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俭福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 德育中心,江苏扬州 225127)
扬州大学城开始建设于2005年9月,位于扬州市西南的扬子津科教园,与邗江区汊河镇接壤,面积约5.2平方公里。目前大学城拥有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1],在校学生超过5万人。扬州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本科院校,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是民办本科学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高职学院,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是省属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院校。扬州大学主要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而其他3所高校主要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建设扬州大学城的目的是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然而事与愿违,四所学校相互隔绝,教育资源分散,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影响扬州大学城教育资源整合的因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说,三个因素影响了教育资源整合:一是扬州市政府对各学校没有管辖权,各学校不一定要按照扬州市政府的规划行事;二是各学校都保护本校的优质资源;三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和利益补偿机制,学校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从主观方面来说,也有三个因素影响教育资源整合:一是各学校还没有充分认识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二是对教育资源整合及其管理缺乏信心;三是各学校不愿意与其他学校共享教育资源。
以上各种因素阻碍大学城教育资源整合,但是为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政府的推动下,应积极开展教育资源整合。
虽然大学城各高校的隶属关系和所有制性质都不尽相同,但是都希望通过一定的机制把所有的高校都整合在一起,以发挥大学城教育资源的最大作用。政府在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一是政府主导教育资源整合。政府不仅是各大学教育资源整合的纽带,而且还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出台政策,鼓励各大学整合教育资源。二是建立协调管理机构机制。由政府主导,组建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政府、社会、学校三方组成,负责规划共享教育资源的总体布局,并履行管理、协调、监督、服务等职责,引导各学校交流与合作,化解各学校之间的矛盾冲突。管理委员会下设教学、管理、学术、财务等分委员会,负责各专项工作。三是协调学校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厘清资产权属的基础上,建立“责任共担,权益共享,比例分担,比例分成,合理分配利益”的合作关系。
整合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教学基础设施资源,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每个学校对本校提供的共享资源进行登记和核价,并由大学城管委会核实,建立管理数据库,接入局域网,统一管理、统一配置教学资源。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集中管理共享教学资源,有利于各学校统一安排和调配使用共享资源,避免各学校产生矛盾冲突。
为了提高各学校新建项目的共享性和使用效率,各学校必须充分论证新建项目,统一规划建设,使购买和建设的教学资产,既能方便本校师生使用,也方便其他学校师生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
目前各学校制定的封闭管理制度影响了教学资源共享。必须优化各项管理制度,打破资源共享的制度障碍。
4.2.1 学分互认
首先,各校应统一制定教学计划,使各学校的教学计划之间相互衔接。其次,制定统一的学分制度,以实现各校学分互认。最后,允许学生跨校选课,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先选修课后必修课、先公共课后专业课、先学科基础课后学科专业课的跨校选课计划。同时各校教务管理部门应加强共享课程管理,推进共享课程资源网络化。
4.2.2 专业共建
在大学城管委会设立学术委员会,统一协调各学校专业建设活动,组织各校相同专业的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建立不同层次相同或相近专业之间的衔接机制,如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衔接机制、建立相同层次学校专业共建机制。各学校应积极探索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如某校优势学科专业与其他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合作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各学校选派学生去其他具有学科优势的学校学习,以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
各学校教师资源状况不尽相同,教师数量和教师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整合,可以有效地利用教师资源。
4.3.1 相互聘用教师
首先,各校要掌握本校各专业的师资现状,准确地评价每位教师,并建立教师信息数据库,让学生能够方便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其次,在满足各学校自身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统一配置教师资源,这既能调剂各学校教师余缺,也能提高教师的危机感,促使教师增强责任意识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充分发挥优质教师资源的作用,通过“名师讲座”“骨干教师交流课”“优秀教师巡回演讲”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最后,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把在学校授课的校内外教师纳入考核范围,保证教师在校内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3.2 加强科研合作
大学城各学校科研能力、科研资源、科研成果相差很大,应在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的学术委员会的协调下,发挥扬州大学科研能力强、科研条件好、科研成果丰富的优势,指导各学校开展科研活动。可以由扬州大学牵头,共同成立各类科研团队,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共同开展科研活动,提升大学城各学校的整体科研能力。通过合作,各学校可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
大学城各学校应提高认识,拓宽视野,应把大学城的所有学生而不是本校学生视为学生资源,也应该把本校的学生视为大学城的学生资源而不只是本校的学生资源。在未来生源不断下降的形势下,整合学生资源,维持在校学生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4.4.1 拓宽学生提高学历的通道,留住学生
提升学历和掌握技能是学生的普遍需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需求,是留住学生的根本。一是学校之间合作,让学生跨学校修双学位或第二专业。扬州大学城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了尝试,如通达学院学生可以在扬州大学选修第二专业。如果学生达到了两所学校授予学位的条件,两个学校分别颁发主修学位证书和辅修学位证书。二是构建升学立交桥。优秀中职毕业生直接升入专科学校就读,优秀专科毕业生直接升入本科学校就读,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保送读硕士研究生,畅通优秀毕业生的升学渠道。三是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本科毕业生与职业院校毕业生相比较,还缺乏职业技能,高职学院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优势,建立职业培训平台,大量培训本科大学毕业生,使他们更适合社会需求,如扬州大学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到扬州职业技术学院接受数控技术培训。
4.4.2 共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学校团委是学生活动的指导机构,学生会是学生活动的运作机构,学校团委与学生会合作,是不同学校合作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基础。在大学城范围内,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一是整合学生社团,跨学校建立跆拳道协会、书法俱乐部等社团组织;二是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跨学校文体活动,如大学城“十佳”歌手选拔赛、元旦文艺晚会、体育运动会、技能大比武等;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不仅增进各学校之间的友谊,而且也能增进各校学生之间的了解。四是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校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社会实践心得,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各学校的管理资源、管理能力差异比较大,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应整合各学校的管理资源,共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4.5.1 推进学校间的干部交流
各学校的干部交流,可以提高各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由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经常组织各学校交流管理经验,通报各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5.2 加强辅导员之间的交流
我国大学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学生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学生跨校活动频繁,如跨校恋爱、跨校联谊等,这增加了发生恶性事件的概率。虽然辅导员是专职学生管理人员,熟悉学生情况,但是他们处理跨校事件却非常棘手。这就要求加强辅导员之间的交流,相互交流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相互交流学生管理经验,共同处理跨校事件和问题,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1]耿立英.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综述[J].北京: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4).
[2]魏真,王琳.高等教育变革大潮中的大学城——我国大学城资源整合与利用成效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