代文学(文学研究版),2007 (11):117.

[2]陈文忠.当前文学人物心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安徽师大学报,1996.2 (24):176.

[3]顾悦.超越精神分析:家庭系统心理学与文学批评[J].南京社会科学,2014 (10):138-140.

[4]Bonnie K.Lee:Congruence in Satir's Model:Its Spiritual and Religious Significance[J].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2002 (24):57.

[5]尹忠澤,高旨利.基于成长取向的萨提亚治疗模式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5 (33):25.

[6][12][15][20]维吉尼亚·萨提亚,约翰·贝曼,简·伯格,玛利亚 · 葛茉莉 . 聂晶译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3,6,14,12-13.

[7][8]Christopher J.Wretman.Saving Satir: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the Change Process Model[J].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2015(1):64.

[9][10]尹忠泽,范晓媛.萨提亚“冰山”隐喻理论对生命化写作教学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4):5.

[11]杨明娟.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2008 (1):112.

[13][14][16][17][18][21]Hemingway.E.丧钟为谁而鸣(英文)[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1:49,50,84,14,88,54.

[19]CHEN Yu-hua.The Possibility of Research on Fear i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J].全球教育展望,2017.02 (46):112.

[22]Hemingway,E.沈学甫译.丧钟为谁而鸣[M].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159-161.

猜你喜欢
萨提亚系统论
一例人际交往敏感的个案辅导报告
萨提亚“冰山”隐喻理论对生命化写作教学的启示
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文化的断裂与重建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