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自我发展模式探析

2014-03-28 12:46邵技新张凤太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村寨人居景观

邵技新* ,张凤太

(贵州师范学院 a.地理与旅游学院;b.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贵阳 550018)

贵州农村自我发展模式探析

邵技新a,b* ,张凤太a,b

(贵州师范学院 a.地理与旅游学院;b.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贵阳 550018)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是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能力的关键,人居环境改造是提升农村自我发展的新视角。因此,本文基于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与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关系,总结提练贵州省基于传统聚落景观的村落人居环境优化建设、基于原生态民族旅游村寨建设、基于旅游景点和自然遗产辐射带动村寨建设、基于户外探险旅游的山地村寨建设等自我发展导向模式。并从规章制度建设、规划、融资渠道、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方面提出实现自我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的对策。

农村;人居环境改造;自我发展;模式

人居环境景观是由气候、水、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理地域综合体。贵州省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同时也是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但是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因此,通过自我发展能力的挖掘和培育,抛弃传统的“输血式”的扶贫开发,转变到“造血式”的自主发展,实现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贵州以及整个西南地区的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地区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基于人居环境的视角,设计和提炼自我发展模式,对实现喀斯特地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与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关系

少数民族农村人居环境(村寨的建筑特色、格局、环境、卫生等)是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生态旅游开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旅游者参观和感受最直接的内容。基于文化资源优势的乡村人居环境改造导向模式研究,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族地区农民生活。符合贵州“生态旅游”建设和“旅游强省”战略的需要。

二、人居环境导向模式

(一)基于传统聚落景观的村落人居环境优化建设

传统农村聚落是贵州农村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人居环境改造优化中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基本要求进行建设,同时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传统村寨民族文化的保护,如民族特色建筑、服饰、歌舞等传统文化,为进一步发展贵州乡村旅游奠定基础。因为在大尺度地表生态系统中,村落呈“点”状分布的,这种分布主要基于农户耕作方便而形成农田与村落镶嵌的结构。此外,从单个农户庭院的小尺度视角看,村落又表现出一种“面”状分布。村落生态系统可以看作地表景观系统上的一种“岛屿”型景观[1]。因此在开发建设中,为了更好地保留村寨的传统文化结构与功能,增加观光功能。在传统村寨人居环境改造中,要注重单个农户庭院建筑的设置、单体的内部设计及整个村寨整体风格的协调及民族文化的表现;整体外观上聚落景观一定要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在单个农户房屋建设上,兼顾农户经济注重庭院环境设计建设的民族文化特色。如在农户庭院建设的用材及色调上要与所在村寨保持协调,防止色彩的视觉污染。

1.村寨整体景观

村寨人居环境改造要结合村寨已有的分布格局及形态特征,在合理利用村寨已有景观格局的前提下,考虑村寨所处的地形地貌特点、自然生态的大背景及村寨未来发展规划,如发展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等。在村寨水平结构和垂直空间的功能及结构设计上要注意结合村寨的未来发展规划。近郊乡村可建设现代休闲农庄为主题的农业庄园,满足城市的休闲商务活动等。偏远山区乡村则以体现朴素的乡村文化为主题,如山区典型的“放射状”分布;乡村聚落分布以突出自然庭院环境朴素的民族文化特色为重点,如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聚居区以突出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风俗习惯、建筑、服饰、特色食品为主。此外,在村寨景观改造建设上,要以村寨已有聚落的结构为基础,建筑设计要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和特色建筑类型,如苗家吊脚楼、风水桥等。

2.家庭物质循环利用建设

条件较好且家庭副业相对发达的农户,以养殖为主的农户可建设基于物质循环的家庭循环经济利用体系。如将果林或蔬菜种植产生的落果、蔬菜等用于猪的饲养或直接堆肥肥田,猪的粪便直接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为家庭生活能源,沼渣、沼液用于果树、蔬菜的种植,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保持庭院生活环境的质量,并减少家庭生活开支,提高生活质量。

3.庭院环境建设

贵州山区农村聚落庭园周边一般有较大面积荒地,可栽种葡萄、花卉、蔬菜等植物,方便管理也利于美化庭院环境,并为家庭提供新鲜果蔬。应注重景观的休闲娱乐功能,提高家庭生活的乐趣,吸引向往农村田园生活的城市居民。

(二)基于旅游景点和自然遗产辐射带动村寨建设

1.景区带动模式概述

针对贵州省景区内或景区附近、或来往景区主要交通道路沿线的农村地区,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可结合自身农业生产资源及农业生产景观,与附近景点、名胜风景区的发展相结合,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互动发展模式,如江西井冈山公社食堂、湖北随州观光农业区等。农业景观需要依托雄厚的农业基础知识和优良的自然与经济条件,使传统农业生产不仅依靠现代科技,同时又具有传统农业的朴素自然主义和朴素的乡村民俗文化元素。

2.人文景观特征

该模式的村落景观特征不一,这取决于当地的区位条件、经济水平,以及临近景区开发类型。适用于临近著名景点(区)或处于著名景点(区)的农村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远离都市,与城区联系不紧密,交通落后,可进入性差,难以吸引城市居民观光、休闲;农业商品意识差;客源市场不可靠、不稳定。但这些地区民风民俗古朴,山地资源、森林资源、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俗及生活节奏和原汁原味的民族及地域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3.基于村寨乡村旅游与景区开发复合发展的人居环境优化建设

人居环境改造是在不破坏乡村原有整体景观的基础上,各类生活、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造以发展村寨经济,提高农户收入为目标:1)村寨位于前往著名景点(区)的主交通沿线,要在整体风格上接近,注重村寨民居的整体色彩、类型的搭配,外观的美化,整体美感的塑造。加强村寨内部交通、排水等基础设施改造,保持沿线农居干净、整洁,外观特色突出。2)村寨位于著名景点(区)的附近。该类型村寨不仅要具有村寨民居的民族文化整体色彩,以及外观的美化,具有整体美感,更要具有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产品。民居改造方面要配合景区附带开展一些活动,如旅游者游玩著名风景(点)区之后,能够到附近村寨采摘水果、小坐游憩、散步、休息、住宿、用餐等,使村寨整体风貌与景点(区)完美融合。以黔西南、东南少数民族村寨、黄果树瀑布、梵净山等。吸引游客走进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观光。如: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空申苗寨——世界超短裙的故乡、芦笙制作第一村排卡苗寨、石墙石瓦布依族石头寨等等。

(三)基于原生态民族旅游村寨建设

1.原生态民族旅游村概述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璀璨的地域文化,是历史的微缩景观,是一种珍贵的历史遗存[2],不仅在历史、艺术、建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有些在政治、军事、语言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贵州省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系列分析报告显示,全国56个民族中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其他民族在贵州均有分布[3]。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数量众多、历史悠久并独具民族特色的古村落景观。如西江千户苗寨、青岩古镇古村落、黄果树布依族石头寨古村落等。古村落开发应以特色村落观光、特色食品、饰品为主体,典型模式如西江千户苗寨,进化镇响水岩组古村落等。

2.景观特征结构

贵州地貌以山地为主,公路等基础设施历来相对落后,尤其是地处九万大山和武陵山脉连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历来有“蛮荒之地”之称。但相对闭塞的交通条件,这些村寨在建筑景观上受外界干扰极小,其村寨建筑几乎原汁原味地继承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建筑类型、样式、手法、材料使用等方面都处处体现出了民族特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村寨的民居建筑景观体现了不同少数民族对自然的认识,及千百年来在与自然环境抗争、适应过程中积累的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吊脚楼建造技艺、雷山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雷山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丹寨县皮纸制作技艺,其制作过程无不体现了少数民族与自然千百年相处智慧的结晶,其中大部分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景观主要以原生态少数民族民居景观为主,在民居景观建设上注重就地取材,依势而建。

3.基于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的人居环境优化建设

该模式的特色在于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族建筑,“世外桃源”般的宁静致远的文化氛围,迎合了现代城市居民渴望回归宁静,使其浮躁的内心可以得到放松。因此,优化人居环境要以特色村落民居古建筑为主导,统筹民族风情、工艺品、歌舞所营造的特色少数民族文化氛围于一体;改造人居环境要以保护原生态的民族建筑景观为主题,改造饮用水、燃气及集中、网联网通信、电视广播、排污处理等生活基础设施。在房屋建筑方面,对以前木质结构的危房进行改造,使用水泥、钢筋等现代建筑材料,按等尺度原样进行修复加固,以维持原生态村寨建筑的整体风格。由于以前的生活垃圾主要以有机质为主,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很快自然分解。但随着生活垃圾中塑料、化学纤维、废电池等不断增加,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污染较大。因此,在废物处理方面,建设集中垃圾处理点。在经营方式上,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政府通过设置人居环境改造建设基金来促进相关民族村寨的人居环境改造,通过成立村民管委会或村民管委会加旅游开发公司的运行模式,负责整个村寨旅游的开发建设与管理,社区居民通过自主经营家庭旅馆、土特产品、旅游商品,或在旅游公司就业等方式参与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最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民族风情融为一体,让旅游者通过与当地居民共同吃住,饱览自然生态景观,欣赏独特浓郁民族风情的观光形式。在有效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实现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经济开发双赢。

三、实现自我发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对策

(一)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

充分发挥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管理的积极作用,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顺利实施。1)完善村庄调控引导机制度,要求统一规划之后再建设、改造。2)完善村庄整治的实施组织制度,建设农户参与式民主决策体制,实现村寨改造中的民主参与。3)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公共设施建设维护机制、公推民选驻村指导员制度、村民骨干培训制度等。4)建立资金多方来源的投入机制,积极开辟建设资金来源,充分利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争取中央财政直接支持,加大省和市县财政直接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及农民自身融资通过多种投资、融资方式,筹措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基金[4]。5)建立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审查制度,规范农民住宅拆迁程序,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严格控制超用地标准、超建筑面积标准建房[5]。6)强农村环保法制体系建设,针对农村存在的垃圾污染、养殖业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现象,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7)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各项制度能顺利实施。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完善文化娱乐公共设施

通过税收、金融借贷等政策倾斜,引导各类民间资本进入改造。避免“撒胡椒面”式的建设,要有选择的集中建设,优先建设各个村寨之间的公路及村寨的主干道,优先解决群众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村寨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合理规划配置,避免超前规划,造成有限资金的浪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与村寨整体景观相协调融合,形成一个自身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

(三)提升公共财政支持,扩大融资渠道

大力争取国家财政的倾斜支持,并充分吸引民营资本的进入,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6]。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针对农村改造资金不足的问题,除充分利用中央的直接拨款外,还要充分利用金融、税收等政策,充分吸引民营资本等进入改造过程中,同时政府在企业发展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促进企业及人居环境改造的共同发展。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环境意识

在人居环境改造过程中要积极听取村民的合理建议,结合生态环境、良好生活习惯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基本素质,增强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在自身行动中注重村寨生态环境的保护[7]。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新时期的人居环境理念,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好处,让农民意识到自身的生存发展与生环境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全民的环境道德意识和参与意识[6]。实际调研标明,在环境保护宣传较好的村寨,村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较高。因此,进一步加强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民族文化意识对人居环境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加强村庄建设规划,注重保护传统建筑技艺

村庄规划是指导和规范村庄人居环境建设与治理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科学合理的村庄整治规划既要突出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村镇建设规划,既要注意节约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又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和乡村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容广、项目多、总体规模大,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村庄建设规划,1)具有合理性;2)具有科学性;3)要具有战略性[8]。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监管,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建筑企业或工程队资质的认证,严格保证农村建房的质量。组织科技人员下乡推广实用技术的应用,开发适合当地资源条件的建材生产技术,推广新型建筑体系成套技术[9]。对于新建村庄而言,住宅建设必须有统一的规划设计,除了要创造舒适的室内外环境外,还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持地方特色以及节能减排。在房屋改造技术方面,除应用现代建筑技术、运用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增加房屋的耐用性及使用寿命外,也要对传统建筑技术进行保护,传统建筑技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如使用木质材料,加工制造效率低,成本高,但它是一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因此在改造中不一定大量使用,但应了解其相应的的建造技术,并建立相关资料档案,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存。

[1]王智平.村落生系统分布特征和模式的探讨[J].农村生态环境,1994,10(1):6-8.

[2]胡道生.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以安徽黟县古村落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4):47-50.

[3]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居全国第四全省有54个民族[EB/OL].(2011-12-01)[2012-11-20].http://www.people.com.cn/h/2011/1201/c25408-3120018477.html.

[4]张洪祥,李慧峰,刘明波.新农村建设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398-400.

[5]李兵弟.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思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22(4):1-4.

[6]樊帆.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调查及政策取向:以湖北荆州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9(4):110-113.

[7]蒋淑玲,王宏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2010(5):30-32.

[8]李小勇.对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7(8):31-33.

[9]李宏成.从卫生入手改进农村人居环境[J].知识经济,2010(3):175.

[10]陈群.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文明新农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146-148,161.

Analysis of Self Development Pattern for Rural Residential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HAO Jixina,b* ,ZHANG Fengtaia,b

(a.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b.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Research Institute,Guizhou Normal School,Guiyang 550018,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 of rural residential renovation and self development ability cultivating relations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Guizhou self development pattern of rural residential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 is presented,such as the villag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the optimization oriented mode based on oriented mode,the original ecological Ethnic Tourism Village Based on construction oftourist attraction and the natural heritage radiation village construction oriented model,mountain village construction of outdoor adventure tourism based on guiding model,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achieve the environ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human settlement of self-development.

country;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self development;mode

F327

A

2095-5383(2014)03-0032-04

10.13542/j.cnki.51-1747/tn.2014.03.010

2014-06-18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10CJY044);贵州师范学院环境科学特色重点学科专项基金(2011)

邵技新(1960-),男(汉族),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地理、土壤地理,通信作者邮箱:shaojixin@126.com。

张凤太(1979-),男(汉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与区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村寨人居景观
景观别墅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无蚊村寨丁屋岭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村寨——海坪彝寨
消防器材进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