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林(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思政课主体间性转向研究
张庆林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高职思政课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走向“黄昏”,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要积极构建起基于“主体间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 主体间性; 高职思政课; 教学改革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应该突破传统主体性教学模式,积极吸纳“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积极构建“主体间性”新型教学模式,增强高职思政课实效。
思政课主体性教学模式是在主体性哲学指导下建立。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能动的功能特性。近代主体性哲学弘扬人的理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取代和颠覆了中世纪神的地位与权威,有力地推动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但随着人主体性的不断强化和无限膨胀,其历史局限性也日益凸现。反映到高校思政课教育中,其危机即“黄昏”不可避免地到来:
(一)主客对立思维带来师生隔离
主体性哲学认为主体与世界形成二元对立关系,主体是认识活动的支配者和主导者,世界则是没有独立意识的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无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论,还是教师学生双主体论等都没有脱离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象化的思维惯性导致了师生关系不平等。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力缺乏、学习习惯不良更容易被看作是被改造的工具、甚至是被征服的对象,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学生客体化、物化、非人化,师生关系被理解成是知识授受关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师生关系隔离,不利于达成共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的根源。
(二)主体中心论造成“单向式”教育方式
主体性哲学认为主体是存在的依据和一切认识活动的中心,惯于从自我出发打量外在世界,将世界万物视为受自我支配和控制的客体。表现在高职思政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目标设置只注重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不关心学生的个体需要与个人价值;教学组织形式往往以课堂、以书本为中心,与实际应用联系很少;教育文本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难以获得理解;“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灌输,很少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接受道德知识的多少来衡量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评价标准片面,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和反感,难以达到教育效果。
(三)主体性哲学的狭隘视域影响教育目标
主体性哲学局限于认识论,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把人的生产活动界定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在其视域中,师生只是知识的承载体,教育目标是教人以征服自然、统治他人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来实现对客体世界的征服和占有;主体性哲学将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运用到人与人之间,出现了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造成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疏离和异化。这种对外“占有式”的主体,难以培养和谐社会所需的和谐共生、公平、正义、宽容自主、对话交流、责任意识等品质,“人性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难以实现。
可见,高职思政课主体性教学模式的“黄昏”是主体性理念自身内在缺陷的必然结果,只有把主体性改造为主体间性,才是走出主体性危机的惟一选择。
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是对西方主体性哲学进行深入反思的产物,是一种消解主客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共主体性等,是主体与主体交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以“共主体(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等集体特征,是主体之间平等交往、双向互动、主动对话和相互理解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取得共识,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它认为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征服和客体构造,而是自我主体和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1],突破了主客对立的关系模式,实现对主客体模式的超越。这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师生间是平等的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以语言、行动、为交往途径,以多媒体设备、网络等为平台,针对思政教学内容的教学文本进行平等对话,理解与相互理解,教育与自我教育,在平等民主的交往氛围中实现思想境界的提升。
(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高职院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而思政课是高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以主体间性为指导的思政课,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与“他我”的关系,形成和谐共生、公平、正义、宽容与自主、对话交流、责任意识等理念,消除人对自然、人对他人的支配和霸权,使每个人都成为平等的具有完整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从而构建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关系,最终促进多元与共同性统一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二)是回归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旨趣在于“成人”,即人的生成,一种完整的、有个性的主体的生成。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说:“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2]教师与学生共处一个伦理的“我—你”世界,都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既以个体主体为基础的,同时又关注到他我的存在;交往实践以能力、意识、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存在层次性、差异性与多样性为前提;教育文本的内容能够体现职业性、生活性、时代性特点,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理解对话中参与道德共建,由互识达成共识,共享和共同发展, 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三)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及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的迫切要求
教育活动是主体间信息传播的活动。信息网络时代,我们作为其他人之中的一群人生活在其中,通过共同影响和交流与他人联结在一起,理解他们并被他们所理解;在网络环境中,具有共同兴趣的人通过网络相互联结、进行互动,主体通过相互理解和应答,交流合作,不仅“我”构成了“他”人的存在,而且“他”人也构成了“我”的存在,我所经验的他人不仅是一种单数的他人,而且是一种复数的他人。在网络中,主体之间都要倾听对方的意见,这种反中心、平等的互相交流的意向,强调交流双方的个性差异和独特价值,通过网上交流,双方在差异中达到统一,一种“主体间性”真正建立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网络交往的现代信息社会,占领网络这个重要阵地,必须强调主体间性。
高校思政课的主体间性转向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培养和谐社会所需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求,教学观念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为此要拥有现代教育思想,树立主体间性意识。
(一)树立起时代发展需要的主体间性意识
主体间性在高职思政课的出场要求师生双方有足够的主体性意识,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激发、引导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学生要转变被动接受教育的观念,增强主体意识,意识到自己在法律上、在人格上与教师的平等,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参与到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参与道德共建;教学过程注重生成性教学,强调对“人”的关注,注重“转识成智、转智成德”,通过师生交往,共同解释文本,形成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共识性理解,提升生活境界;在信息时代,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启疑”,关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做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和学生学习情景的构建者,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构建知识意义的情景与气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支持。
(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构起以交往实践为核心的沟通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职思政课程中,大大拓展了教育和教学的资源, 为建构起以交往实践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要运用信息技术构起师生交往互动的坚实平台,而不仅止于满足于教师、学生搜集资料、对教学文本内容简单的多媒体呈现。课堂教学方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能提供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大容量信息,甚至还能创设更接近实际情景的“虚拟现实”的优点,为思政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进行主动交往。在教学内容方面,高职思政课程观的转向“实质是向完整的人及其完整的生活的转向”[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也要与高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从抽象的道德说教、政治口号、伦理规训中走出来,回归高职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成长中面临的实际困惑,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合班教学人数众多,课时有限,难以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而网络打破了师生交往的时空距离,创建网页、开设博客、建立QQ群、视频聊天等,有利于探讨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精辟、独到的分析,宣传学生成长成才用得上的科学理论,增强学生的心理认同,使之成为学生自觉的价值诉求与精神需求。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效拓展,高职思政课还可以运用精品课程网站、慕课等形式[4],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同时搭建起管理者、教师、学生实时互动的三维交流空间,使课程呈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有效升华情感,扩大教育效果。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出以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雅斯贝尔斯所说,“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及存在意义”[5],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对话、理解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理解使对话成为可能,进行精神化领悟的必要途径。师生间需要“敞开”与“接纳”,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教师只有具备包含民主精神、平等作风、宽容态度、真挚爱心和悦纳学生的高尚情怀,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充分沟通中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充分运用置疑、讨论、发现、体验等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对话制造意义,实现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四)探索多元交互的评价体系
主体间性理念关照下的课程评价应是多元的交互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主体间性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要进行自评、互评,评价教师,成为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评的内容多元,除对认知的考评外,还应该重视对情感和信仰的考评,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在课程中呈现的态度、情感、行为,充分肯定学生的优势、闪光点,评出学生的自信心。考核方式多元。不只限于笔试,可以采取参与调研、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能力。加强过程考核,增强考核主体的互动性,建立考核结果分析反馈机制,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为高职思政课提供了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教学环境,我们应将此与现代教育思想紧密结合,改变以往不适应时代需要的陈旧教学模式,建立起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使师生关系和教育方式以新的姿态走向开放和融通,促进高职思政课创新发展,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贡献。
[1] 李晓红.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教学与意义生成[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3] 郭元祥. 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6).
[4] 360百科:慕课[EB/OL]. http://baike.so.com/doc/7187428.html.
[5] (德)雅斯贝尔斯(Jaspais,k.) 著, 邹进 译. 什么是教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编校:张芙蓉]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Guided by Intersubjectiv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ANG Qinglin
(JiangsuFood﹠PharmaceuticalScienceCollege,JiangsuHuai'an223003)
As the subjectivity teaching mode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Theory Curriculum is in nightfall, the paper,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plores a new teaching mode guided by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subjectivity;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Theory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reform
2014-08-16
张庆林(1966- ),男,江苏涟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质量提升研究”(编号:D/2011/03/045)和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主体间性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编号:2012-R-22483)阶段性研究成果。
G711
A
1671-9654(2014)04-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