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模式探索

2014-03-28 13:53:58吴建英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积极分子入党

吴建英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经营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403)

0 引言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1]。为了使入党积极分子对党有更深的认识,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入党,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

1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目标

大学生是具有良好个人涵养和集体修养的高素质青年群体,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而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则是这一优秀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中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因此,高等院校明确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目标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这一重大历史使命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高等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人员必须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层面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确保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层面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素养修为;在生活层面不断展现积极风貌,形成夯实理论基础、加强政治保障、提升实践能力、促使党性升华的培养目标,切实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

2)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思路。高等院校基层党组织为实现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目标,必须形成拓展学习点面、创新实践平台、践行服务宗旨、提升核心素养的总思路。而菜单罗列式、共享互动式、实践启示式、协同推动式、汇报升华式“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模式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为基本载体,从已经获得业余党校结业证书的学生中挑选优秀分子,参加规格更高、名额更少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和实践,引导广大积极分子对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历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更深层的学习,用开放、灵活的形式,使广大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参与培养过程,在实践中接受党性锻炼。高等院校基层党组织通过每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汇报会形式强化效果,保证党员质量,夯实党的组织基础,促使他们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拥有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愿意为党的事业奉献智慧和才华的可靠接班人,以实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目标。

2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

当前,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虽然有着清晰的目标和思路,并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理论薄弱、实践能力不足以及党性修养不高等问题。

1)政治理论薄弱。政治修养合格与否,是党组织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是否符合党员条件的首要标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离不开加强党性修养这个重要保证。因此,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素养极其重要。虽然党组织通过党团课系统讲授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主动积极性不高,把政治理论学习看作任务和形式而被动地学习;一些学生甚至对党的性质都模糊不清,结业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是用常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来的底子应付考试,仅求过关等。这往往造成他们对党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政治理论素养比较欠缺等问题,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模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

2)实践环节欠缺。目前,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管理也存在一定不足。在讲授内容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偏重于思想理论教育,忽略实践锻炼。传统的党校培训主要是对学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教育,但由于培训时间太短,培训内容也因为时间冲突进行压缩,一些重要内容如国内国际形势教育、社会热点探讨等往往未能列入培训课程中。在培训方式方面,以老师单方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很少使用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及学员分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富有吸引力的实践教学也因学员人数过多、经费不足等原因难以落实或只能抽取部分代表参加。在评价方式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考核评价办法比较单一,难于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存在一些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重工作表现轻思想的不良现象。

3)党性修养不高。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跨越到大众化教育。以前的大学生是社会精英,大学生党员则是“精英中的精英”;而如今的大学生党员则只是“大众中的精英”。因此,作为大学生党员后备军的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素质也相应地有所下降。再加上有的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人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工作还不够到位,无疑会使学生党员的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造成一定的隐患。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里朝气蓬勃的一支力量,他们应该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由于他们不是党组织的在编在册成员,党支部平时疏于管理,加上他们分散在各年级各专业各班级,这种无组织和分散性,导致很多学生对他们不了解,缺乏有效的群众监督。有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也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出现服务意识欠缺、学习态度不端正、群众基础薄弱等问题,使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凝聚力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党性修养不高。

3 “五位一体”教育培养模式的阐释

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难题,高等院校党组织可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模式,即党组织采取菜单罗列式、共享互动式、实践启示式、协同推动式、汇报升华式“五位一体”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模式,加强培育保素质,强化活动显作用。

1)菜单罗列式。菜单罗列法主要用于政治理论教育方面。对需要系统深入学习的理论知识,采取菜单式的方法,列出需要学习的内容,如《中国共产党章程》、十八大精神专题学习、“两会”精神学习等,采用自学、集中学习等方式落实到位,并通过党支部QQ群共享、积极分子博客、微信链接等进行宣传教育,方便学习分享和讨论交流,延伸党建工作阵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阵地。

2)共享互动式。党组织通过组织主题讨论、热点研讨、专题讲座等互动形式,引导积极分子对时事政策的关注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性思考,以达到共享的效果。如:“两会”热点研讨会、“我心目中的共产党员形象”主题座谈会等;还可将入党积极分子按专业、年级分组,要求各学习小组灵活组织会议,定期对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行为表现自审自查,审查结果汇总成材料,对有代表性的优点或缺点组织交流,优点提供给广大积极分子学习,缺点及时改正。

3)实践启示式。党组织在日常的支部建设中要以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为载体,将党的精神宗旨传播出去,激发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意识和行为。为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积极分子的宗旨、服务、纪律以及廉洁等意识,学生党支部可定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到养老院和福利机构献爱心;还可以成立入党积极分子服务队,推行积极分子下寝室活动等,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处不在。为了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力度,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规范广大学生在宿舍的行为,促进学风建设,党支部还可以推行入党积极分子下寝室活动,如将入党积极分子按专业分组分块,各自挂钩一定宿舍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宿舍,安排他们深入到所挂钩的宿舍,及时了解、反馈情况以及进行入党程序、专业学习等方面的解疑答惑,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广大学生传递正能量,带头树立良好学风、舍风,争创示范,彰显先锋意识。

4)协同推动式。为了进一步彰显党支部的独特魅力,支部可以在日常管理模式中进行一些大胆的探索,比如成立学生党建协作委员会。学生党建协作委员会是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培养锻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组织。它可以设若干部门,如组织部、宣传部、秘书部,还可以在学生公寓分设学生党建工作站,给入党积极分子们交任务、压担子。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党建协作委员会参与学生党支部活动的策划、筹备和组织,在亲身参与中提升党员意识、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集体意识、组织观念等。

5)汇报升华式。每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均以专题汇报会的形式结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准备汇报形式与内容,并编排相关节目。如“率先垂范漾青春、创优表模领风尚”主题汇报会、“弘扬大爱、坚铸国魂”主题汇报会等,也可以自编小品、自编舞蹈、歌曲、情景剧等,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外化为切身行动。汇报期间还可以穿插“我来讲一课”党课大赛等活动,助推外在的理论灌输内化升华为内在的党性修养。

4 “五位一体”教育培养模式作用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模式,在夯实理论基础、加强政治保障、提升实践能力、促使党性升华等方面,都能产生积极作用。

1)夯实理论基础。通过系列学习,广大入党积极分子能够进一步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理论素养,强化组织观念和先进意识,树立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通过丰富的学习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广大积极分子在亲身参与中,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强化组织观念和先进意识。

2)加强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在到养老院和福利院献爱心以及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活动中,能够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提升社会公益意识,切身体验到中华民族的美德;并在深刻的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感染下,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努力实践,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充足的干劲,投身到工作和学习中,为加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有力保障。

3)提升实践能力。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极大调动,以主人翁的角色积极参与策划、筹备和组织活动。他们既是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组织实施者,又是培训班的受教育者,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同时,其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得到提升,集体观念、党性意识得到增强,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4)促使党性升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概念。入党积极分子在亲身参与中,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够有助于实现“有困难找党员”的承诺,为党支部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添砖加瓦。还可以增强积极分子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以及廉洁意识;同时增强党性观念,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加强党性修养,扎正思想根子,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努力实践,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组织上入党之前,在思想上先一步入党。

5 结束语

“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模式,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服务和展示平台,有利于他们发现不足,及时改正,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更注重把先进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上,防止只说不练,激发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行动上要率先垂范,时刻维护好自身形象,起到先锋模范作用[3]。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五位一体”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模式,既可以给广大积极分子提供广阔的学习、实践、服务和展示平台,又可以成为公开透明的创先争优、践行群众路线的大擂台,特别是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汇报会,更是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外化为切身行动,有利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成才。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6-87.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3] 吴建英.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机制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2(10):46-48.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积极分子入党
创新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探讨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冰雪运动(2020年3期)2021-01-14 00:49:34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憨娃入党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46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6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党的生活(2016年3期)2016-07-21 05:09:43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标准及其衡量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