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现代工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2014-03-29 00:28权国政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重庆大学创新型工科

权国政,周 杰

(重庆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0 引言

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社会需要培养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硕士生及博士生),近年来工科硕士生及博士生扩招导致其择业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工业企业的生产第一线,而不再像过去主要输送到高校和研究所。为此,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必须改革与创新,研究生高等教育重任在肩。如何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现代工业发展需求,探索学子“各尽所能”、社会“各取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切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1,2]。

重庆大学是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提升以机电、能源和材料为代表的工科学科优势,对扩大重庆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对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础至关重要。相应地,增强并不断提升工科专业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激发其自主创新性成为工科研究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内容。

受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重庆大学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团队以高校、产业界、科研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依托具有理论及基础性研究优势的高校实验室、享有经验及实验条件便利的企业基地,构建基于多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平台的创新人才团队科研实践及综合素质培养广阔型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创新团队多元化培养工作,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的一般特征的、面向企业的、把握产业瓶颈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团队的系列创新性成果从行业中来并服务于行业,校企合作推动高校的本硕博教育改革和建设。

1 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是在以挖掘高等学校内部资源的情况下进行的,并没有外部充足的资源补给,由此造成导师资源、研究课题及经费、研究设施设备一度紧张,严重束缚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虽然经过近年的调整,情况有所缓解但问题依然存在。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知识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传统封闭的研究生培养体制难以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结构性失衡问题凸显。处于“象牙塔”中的高等学校难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作出适当调整,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比例失衡,致使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短缺与研究生就业难现象并存。如何拓展研究生教育资源,突破质量瓶颈,促进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封闭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是关键。借鉴国外经验,开展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成了必然的选择[3,4]。

近年来,为了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工业生产第一线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过去工程硕士的培养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工科硕士生及博士生大量扩招,学生毕业后越来越多地(超过90%)奔赴工业第一线,而不再像10年前那样主要输送到高校和研究所去。然而,对面向工业发展需求的全日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却未见报道,工业企业的需求与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目前严重脱节,毕业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薄弱,工程应用及实践能力极低,一分配到企业,毕业生茫然不知所措,即使能做点事,也仅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见到系统工程就像呆子,明显地表现出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因此,许多企业不愿招录研究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失败。这种需求和培养的脱节,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既然培养的工科研究生主要奔赴工业企业,高校如何结合工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其培养更适用的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才,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生能否发现生产实际中出现的关键共性基础、工艺、装备及生产线流程中的技术问题和难题?能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能否优化影响结果的参数?能否提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所学理论如何“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主战场是否应该设在企业?因此,如何为工业企业培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生产链,这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实践问题。

为了满足工业企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才,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必须加以改革与创新。

重庆大学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所作为西部的一所“211”、“985”高校的普通实验室,在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方面同样存在许多制约的因素。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工程类人才,因此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校所营造的工程环境远远代替不了真实的工程环境对研究生人才的训练和培养,单纯地在学校环境中发掘的学术课题往往造成空泛、无味的后果[5]。在近年来的尝试性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是使用工程技术人才的主体,更是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主体之一;而高校是理论研究的载体,是提炼、升华的基地。两者结合而形成的产学研培养模式正是解决培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的理想途径。在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下,如何激励创新能力的持续发挥,又成为衍生的新问题,也正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 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工科创新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倡导推行的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并且与课外教育和源于杜威的进步教育运动享有共同的哲学基础[4,6]。我国开展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涌现出很多成功的案例,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各行各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联合培养的深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5,7]。

产学研联合培养发展的认知理论背景是体验性学习理论,对其理论依据的研究,是为了深入理解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国内外学者对体验性学习理论基础的理解主要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经验自然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情知教学论和发现学习模式。体验性学习理论认为,旧的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事实上只是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者,剥夺了学生自觉学习的主体自由,限制了学生的潜力发挥。因此,体验性学习理论要求在一种平等交流、体验教育的氛围中给学生以暗示和启发,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感受、体验和学习知识,进而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和奋发向上的情操。

3 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不断拓展

3.1 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需在实践中不断拓展

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多样化重在强调某种事物或概念的形式和内涵的多样。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概念,其内涵和形式也有多样性,这使我们的研究成为可能。

重庆大学的有关团队依托“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重庆市重点学科,在2000年创建教学科研基地——重庆大学先进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所,开展成形工艺与装备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长期致力于应用信息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提升汽车、摩托车、航空航天、船舶等制造业,为行业解决如下问题:塑性成形新工艺及新模具开发手段落后、可靠性低下的问题;塑性变形材料利用率及成形模具寿命低下的问题;样品制件及所需模具的快速制造问题;模具回收及循环再制造率低下的问题。现有教授博导1人、副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110人。

近12年来,研究所针对“当前形势对工科研究生需面对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培养新要求,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大量产学研合作,以企业为主要培养场地,采用实习制、科研项目制、联合研发中心制、联合硕士/博士/博士后工作站制、企业挂职制等,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生产链,取得了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研究所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实现自身教师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软硬件环境改善等多环节快速、良性发展,研究所的师生综合素质及工作模式均呈现出适应现代工业需求的趋势。研究所根据成功的实践总结出所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的优秀特征,界定出工业发展召唤的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及共性规律,凝练出现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征。进一步根据材料加工工程类工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征,制定出“涵盖基础科研型、应用研究型、工程管理型三重知识结构,但以工程应用研究及管理为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学科及实施主体差异,对培养方案中的三类知识比重适当可调,真正造就学子“各尽所能”,社会“各取所需”。这种模式的实施,采用“1+1+1”模式,即第一年在学校上课,打基础,紧跟高年级学习;第二年在企业实习,根据个性化需要,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年在企业与学校间穿梭,补充相关技能、数据和知识,撰写论文,迎接答辩。

3.2 面向现代工业发展需求的模式的提出

3.2.1 面向现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征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针对工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与满足工业、社会发展对于高层次才的需求的内在关系关注不够,适应工业、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尚待深化。调研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需求量大的大型国有企业、军工企业、研究院所等,获取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调研重庆大学先进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所及材料、机械、能源等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优秀特征,界定工业发展召唤的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及共性规律,凝练现代工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征。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研究,轻工程及产业化实践的传统观念,培养目标还比较单一。根据现代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制定“涵盖基础科研型、应用研究型、工程管理型三重知识结构,并以工程应用研究及管理为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学科及实施主体差异,对培养方案中的三类知识比重适当调查,以造就学子“各尽所能”,社会“各取所需”。

3.2.2 产学研联合培养多样性模式

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创新型人才涉及学科、专业种类繁多,对合作主体和合作形式的要求千差万别,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各主体应有自主探索适合本学科实际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的权利。根据重庆大学先进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所及机械、能源等其他学科的实地调查分析,总结产学研联合培养多样性模式的存在,剖析涉及学科种类与各主体差异的多样化需求,确立面向人才培养方案、符合人才需求特征的培养模式多样化情况下一种及多种模式优化选定原则。通过实习及挂职锻炼制、科研项目制,在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校企硕士生/博士生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基地,通过产学研结合,以企业为主要培养场地,让学生发现生产实际中出现的关键共性基础、工艺、装备及生产线流程技术难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理论与实际结果的比较,优化边界条件和影响参数,探索客观规律及新方法新思路,最终确定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办法。鉴于问题本身的多层次结构,从而构建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生产链。

3.2.3 产学研联合培养多样性模式间及模式内的优化协调运行机制

以重庆大学先进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所及相关工程学科产学研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开展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问题研究,用事实澄清认识误区,揭示研究生(含博士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内在机理,指导实践创新,让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焕发出更大的活力。根据重庆大学先进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所、材料、机械、能源等工程学科的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多样性模式运行机制存在,探讨和分析其运行机制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构建来自企业、高校和学生的动力驱动运行机制、市场调节运行机制、约束与激励运行机制,综合多样化模式的相互影响及模式内各因素特征,构建模式与模式之间、模式中各因素之间的优化协调机制。

3.2.4 多样性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定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培养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培养质量好坏的评判依据,又关系到培养模式中各主体下一步工作的积极性。多样性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效果的好坏不能简单以企业鉴定、教师评分或学生评价来衡量,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新能力是否真正获得了提高,很难给予定量评判。本申请课题拟以一至两个工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评价为例,给出对应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评价指标谱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工科教学中具有普适性的评价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3.2.5 多样性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示范基地的建立

近年来,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与世界一流大学及众多国内一流大中型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项目合作及长期战略合作。与重庆大江工业集团联合建立“重庆大学——大江联合研发中心”,与泸州长江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建立“重庆大学——长江机械联合研发中心”,与重庆望江工业集团联合建立“重庆大学——望江联合研发中心”,与重庆杰信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重庆大学——杰信联合研发中心”,与重庆铭森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联合建立“重庆大学——铭森联合研发中心”,与重庆格力电器有限公司联合建立“重庆大学——格力联合研发中心”,与长征重工有限公司联合建立 “C3P硕士博士工作站”,与五粮液集团联合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在国际上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Stuttgart Uni.,多特蒙特大学Dortmund Uni.,亚琛工业大学TUAachen等开展了国际合作项目、人才培养交流,等等。

通过研究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及运行机制,依托“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重庆市重点学科开展产学研合作,以重庆大学先进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所为模式实践及调试核心基地,以上述众多产研合作中心为实践及检验基地,逐渐形成引领和示范作用。

4 展望

重庆大学先进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所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经验,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不断开展进一步研究,必将取得重要新成果。然而,本文所提出的新的培养模式是否具有先进性,还需与国际上两个发达工业国家德国和日本相比,所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是否具有先进性和应用前景,这也是需要解决的关键评价问题。

[1]朱崇实.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31-34.

[2]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1-7.

[3]丁妍.日本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66-72.

[4]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3-71.

[5]田蔚风,冯晖,孙跃东,罗尧成.上海高校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22-26.

[6]姜澄宇.创新极: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与追求[J].中国高等教育,2006(1):40-42.

[7]雷伟伟,袁占良.产学研合作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探讨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1):211-212、217.

[8]权国政,周杰,李军超,罗键.模具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科教文汇,2009(6):47-48.

[9]权国政,周杰,艾百胜,王梦寒.高层次现代模具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87-88.

[10]刘力.产学研合作的沃里克模式和教学公司模式——英国的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5(10):39-43.

[11]王成军,王德应.产学官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述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80-83.

猜你喜欢
重庆大学创新型工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Who Is The Master?
重庆大学 区B法学院办公楼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分享与开放——重庆大学建筑系馆专业教室使用情况调查及优化策略
“精益管理五原则”在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中的应用——以重庆大学城为例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