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长安*,薛小平
(西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11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与逻辑演变
鲁长安*,薛小平
(西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11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历史,体现在我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为切入点,探讨了其逻辑演变的过程,即:向大自然开战和环境保护—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美丽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历史进程;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首次确立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是时代发展的逻辑必然。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过程就是生态治理。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健康的政治共同体中,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或者民间组织,将公共利益作为最高诉求,通过多元参与,在对话、沟通、交流中,形成关于公共利益的共识,作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合法决策。这种多元参与、良性互动、诉诸公共利益的和谐治理形式,就是生态治理。”[1]那么,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通过多方参与、共同治理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历史与逻辑演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探索阶段是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在生态治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实践方面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刘少奇在1949年就指出“林业部门的职责”[2]。周恩来一直对生态治理十分重视。1950年,他批准召开全国林业会议,并指示:“林业工作为百年工作”[3];1952年,发布了《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1953年,发布了《关于发动群众开展造林育林护林工作的指示》。这些指示既有原则的方针政策,又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有力地推进了通过群众运动来开展生态治理的社会实践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关注生态治理。1956年1月指示,“在垦荒的时候,必须同保持水土的规划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的危险”[4];1956年3月,又发出“绿化祖国”[5]的伟大号召;4月,他又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6];在“大跃进”期间,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盲目“向大自然开战”,特别是“大炼钢铁”运动,毁坏了大片森林,对此,毛泽东于1958年8月再次强调:“要使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5]”;1959年3月,提出“实行大地园林化”[5]的奋斗目标;1960年,提出“要实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5]。此外,他还认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治理大江大河。先后作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毛泽东关于生态治理的思想观点,既指导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态基础。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大炼钢铁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破坏了生态环境。十年“文化大革命”既是一场政治浩劫,也是一场生态灾难,在此期间,“环境生态问题”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环境理论的“反动观点”。直到70年代初,保护环境才又引起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逐步重视。1972年,我国派出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8月,在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工作的32字总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7]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提出了十条政策性措施,确立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揭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序幕。
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探索阶段的历史逻辑演变是:向自然开战,保护环境是国家发展生产的战略决策。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必须面对的首要责任。为此,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提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目的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我们的新国家”。[6]“向自然界开战”这一战略决策显然是革命战争时期成功经验的延续,甚至是历史的惯性思维,深刻影响着我国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由于“向自然界开战”的战略决策一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征服自然而忽视客观的自然规律,导致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带来生态灾难。直到70年代初,我党才在国际环保潮流的影响下,直面社会主义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拉开了环境保护的序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奠定了基础。
开拓阶段是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前的这一历史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作出了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战略决策,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8]的战略号召,而且还着力推进生态治理的法制化进程。1978年召开的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9]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宪法中对环境保护做出明确规定,为我国的生态治理奠定了宪法基础。随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又为我国的生态治理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同年底,党中央批转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指示。1979年9月,五届人大十一次常委会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六五’计划起,我国政府一直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9]1983年底,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指出环境保护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了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提出了“三同步”、“三统一”的战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治理”的三大环境政策;提出了20世纪末基本解决环境问题的战略目标。这次会议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1989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要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提出了八项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10],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新局面。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开拓阶段,历史逻辑演变为:环境保护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本国策。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开拓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环境保护工作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我党不仅继承了1970年以来正确的环境保护的战略决策,而且在80年代将其上升为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从而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
创新阶段是从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到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的这一历史时期。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吸收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不断结合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理论提升和实践创造,赋予可持续发展理论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1992年6月,我国政府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状况,阐述了我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场和观点。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任务之一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11]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并批准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性的、渐进性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1995年9月,江泽民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重点阐述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11]1996年7月,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发表了“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讲话。1997年8月,江泽民作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1]的重要批示。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时,再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2]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和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13]2002年3月,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3]这一奋斗目标的确立,是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突破,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创新阶段,其历史逻辑演变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注重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不仅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且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的战略,获得了全球各国的赞同,并成为联合国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立足我国国情,创造性地赋予可持续发展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
创新阶段是从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到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的这一历史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审时度势,进一步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内容。2005年2月,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14]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原则内容之一就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体部署中提出“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科学内涵。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国。对此,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切实抓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及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2005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2006年3月,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战略任务;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5]
随着生态文明日益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时代潮流,我党领导广大人民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道路。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中,要求到2020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6]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成为党的行动纲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生态文明建设征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发展阶段,其历史逻辑演变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更是在21世纪生态文明理念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建设生态文明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
创新阶段是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的这一历史时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2012年11月,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鲜明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7]这不仅体现了我党执政兴国的新理念,也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和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奋斗方向。2013年11月,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8]其中,“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8]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18]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中之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复兴阶段,其历史逻辑演变为: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八大报告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而且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党中央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首次确立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1]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刘少奇论林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周恩来论林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6]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杜向民,樊小贤,曹爱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0]黄承梁.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11]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7]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Logical Evolu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Governance
LU Changan*,XUE Xiaoping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 611130,China)
A Hist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governance consisted of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of construction and reform.The authors took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ecological governance as the entry point,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the 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process from“the nature of war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o“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also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and“ scientific outlook of development”and finally to“ beautiful China ”.The study had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ecological governance;history;logic
G718.5
A
2095-5383(2014)03-0016-04
10.13542/j.cnki.51-1747/tn.2014.03.005
2014-08-23
鲁长安(1982-),男(汉族),湖北宜昌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信作者邮箱:821441380@qq.com。
薛小平(1991-),男(汉族),四川南充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