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涛[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青春诗人笔下的中国符号
——海子诗歌《亚洲铜》主题新探
⊙刘广涛[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海子二十岁时完成的这首抒情杰作,构思宏伟,立意高远。“亚洲铜”作为全诗核心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意蕴。作为“黄土地”的代称,“亚洲铜”与天空、海洋构成宏阔的诗歌空间。在那唯一的一块“埋人”的黄土地上,“青草”是其主人,“月亮”是其不可分割的美学存在;穿上屈原的“白鞋子”,沿着中国河流走向广阔的世界,是诗人的青春之梦和文化选择。该诗最为突出的艺术价值在于:青春海子用其生花妙笔,在世界文化背景上留下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符号”,创造了现代汉语诗歌史上的奇迹。
《亚洲铜》青草白鸽铜鼓月亮
《亚洲铜》是海子长诗《土地》的引子,发表于1985年四川民刊《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第一期),是其首次用“海子”这个笔名发表的诗作。①这首诗为海子生前身后赢得极高诗名,在《海子诗全集》或者众多的诗歌选本中,大都被列为开篇之作。创作此诗时,诗人年仅二十周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刚满一年。青春海子用其生花妙笔,在世界文化背景上留下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符号”,创造了现代汉语诗歌史上的奇迹。在纪念海子诞辰50周年之际,重读《亚洲铜》并探讨其丰富的主题意蕴,别有一番意味。
一
《亚洲铜》②由四个诗段构成。围绕“亚洲铜”这一核心意象,诗人从四个层面赋予“亚洲铜”丰富的象征意义,建构了独特的美学境界。为深入探讨该诗主题意蕴,我们不妨逐段分析——
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第一诗段,海子把“亚洲铜”与故乡的“黄土地”联系起来,并且强调这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祖祖辈辈埋身之处,唯有叶落归根的家乡故土。因此,“亚洲铜”第一层象征意义,当指诗人故乡的“黄土地”。就时态而言,这样的诗句包含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祖父死在这里”是对历史的概括;“父亲死在这里”是对现实的揭示;“我也将死在这里”既是对未来的预言,又是对生命本质的一语勘破。三代人与土地的联系,不仅血肉相连,而且生死攸关。海子笔下的三代人,高度概括了祖祖辈辈中国人与脚下那方热土的本质关系。
事实上,《亚洲铜》一诗的创作动机正源于诗人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改革开放之初的1984年,在距海子故乡高河查湾村不远处的月山镇,勘探队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地下铜矿,且不久后就将开采。大型铜矿的开采很有可能涉及到海子的村庄,而海子家人及其村民们则随时有可能收到动迁令,离开故土迁徙他乡——这将意味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会被工业矿山所代替,挖掘机、凿井机等机械猛兽将把那块土地变得满目疮痍。“安土重迁”是中国人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在他们看来,祖宗所在地就是中心所在,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安全的地方。“穷家值万贯”,农民从心底里是不愿意搬迁的,更不愿意看到祖坟风水被机械猛兽所毁坏。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海子创作了这首《亚洲铜》。中国人向来崇尚“叶落归根”,诗人用“亚洲铜”象征故乡的黄土地,是一种土地崇拜的表现。在诗人心中,故乡黄土是游子的归属,世世代代的人最终都将回归故土。
在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不乏对土地的赞美和歌颂。“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创作了《地球,我的母亲》,重点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赤子情怀;“抗日战争”时期的艾青,以一首《我爱这土地》饮誉诗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成为“艾青式”的抒情名句。“朦胧诗”时期的舒婷创作了著名的《土地情诗》,她笔下的“土地”是“给我爱情和仇恨的土地/给我痛苦与欢乐的土地”;这位女诗人深情地写道:“我爱土地,就像/爱我沉默寡言的父亲……就像/爱我温柔多情的母亲”③。到了海子这里,他不再像前者那样面对土地抒情,而是直抵黄土地的本质,宁愿让自己的躯体成为故乡泥土的一部分。正如西川所言:“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④海子以刀劈斧砍、石破惊天的语言,揭示出故乡黄土的秘密和生命的实质。“来于尘土,归于尘土”是人类肉身的实质,而“埋葬”生命,此乃故乡黄土无言的秘密。在发表该诗的刊物上,海子用红笔在其标题上注有“土地”“亚洲的黄土地像铜一样”等字样,成为我们理解该诗主题的重要参考依据。
学者奚密在《海子〈亚洲铜〉探析》一文中指出:“亚洲铜”这一意象,由铜的颜色和质地隐射中国北方坚硬强悍的黄土地;铜深埋地下,也暗示人源于土地的本质,“海子眼中的中国,是一块深藏在亚洲大地下坚实的矿苗”。沿着这一思路,有论者进一步指出:“亚洲铜”是亚洲人的黄皮肤,是中国的黄土地,是上古的青铜器。海子之所以用“铜”来比喻黄土地,还因为他在这片土地上,看见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那“古铜色”的脊梁。在对“亚洲铜”意象的理解上,这些见解较为深刻,值得读者借鉴。作为长诗《土地》的引子,《亚洲铜》是海子献给黄土地的一份厚礼。《土地》中有这样的诗句:“已经有这么多死亡难道不足以使大地肥沃?”“大地躺卧而平坦如一个故乡/尸体是泥土的再次开始/尸体不是愤怒也不是疾病/其中包含疲惫、忧伤和天才”⑤。结合长诗《土地》来看《亚洲铜》,我们会发现,海子对黄土地的思考,既有浓郁的故土情怀,又有形而上的哲学高度。
二
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第二诗段难点较多,也最具争议。“鸟”“海水”“青草”象征什么?谁“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作何解释?这些问题成了争论的焦点所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爱怀疑”对应的是“祖父”,“爱飞翔”对应的是“父亲”,“淹没一切的是海水”对应的是“我”。笔者认为,这种对应关系太过简单、机械,若按这种思路推演下去,“青草”和谁对应呢?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飞翔的鸟”是对土地的怀疑,但最终鸟会停栖在土地上,也许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既爱又恨的纠结;而“海水”,淹没了一切,也许代表了从海上来到中国的西方文明,以自由和贸易著称的海洋文明,对土地文明的压倒性优势。笔者认为,尽管这种有关中西文明的“黄蓝对比”在当时是一种很流行的论调,但那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并不可取。况且,若按这种思维,“黄蓝对比”就成了“亚洲铜”与“海水”的对比,而实际上本段中的“鸟”“海水”和“青草”三种意象是并列存在的,诗人并没有进行“二元对立”式的比较。那么,究竟如何理解上述诸多难点问题?笔者认为,从该诗“诗歌空间”入手,不失为解决难点的一种思路。
《亚洲铜》构思宏伟,立意高远,被诗人骆一禾誉为“不朽之作”。作为“黄土地”的代称,“亚洲铜”与天空、海洋构成了巨大的“诗歌空间”。在此“诗歌空间”中,如果说“天空”的主人是爱怀疑和飞翔的“鸟”,“海洋”的主人是淹没一切的“海水”,那么“亚洲铜”的主人则是有着纤纤细腰的“青草”。天空的鸟在飞,海上的水在流。它们都要离开故土,奔向远方。唯有“青草”忠实于它所植根的黄土。“你的主人却是青草”这句诗,突出了“亚洲铜”作为“黄土地”而区别于“天空”和“海洋”的地表特征。
在诗人海子眼里,黄土地的“主人”不是帝王将相,不是贵族富豪,也不是才子佳人抑或其他人等,而是千秋万代守护着大地秘密的青青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青草”看似卑微渺小,实则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人的生命却是如此短暂,其结局恰如宋代诗人范成大所言:“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红楼梦》中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有言:“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累累荒冢之上的青青野草,却守护着如同人类手掌般的“野花”和黄土下面的“秘密”。海子视“青草”为“黄土地”的主人,以道家的自然观破解了世俗的“人类中心论”。人类貌似强大,反不如纤细柔弱的小草,柔弱胜于刚强的道理在此得以彰显。海子描写“青草”用的是拟人手法:作为黄土地“主人”的小草,有着纤细的腰杆,所以诗人说它“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青草覆盖了黄土地,诗人就说它“守住”了野花的“手掌”和大地的“秘密”。在《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一文中,海子写道:“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这秘密既包括人兽之间的秘密,也包括人神、天地之间的秘密。你必须答应热爱时间的秘密。”⑥在海子看来,世界有其秘密,一个真正的诗人要探索并揭示天地、历史以及人类的秘密,创作出“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三
亚洲铜,亚洲铜/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第三诗段写到“黄土地”上的河流,由岸边的“白鸽子”联想到诗人屈原的“白鞋子”,“亚洲铜”被赋予深邃的历史感和文化的厚重感。
“黄土地”静止不动,它身上的河流则川流不息,一静一动写出了“亚洲铜”自身所蕴涵的内在张力。由河流岸边的“白鸽子”联想到诗人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充分说明了海子想象力的高超。在《圣经》文化中,鸽子往往是圣灵的象征;在海子笔下,“白鸽子”仿佛是屈原那千年不死的诗魂,永远萦绕在河流上空。河水在动,仿佛有脚,所以诗人海子才希望,让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屈原的“白鞋子”,奔向远方。“黄土地”所掩埋的是已故的先人,“我们”活着的现代人无疑则要飞向远方。“白鸽子”“白鞋子”和“河流”,都是动态的,这些意象表明,诗人希望黄土地上的人民能够自由地飞扬梦想,走遍所有能去的地方。
中国堪称“诗的国度”,而屈原是诗人们的精神之父。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以及“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壮怀激烈,作为一种诗人传统,也是海子效法的对象。海子曾经表白,“《诗经》和《楚辞》像两条大河哺育了我”,由此足见屈原对海子的影响。崔勇在《海子〈亚洲铜〉:作为文化反思的文本》一文中提出,《亚洲铜》一诗是海子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文化寻根”热的呼应,是海子独特的文化反思的一个文本。笔者认为,崔勇的观点颇有道理,《亚洲铜》可以归入“寻根诗歌”之列。海子在1983年创作了诗歌《东方山脉》和《农耕民族》,在1984年创作了《历史》《龙》《中国器乐》和这首诗《亚洲铜》。这些诗歌已明显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上的“寻根”色彩,尽管属于早期阶段,但其诗艺水平不容低估。海子在《东方山脉》中写道:“把我的诗篇/在哭泣后反抗的夜里/传往远方吧/让孩子们有一本自己的历史画/让我去拥抱世界”。作为“以梦为马”的青春诗人,海子渴望走出去“拥抱世界”。穿上屈原的“白鞋子”,沿着中国河流走向广阔的世界,这便是海子的青春之梦和文化选择。
亚洲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第四诗段由“击鼓”联想到青铜鼓面上的“月形图案”,转而表现“亚洲铜”上空的“月亮”;与铜鼓文化似有关联的“亚洲铜”在此被赋予浓郁的东方色彩,而“月亮”则属于“亚洲铜”不可分割的美学存在。
理解本诗段的关键在于理出“亚洲铜——铜鼓——舞蹈——月亮”这样一条思维链条。中国铜鼓具有悠久的历史,一直流传到现在。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铜鼓通常被当作顶礼膜拜的神物或灵器,形成独具特色的亚洲“铜鼓文化”。⑦铜鼓大都为青铜铸造,鼓面有浮雕图案,中心为发光的太阳或月亮图案,边缘有蟾蜍等装饰动物。大概因为铜鼓有蟾蜍装饰的缘故,诗人海子索性把鼓面中心的图案理解为发光的“月亮”。作为打击乐器的一种,铜鼓和舞蹈联系密切,自有铜鼓时起,就有了用于祭祀或娱乐的“铜鼓舞”。在《东方山脉》中海子这样写道:“我把最东方留给一片高原/留给龙族人/让他们开始治水/让他们射下多余的太阳/让他们插上毛羽/就在那面东亚铜鼓上出发。”⑧从这首诗看,海子渴望“龙族人”从那面“东亚铜鼓”——黄土地——出发,将古老的东方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格局。试想,海子创造“亚洲铜”意象的灵感是否与这面“东亚铜鼓”有关呢?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击鼓”一词令人联想起“晨钟暮鼓”。由于“暮鼓”在时间上代表“日暮”,所以“击鼓之后”意味着黑夜的降临,月亮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击鼓”足以振奋人心,而“跳舞的心脏”,当是人们应和着鼓点而跳荡的“心”。这颗“心”又被诗人外化为天上的月亮。“击鼓”和“舞蹈”这种带有原始风味的祭祀仪式,给“亚洲铜”上空的月亮蒙上一层神秘的东方图腾色彩。海子以群体的名义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命名为“月亮”,不但赋予黑夜中的月亮以动态的美感,而且把天上的“心形月亮”和地上舞者的“心”联系在一起,激发起读者无尽的想象。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保持着对月抒怀的文化传统,在文学史上留下无数描写月亮的名篇佳作。于是,海子在诗中写道:“月亮也是古诗中/一座旧矿山”(海子《哑脊背》);“月亮还要在夜里积累/月亮还要在东方积累”(海子《民间主题》)。是啊,月亮承载了太多东方人的情愫,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西方人的月亮是用来攀登的,而东方人的月亮是用来抒情的!在情感层面和审美意义上,月亮属于“亚洲铜”,尤其属于中国人。惟其如此,海子才深情地写道:“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综上所述,海子二十岁时完成的这首抒情杰作,构思宏伟,立意高远。“亚洲铜”作为全诗核心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意蕴。作为“黄土地”的代称,“亚洲铜”与天空、海洋构成宏阔的诗歌空间,表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和奇特的想象。在那唯一的一块“埋人”的黄土地上,“青草”是其主人,“月亮”是其不可分割的美学存在;穿上屈原的“白鞋子”,沿着中国河流走向广阔的世界,是诗人的青春之梦和文化选择。该诗最为突出的艺术价值在于:青春海子用其生花妙笔,在世界文化背景上留下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符号”,创造了现代汉语诗歌史上的奇迹。
①查海生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刊做编辑时,用“海子”笔名发表过一些新闻报道。
②西川主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③阎月君、高岩等编选:《朦胧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7页。
④西川:《怀念》,《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序言部分第11页。
⑤西川主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689页。
⑥海子:《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西川主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8页。
⑦世界上生产或使用铜鼓的地方,有中国南方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以及东南亚诸国,“铜鼓文化”独居亚洲特色。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洲曾出现一股研究“亚洲铜鼓”的热潮。
⑧西川主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作者:刘广涛,文学博士,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