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略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教育的影响
■方敏
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人类社会的产生。远古社会教育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直接相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因其文化的差异会造就不同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如中国教育注重以知识灌输为主,而美英等国的教育则重在个人能力的培养,其间的区别,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我们今天的教育,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成人”,还是“成才”?这些都是教育所要关注的重要命题。如何选择,如何借鉴西方教育经验,取长补短,以实现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突破,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先探讨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教育的影响。
1.行为准则
处于西方文化中的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提倡创新,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讲究含蓄内敛,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中国式的自我谦虚”和“自我否定”,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2.社会关系
西方文化提倡人人平等,家庭关系比较简单,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而东方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森严,特别是受几千年传统中国文化君臣、父子等级观念的影响,尊卑长幼观念根深蒂固。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长辈在晚辈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3.宗教信仰
中国最大的两大宗教是佛教和道教,它们彼此竞争,彼此融合,构成了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中国宗教讲究的是外部的宽容。西方的基督教从罗马帝国灭亡起就已经成为西方世界唯一的宗教,基督教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合法的宗教。因此,西方宗教信仰的主导是一神论,认为人是原罪的,需要服从神的领导,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西方宗教的特点是唯我独尊,他们追求的是内在的宽容。
正是上述文化的差异,给中西方的教育带来了不同的特性。笔者试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来谈一谈这些差异对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影响。
(一)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中西方在学校教育上存在的差异是显著的。中国文化总体上体现出的是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因此,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就是中国教师常以“集体的利益至上”的观念来要求学生,更多地在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来教育和培养学生,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以含蓄内敛、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即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因此,当教师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时,常常是让学生以其他孩子为榜样,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这种横向比较的方式符合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但却有损学生的自尊心,会导致学生思考问题时阈于保守中庸,缺乏突破和创新。而西方国家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崇尚人文主义,即以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和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体现出个体文化性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因此,表现在学校教育上,他们相对于中国教育,更注重个性的培养,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他们提倡学生个性的张扬,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方面比中国学生更胜一筹。
中国文化在社会规范上注重“圆融”与“和谐”,因此,在学校教育上,比较常见的传统教法就是恪守大纲,一步一步地教,一步一步地学,固守教材,缺乏实践和应用能力。中国的学生经常是掌握了很多的已有知识,但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去运用,也不知道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学校教育教出来的学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没有学到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缺乏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的鉴别力。这种教育现状会导致中国的学生知识基础扎实,但缺乏创造力;学生主动性差,心理压力重;子女依赖性强、任性,没有自己的见解。
崇尚个性和创新的西方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表现为:老师在教给学生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多的是通过游戏、讨论与活动等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提倡授课老师要经常带学生到校外的商店、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社会实践,把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这点和中国的学校固守课堂的做法有很大的区别。概括地说,西方教育的优点是提倡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
(二)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同样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
西方文化崇尚平等自由,如美国,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的的期望值不高。“社会人”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所以美国父母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如高学历、好职业,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会产生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让有些天才在不经意中产生。这样的家庭教育让美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以下特点: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开朗、胆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具有创新精神,自立能力强,有作为社会成员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表现在家庭教育中,是把孩子培养成能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能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出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孩子的天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他们反而扼杀了天才,以致产生许多“有心栽花花不发”的结果。而且由于很少考虑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问题,这些学生即使学业成绩好,将来也未必能顺利地立足社会,有时候,还会使父母的期望完全落空。这样的家庭教育使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亚于美国孩子,但是往往在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倾向,做事被动、胆怯,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不太会“当家理财”,独立生活能力差。一句话,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
以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来谈论其对教育的影响,实在算得上一个大课题。本文只是作了一个简单的、一般性的比较,目的是引发社会教育工作者对我国教育进行的审视与反思,从而调整教育培养的思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变片面的教育为全面的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关注学生在潜能、道德、性情等各方面的培育。
(作者单位:武汉乔登美语幼儿园)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