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建本科院校生命化教育

2014-03-29 02:53周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新建生命院校

周斌

(三明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论新建本科院校生命化教育

周斌

(三明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新建本科院校要通过落实生命化教育,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要加强特色建设,提高学校的专业地位;要与当地经济、政治及人文发展紧密结合,加强服务功能与创新功能.

新建本科院校;生命化教育;特色

1999 年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高校布局向着多元化、全方位方向发展,一大批由专科独立或专科与中专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它们属于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多学科(少部分是单学科或综合性)本科院校.[1]61它们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承担着区域科技经济创新及区域文化发展的的需要,是区域发展的动力之一.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高校发展迅速扩张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到生源、师资、经费、管理等诸多限制,发展后劲已明显不足.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加强生命化教育,能增强培养质量,提高学校与教师、学生、社会的关联,促进学校的社会服务价值提升,达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共赢的局面.

1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强内涵建设,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起点比较低,基础比较弱,加之办学历史较短,区位优势差,发展中积累的问题与不断产生的新矛盾交织,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2]34

1.1 教学模式要突破

知识要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能力要在实践中锻炼才能拓展和升华,素质要与实践结合才能养成和提高.根本在于要掌握哪些知识以及如何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成,在师资水平、专业水平、教学设施、管理理念等方面均与老牌本科院校存在着差距.本着建设人民满意的大学的要求,又不知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满意的困惑,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沿袭老牌本科院校的模式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但由于受到地域和生源等多因素的影响,培养的学生无论从质量、创新能力、就业及发展前景上都落后于老牌本科院校.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除了强调必要的学术性和理论性,更应关注所培养的人才的针对性、发展性,,要从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均加以突破,要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当增减学科,提高授课质量,真正体现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的特性.

1.2 实践活动要多样化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更多面向社会的应用,培养的人才也多属于社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律师、工程师、设计师等“师”类,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广的专业适应面.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应与研究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有所区别,既不能一味关注理论引导,培养成研究型人才,也不能一味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纯粹的操作型人才,而是应当结合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的特点,走特色发展的道路,[3]34在专业发展上要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于社会发展需要.

实践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新建本科院校将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多局限于实验、见习、实习,时间也相当有限,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方位实践的需求.因此,要注意改变实践观,要与时间、地点多层次、多角度融合,提高实践的效能.将实践环节融入学生的生活中,通过课余、周末、假期及特定时间开展实践,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专业的认同,并通过实践先探寻可能的兴趣方向和就业方向.

1.3 特色专业要发展

从学校发展历史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有其建校之本,即学校是在哪些专科学校以及中专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学校在当时的区域发展中有哪些突出的贡献,在建设之初特色专业的形成是在原有专科特色和区域经济特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有历史传承也有地区优势.另外,“不同的区域社会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特色时,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服务,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技术支持.”[4]59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要及时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研究的特色和优势,积极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并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办学水平.

综上所述,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不能再走模仿老本科院校的老路,必须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由于是新建本科院校,所以在建校初期就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再加上多地处省城以外的新兴工业城市,可以很好地与当地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高校发展与地方发展相呼应、共提高的良好格局.

2 新建本科院校生命化教育应关注两个方面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应以关注学生的生命为根本.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尤其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在“融化”生命的教育,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这种教育理念把生命作为教育之核心,教育就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5]2应当说,生命化教育既是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在教育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价值,彰显教师的生命意义,我们还应当从广的方面来看生命化教育,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生命价值,还使得学校与社会的结合程度增加,促进社会与高校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2.1 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的认同感

从生源素质上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较老本科院校有一定层次的差别,生源基本是二本的学生,但从多元智能理论上看,这种差别并不是学校间差异的根本,有些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如好生,但在动手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方面可能优于好生.因此,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发展学生,让学生认同学校的教育,进而积极投身于学校教育教学中.增加学生的认同感,迅速拉近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发展好、科研水平高、校内评价佳的学院能较好地获得学生的认同,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科研融入到学院生活中;而教师游离于教育教学之外的、学院科研水平未受到学校普遍认可的学院与学生的关系就较淡泊,学生的认同感也较差.学生的质量体现了高校的教育质量,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学校生存的根本之一,对学生进行生命化教育,让学生在学校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寻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建立自己的专业与兴趣之间的联系,主动成长、主动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

变被动的上课为主动的寻课.有的放矢是学习关注所在,如果学习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生是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于其中的.要以实际为切入,引导教师深入工作实际,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在教学中分析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层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加强辅修课程与主干课程的联系.主干课程为学生奠定坚定的专业基础,是新建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区别的重点,加强专业技术基础的课程模块建设将会使学生掌握较为牢固的专业知识.但我们要将主干课程中未解决的问题或需要拓展的知识与技能在辅修课程中得到解决.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辅修课程,从知识的深化到能力的拓展,从实践应用到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以兴趣引导学生的终身发展.

变掌握知识为运用知识.知识只有应用到实际中,才能真正被我们所整合,也只有应用到实际中,才能转化为我们个人的智慧.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学生培养的思想,多渠道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课、实践环节、暑期实践、实习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培养,尤其是要注意抓好学生科研团队建设,学生科研其本身就是学生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寻找课题、变单独作战为团队合作.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强调个人奋斗成功的例子,也希望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成功.但当今社会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经常要求却是强调互助,强调团队协作.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基本素质可能不如老本科院校,但从团队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从小就在中间水平游走,容易在同学中形成小团体,有较为强烈的归属意识,充分利用此优势,加强学生团队建设,发挥群体的力量,完成1+1>2的效应.

2.2 以区域为本,加强对属地发展的关注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高等学校形成办学特色、赢得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的基石.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办这所高校是为了什么”和“想让学生和社会通过这个学校得到什么”这两个基本问题.不同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确定好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能较好地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在高等学校发展形成一定格局的条件下,新建本科院校要深入分析研究老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基础上采取错位发展策略,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思路,选择社会有需求而老本科院校因地域、环境、特色等原因“做不了或不愿做”的领域和方面,找准突破口,选好着力点,进行重点布局,实现异军突起.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遵循服务地方的原则,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建设学科、设置专业,成为地方的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心.[6]16要做好服务地方工作,让地方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多投入资金与精力,要将学校的发展融入到地方的发展中,要有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发展经济的考量,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学校更要主动融入地方发展.

在引领地方科技发展方面,新建本科院校要通过学校的科研项目,将企业的资金、设备优势与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共建研究基地,既加强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使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实践中,促进科研成果向社会转化,也为学生实践创造平台,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技巧,提高社会适应性.

在传承社会文化方面,新建本科院校能以高校内的专家和专业为依托,根据社会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固有文化进行研究、开发,形成本地域特有的文化氛围,既保持了历史的传承,又辅助政府完成管理设计与发展规划.同时,学校要根据社会需要对已有的专业进行改造与联系,一方面大力发展面向支柱产业的学科专业,另一方面通过扶持设置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生命化教育,不仅要将教育生命于学生,而且要将教育生命于社会,只有满足了社会、学生的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的地方性与应用型才真正得以体现,也才能真正完成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1〕樊彩萍.新建本科院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0(4).

〔2〕王李金.打造后发优势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3〕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4〕桑玉军,姜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2).

〔5〕冯建军等著.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7.

〔6〕课题组.做强地方本科院校[J].中国高教研究, 2009(12).

G647

A

1673-260X(2014)12-0255-03

猜你喜欢
新建生命院校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