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来根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教育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社会变迁必然催化教育系统的改良与重构,特别是与经济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系统。一般认为,近代史上的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职业教育:18世纪蒸汽机的出现和应用,产生了初等职业教育;19世纪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产生了中等职业教育;20世纪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激光、生物工程的出现和应用,产生了高等职业教育。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出现是西方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即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催生了新的高等教育类型。
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普世价值观点下,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也影响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的转变。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尽管一些学者强调应用科技大学不是“添加了理论的职业教育”,而是“强化实践的高等教育”。但是,其“前世”脱胎于职业教育,其“今生”也离不开工程型职业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因为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离不开,也不应当与当今经济的发展方式相背离,经济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据OECD资料统计,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时,发达经济体就会逐渐放弃“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前期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由以主要依靠投资驱动逐渐转为主要以创新驱动,技术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60年代的德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3 050美元。同时,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成为经济结构主体。这样的经济发展阶段必然要求教育适时应对,这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产生的经济基础。
当今被喻为知识经济时代,意味着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人的革命”,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分享、和谐,凸显“人的价值”。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批量化、标准化、固定化的培养理念为特征的话,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人才培养将是以个性化、定制化、分散合作化,以及良好的社会情绪能力为特征的[1]。因此,经济领域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促成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变化的最直接原因。
学术是存在的一面镜子。必然关注当前社会的成功与问题,并分析反省[2]。教育界内部的自我审视和反省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动力。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发展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自我反思中产生的。20世纪60年代被认为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酝酿期,以德国教育哲学家Georg Picht在1963年发表的《教育灾难》的文章为标志,引发了德国各界对高等教育改革浪潮,1967年7月31日巴符州的文化部长提出了高校分类方案,这个方案是在Ralf Dahrendorf的领导下制订的,因此又称“达恩多夫计划”,此计划中首次将一些技术学校合并,归为高等教育的一种,这被认为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雏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德国急需高级应用型人才,与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和日本相比,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远远低于竞争对手。当年的高等教育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德国社会对各种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大众迫切的高教需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要求新建和扩建一批高校,这为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不竭的内在动力。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兴起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拓展和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成果。因此,这一类型的大学深深地烙上德国双元制的印记。3+1模式是许多这类学校的办学模式,即3年的学校学习加上1年的企业实习。
在教学环节强调实践性,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强化实践经验,入学要求中甚至苛刻地需要学生除了高中文凭以外,必须提供相关的实习证明。入学后的学业更是要求长达两个学期之久的实习学期。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在实习期间有两个指导教师,一个来自企业,一个来自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往往也结合自己实习的情况展开。除此之外,师资的双师型是应用科技大学的一个特殊点。教授一般拥有博士学位,在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同时要有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这些特殊性,正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被誉为“高等教育双元制”的原因。宏观统计,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目前拥超过900个双轨制课程以及大约40 000个单项课程。这些宝贵的中职教育经验在应用科技大学的保留和延续,充分显现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双轨制优势,并可以从容应对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全球化竞争以及企业管理策略的变化与挑战。因此,以实践为学习导向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正逐渐成为创造社会共有价值的主力军。
另外,结合工作实践的本科学习,通常会给接下来的硕士阶段带来更好的前景。这种“好马配好鞍”的模式对于个体的职业发展具有可执行性,这也是双轨制课程的一大好处。企业也可以以此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和高效性。
在德国,中学毕业生满足以下三项入学要求的任意一项,即有资格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就读。一是普通高中毕业,取得适用于所有类型高校的“普通高校入学资格”;二是职业高中毕业,取得适用于大学或应用科技大学某个特定专业的“高校专业入学资格”;三是职业高中毕业,或者其他类型的职业学校毕业并补修完相关课程,取得“应用科技大学入学资格”。也就是说,在制度设计上,应用科技大学的入学通道几乎能够与所有类型的中等教育机构进行衔接。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一方面大大扩充了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来源,保证了中等教育不同轨道中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关键资质进行设定,保证了应用科技大学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达到统一的水平。形成了入学方式灵活,又与各级各类教育良好衔接的联通模式。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德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课程设置的标准化和一体化,保证了入学制度安排能够顺利实施。
从德国教育部网站(BMBF)上公布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全德国的分布图上,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全德226所应用科技大学的分布情况:德国西部多于东部,工业州多于农业州,大城市多于小城镇,从中不难发现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应用科技大学的数量就相对多一些。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隶属于各个联邦州,主要由各州政府管理和资助。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例如,在汽车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如奔驰公司总部所在的斯图加特地区和大众集团所在的沃尔斯堡,当地的应用技术大学都以工程制造、电子、汽车专业为特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十分明确。再如,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就充分利用了港口城市的特色和近邻空中客车生产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航空科技、船舶制造、航海技术等特色专业。这些学校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毕业生就业优势都十分突出。
德国200多所应用技术大学分散在德国各个州,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针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与地方企业深入合作,在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了双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毕业生极高的就业率和大比例的本地就业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就我国高职职业教育规划而言,如何结合地方的支柱产业布局,是当地高职教育发展规划的主要突破口。办职业教育不能像办学科大学那样的思路,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境况,开办与地方经济相互匹配的专业和职业学校。因为,无论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其与职业的关系、与企业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密切。职业教学目标也越来越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去实现。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这种根植地方,合理布局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学习。
为了保持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为了区别传统大学,新兴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克服了“学术漂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路径。强调实践与应用,改变了传统大学一味追求“抽象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方式,具体表现在:①应用性导向的专业设置;②授课方式强调实践性;③实习是必修环节;④师资配备注重实际工作经验;⑤毕业设计与实践应用密切结合等5个方面[3]。
据统计,德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应用科技大学沿用了“双元制”教学模式。如FOM(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参与各种形式的双元学习模式当中。共计提供61 000个学习名额的24 000多家企业参与了该计划。这种对历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继承”成为续写德国升级版的“双元制”辉煌的基础和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德国人的务实与对历史的尊重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循序渐进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改革方式是需要特别学习的地方。
1998年,德国对高等教育学制进行了改革,德国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都引入了“本科—硕士”学位体系,且不同高校类型所授的本科、硕士学位没有地位差别,只有专业的区分。1999年博洛尼亚改革进程启动之后,本科学位和硕士学位在德国高校全面推广。这标志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在学制、学位和文凭认可度上的差别进一步缩小,也标志着德国打破过去自成一派的高校体制,与国际实现对接,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通过接纳留学生和国际交流项目,实现与时俱进。
德国的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家喻户晓,就连“双元制”的“升级版”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依然延续和坚守着德国职业教育的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工学结合这一教育宗旨。通过研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在建立和开创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和布局上,必须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在高等职业学院发展上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宗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化办学已成职业教育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周洪宇,鲍成中.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教育研究,2013(10):4-9.
[2]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3.
[3]冯理政.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办学特色的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