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职与高教自考衔接教育模式及其路径

2014-03-28 12:46:34会*,朱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专学校自学考试

柳 会*,朱 蕾

(成都工业学院 a.英语系;b.人事处,成都 611730)

四川省中职与高教自考衔接教育模式及其路径

柳 会a*,朱 蕾b

(成都工业学院 a.英语系;b.人事处,成都 611730)

中职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衔接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顺应时代要求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自开展以来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从此种教育模式的内涵出发,全面分析了目前此种衔接教育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如何有效提高衔接教育办学质量,提出了优化路径。

高教自考;中职中专;衔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高教自考”)制度自1981年实施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从单一的学历考试发展成为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多功能的教育考试制度。它具有学习制度开放、学习方式灵活和社会认可度高等特点,逐渐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辅助形式发展成为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形式之一[1]。近年来,随着高教自考生源结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高教自考主动调整,出现了一些新的自学考试教育模式,如高职高专院校专科教育与高教自考本科进行衔接教育模式(简称“专套本”)、高教自考网络助学模式,以及中职中专与高教自考进行衔接教育模式(以下简称“中套专”)。其中“中套专”教育模式自出现以来,在中职中专学校和高教自学考试主考院校①主动推动下迅速发展。一方面此种创新模式适应时代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中职中专学生提升学历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套专”正在发展探索过程中,出现了该模式下各参与方利益诉求的冲突,以及发展速度、规模与办学质量的冲突问题。因此研究高教自考与中职中专进行衔接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高教自学考试及其创新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内涵

“中套专”教育模式是继普通专科学校、职业技术院校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衔接本科教育之后,我国高教自学考试主动适应内外部教育环境变化的又一种高教自考创新教育模式,它与衔接本科教育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本质差别。钱伟茂、邹海明认为:中职中专衔接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衔接教育的又一种具体形式,它可以充分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三种办学形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2]。郑爱武认为:中职中专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衔接专科教育是利用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发挥自学考试制度优势,以提高中职中专学校学生的学历层次、增强其就业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3]。四川省自考委、教育厅2006年颁布的《四川省中等职业教教育与自考专科衔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指出其目的:为充分发挥自学考试开放灵活、适应性强、费省效宏的优势,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在校生参加自考专科专业学习的需求,实现本校在校学生主修专业与自考专科相应专业学习的相互衔接、统筹兼顾,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和自学考试两方面的优势,促进自学考试发展[4]。高教自考与中职中专进行衔接教育模式既具有自学考试的开放性、灵活性,又具有普通高等教育集中学习的优势;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技能性、职业性特征,其培养目标强调教育对象“技能”的培养,突出“职业性”特色,以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要。

笔者认为,这种衔接教学模式是高教自考教学模式的创新,满足了中职学生提升学历的要求。它区别于中职学生毕业后自己参加的自考业余学习模式,是在中职学校的统一组织形式下,学生集中学习、集中参考。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充分整合了高职高专院校以及中职中专教育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利于拓宽中职学校的办学门路,提升办学层次;有利于促进试点中职学校学风建设,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并加大中职学生就业砝码;有利于促进办学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及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创新高教自考办学模式,符合国家对加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政策,同时可以促进高等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及师资

“中套专”生源全部来自于全日制在校高职生、中专生、技校生,其录取形式与我国其他类型自学考试学生一样,只要学生愿意,就可以免试参加。当前,有部分学生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而参加学习,学习的自主性较低;同时,从参加学生的年龄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学生的年龄在15~18岁之间,各年级学生均可以参加。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生源入口质量不高,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刚从初中毕业,还没有适应中职中专学习氛围,学习动机、目标尚不清晰,学习“中套专”课程存在一定难度。另外,在师资配置方面,“中套专”以中职中专教师为主,只有少部分课程由高职高专教师担任。因此如何优化配置师资力量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二)教学活动组织

“中套专”教学活动组织一般有两种模式。1)利用中职中专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是周末时间,集中面授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时间安排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使那些学习目标性不强和被强迫参加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学习质量。2)在中职课程学习的同时进行教学。这种模式要求中职中专课程与高教自考专科段课程高度相关,学习者也须完全一致。因为并非所有中职中专学生都要参与专科段学习,让学生被迫参与与自己学习阶段不同教学目标要求的课程,有悖常理。此外,由于对学生入学时间没有具体要求,各年级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这对此种衔接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中套专”教学时间的选择以及课程安排应在多种冲突中进行完善。

(三)教育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近年来,“中套专”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中职中专学校广泛推广,但其组织管理仍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虽然高教自学考试作为已经成功运行三十多年的教育培养方式,其管理机构已非常成熟,而作为适应时代变化而主动产生的新的教育模式,仍沿用原有管理机构运行,没有专门设立相应机构负责管理。另外,配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目前高教自考专科与中职中专教育仍在试点办学过程中,还没有一套全国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

(四)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受教育者、教师及教学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衡量一种教学模式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根据四川省考试院2012年调查,目前学生参加“中套专”课程考试通过率较低,部分教师反映教学质量总体不高。主要原因是:1)作为中职中专学校学生提升学历的新通道,学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认为这种模式不仅比普通高中学生通过高考然后进入大学获取学历时间缩短,同时也减少了教育成本支出,因此他们大都大力支持自己孩子参与学习,这也导致很多学生是被动参与、被动学习,学生自觉性、主动性不强,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2)作为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基础也是造成教学质量不佳的重要原因。3)主考院校的师资有限,衔接教育中大部分课程由中职中专教师担任,师资缺乏以及专科教育经验的不足,对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也是导致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

三、优化路径

(一)稳步发展

“中套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在中职中专学校、学生及家长的巨大需求下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参与学校的数量以及参与学生的规模迅速扩大,但其弊端及问题也逐渐显现。如果不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和制约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自考委员会和各省级自考委进行调研,提出相关要求和合理化建议,要求各涉及部门和学校适当控制发展规模,放慢脚步,保障学生学习、实践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发展转变。

(二)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健全组织机构,是顺利完成好工作的根本保障。目前“中套专”模式仍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省级自考官方机构以及主考院校、承办教学的中职中专学校都没有相应专门机构来进行此项工作,其管理运营组织仍是沿用原有高教自考组织体系,创新教育模式以来所暴露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应在省级自考委专门成立相关职能机构,抽调专人负责新教育模式的指导、监督和调研,全面协调、沟通各有关部门和涉及学校之间的关系,制定具体的指导性意见、考评政策和相关制度,牵头组织有关学校和专家论证、修订试点专业的教学计划、考试计划等,召集各学校有关人员对实践考核课程进行命题、阅卷。平衡各级关系,为具体承担办学的学校提供政策依据。主考院校及承办教学的中职中专学校也应从原有体系中抽调优秀教师及管理人才,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具体事宜,这样才能全面保障新模式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此外,现有高教自学考试相关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模式下学生、师资、教学方法的个性差异,尽管有工作试点方案,也给出很多指导内容,但其规定仍是宏观性的、方向性的、指导性的。应及时建立和完善符合新教育模式的相关配套制度。

(三)多举措提高衔接教育质量

1.完善准入与退出机制,借鉴“红、黄”牌方法

造成“中套专”考生学习质量不高、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考生家长及中职中专学校急功近利的利益诉求之外,主考院校的确定、举办教学的中职中专学校的选择、教师资格以及生源入口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担任主考院校师资的富余师资是否能与其发展衔接教育学生规模匹配?举办教学的中职中专学校的教学资源、实践场所能否满足新教育模式的需求?教师是否能胜任新课程教学任务?参与学生是否应该进行选拔?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准入制度中进行体现。此外,对于已经参与的院校及学生,可自由退出,以达到保护学生的目的。除了完善准入与退出机制之外,应有约束机制来保障教育质量。可借鉴足球比赛中的“红、黄”牌方法,对于新模式教育过程中的单位及个人的不当行为实施警示,及时纠正错误,并最终形成责、权、利对等的健康教育机制。

2.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研活动

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文化知识,更要熟悉自考体系和自考命题模式,也就是说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让学生适应考试、学会考试;不仅要了解和讲授最新的专业知识,更要研究历年的考试试题、总结考试规律。因此,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势在必行。在培训和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相互交流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加强对自考体系的认知,对自考考试命题、考试内容的了解,对出现的问题,共同讨论出解决办法。让教师在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的主导,从教学的“工具”转换为教学的“主导”,不仅让学生学会专业知识,更要保证其学习成果的巩固和考试通过率。

3.优化课程设置

调整现有中职课程设置,使之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计划相互融合,实现二者之间的无缝对接。这是自考课程与中职课程衔接的核心。“中套专”的课程体系优化既要体现自学考试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又要体现中职中专教育的应用性、技能性和创新性。因此,必须优化现有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符合中职自考衔接专科学生的学习实际,不要过多考虑课程的系统性,适当降低理论难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4.结合学生实际,尽力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水平和将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教材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鼓励采用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应用案例,实行多媒体、教学器具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巩固理论知识,同时达到实践课程的考核要求,全面实现中职中专和自考专科的教育目标。

5.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辅助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不受时间和地理位置限制特征,优质教师资源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任何有需求的终端,可以有效解决目前中套专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四川地区部分高校已经在远程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形成了一系列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在国内也有很多民营教育机构正在提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部分专业的公共课程网络资源。此外,随着国内网络宽带环境的改善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实现技术的日渐成熟,原有实践内容的课程,也可以在网络上得以实现。为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以及中职中专学校应加大现代远程教育投入,使更多网络教育课程惠及参与自考学习的学生。

注释:

①主考院校:由省考委遴选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担任。参与命题和评卷,负责有关实践性学习环节的考核,在毕业证书上副署。

[1]王玉英,王冬杰,王克斌,等.廊坊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可持续性发展建议[J].大观周刊,2012(1):72-73.

[2]钱伟茂,邹海明,朱月华.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40-43.

[3]郑爱武.问题与对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中职中专衔接专科教育研究[J].湖北招生考试,2013(12):64-66.

[4]四川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自考专科衔接教育的通知[Z].

Joining Education Model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elf-Study Examin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Optimization Path

LIU Huia*,ZHU Leib
(a.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b.Personnel Division,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Chengdu 611730,China)

In recent year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d self-study examin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are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 in China.At the same time,since the rapid developm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From the educational model connotation,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connecting the mode of education,and gives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link,and boldly puts forward an optimization path.

higher education self-study examination;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joining

G79

A

2095-5383(2014)03-0102-03

10.13542/j.cnki.51-1747/tn.2014.03.031

2014-01-11

成都工业学院科研课题“探究中职中专与高教自考衔接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KY11GJ009)

柳会(197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教育管理,通信作者邮箱:1060201282@qq.com。

朱蕾(1978-),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中专学校自学考试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6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46
中专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环球市场(2020年35期)2020-01-19 21:44:56
“阳光体育运动”视域下中专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分析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学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 13:01:01
摄影作品
中专学校健美操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优化研究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35
你考试焦虑吗?
中学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 05: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