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东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
论人本主义教育视野下体育教师角色的定位
梁晓东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
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作为体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方向,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充分发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基于此,本文对人本主义教育视野下体育教师教师定位进行了探讨.
人本主义教育;体育教师;角色定位;再审视
学校开展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选择.在人本主义教育视野下,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差异性开展体育教学.同时体育老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科学定位自己的角色.
人本主义更加注重对人的潜能的开发,更加强调对人的价值提升和尊严的尊重.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提供出良好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发现和自主选择.
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培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根据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对教学思路进行调整,重新构建知识结构,对教学组织进行创新.
2.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
2.1.1 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每一个人都具有有别于他人的潜力,每一个个体都是存在差异性的.所以,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进而让他们把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具有发现并激发学生上进的能力,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满腔热情地去鼓励学生.老师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可以体会到老师的激励、信任、尊重和理解,进而培养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2.1.2 进一步强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
在师生关系中,情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教育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通过提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变成主动状态,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1].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关心,要实实在在为学生着想,和学生一起面对困难,克服学生心中的恐惧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进而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度,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困难,积极地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效果,增强教学质量[2].
2.1.3 增强教学民主化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树立民主化意识,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意识要给予充分尊重,要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看待.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以平等的一员参与教学活动,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2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把人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对学生的潜力、个性和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要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运动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把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渗入到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信任和包容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赞扬和认可,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尊重.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潜力.
2.4 组织学生几级参加体育活动
在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下,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根本.体育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和安排,同时老师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对各种动作进行示范,通过规范标准的动作来提升学生的潜力和运动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并未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发展基础.
3.1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在进行体育授课过程中,老师是技能的传授人员,不管是在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还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都离不开老师对技能和知识进行讲解和示范.在进行体育授课时,老师要多使用生动的讲解和熟练的技能动作来给学生进行示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提高学生多个方面的体育能力进,就需要授课的体育教师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熟练体育动作技能,较高的科研能力,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对学生的眼界进行拓展,教师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对其他的专业知识有所涉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3.2 注重自身的品德素质的提升
心理学家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促进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交流[3],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要从多个层面、多个方面关心学生,进行品德素质教育.体育老师要思想道德教育,其自身就要有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生的的素质迈上一个新台阶.
3.3 将人文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来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只有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使学生认可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体育老师要用注重人文教育,让学生了解并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一个好的体育教师除了可以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还应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本主义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从而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自主能力和独立能力进行提升.在进行体育授课的过程中,体育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画、实物演示来将生活情景展现出来,要有意识地创设出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环境,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情景教学的乐趣,进而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讲解体育技术和体育知识时,要多让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对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充分使用,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训练.
3.5 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校园的体育文化是一种学校特有的群体文化表现形式.通过在学校中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这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增强他们的体质,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情感观,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莫大的帮助.
3.6 体育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
在人本主义教育的视野下,要求体育老师要具有对事业的奉献精神,要热爱所有的学生[4].体育老师要具有“大爱”的情怀,要真心的爱护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学生的成长紧密的联系起来,进而将教学的价值体现出来.
在开展教学授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体育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授课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定期开展教学评价.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学生之间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处理,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老师要具有发现学生的潜能和优点的能力,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人才.
〔1〕刘延东.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2011-1-24.
〔2〕吴菲菲.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及其相应的现代大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9-160.
〔3〕李世光.新形势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9).
〔4〕郑宁.浅谈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建立[J].中学教学参考,2009(12).
G807
A
1673-260X(2014)03-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