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全面发展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实践研究

2014-03-28 12:11徐卫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道德价值精神

徐卫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思想道德领域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良莠不齐,呈现多样化形式。这些多元化的观念对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是非分辨能力有待提高的青年学生影响很大。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重视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高校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影响,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忽视传统文化的倾向,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知度不够,认同感不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化全体国民的文化认同,把目前的文化大国变为未来的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造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文化养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传承性。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诚信教育、文明修身、礼仪文化等所蕴含的当代价值理念认知度不够,认同感不高,文化自信意识不强,对传统文化节日、名著、景观、戏曲等了解不是太深刻。调查发现,70%的学生对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刻的认识,但部分学生认识不够深入,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可有可无;对中国历史知识的认知中,有7%的学生只是了解一些;对问卷调查中“从2006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什么日子?”一问,有22%的学生认为是世界文化遗产日;对于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28%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对于中国传统和西方节日,33%的学生喜欢中国传统节日,67%的学生两者都喜欢。

(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呈现务实化倾向

大多数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方面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理念,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社会文化冲击下,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民族意识淡化,价值观呈现庸俗化、拜金化和功利化倾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盲目攀比消费,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他们渴望成才,希望将来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热衷于考研,把主要精力放在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技能培训上,而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静心读一些人文书籍或参加人文知识讲座。一项题为“你认为现代大学生最重要的个人理想是什么?”的调查显示,认为生活理想最重要的占43%,认为职业理想最重要的占19%,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呈现务实化倾向。46%的学生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贡献,也在于索取;部分学生喜欢寻求非现实性的人际关系,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意识淡薄,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讲权利竞争多,谈义务合作少;在职业取向上,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变得现实。在“你在择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希望从事高收入和有职业发展前景工作的占36%,只为满足个人职业兴趣的占32%,希望奉献社会、到西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人只占21%。可见,务实、多元是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特征。

(三)大学生在道德守礼上有知行脱节现象

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基本道德规范[1],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行为呈现“失范”倾向,如乱扔垃圾、乱闯红灯、考试作弊、拖欠学费、贷款违约、就业协议毁约,网络伦理道德缺失、网络成瘾、不科学使用网络等。在“你对在宿舍乱扔杂物、大声喊叫,严重扰乱他人生活秩序等行为的态度”的调查中,有56%的学生认为这些行为有损大学生形象,学校应该严格管理,严格处理;有3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教育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有10%的学生认为这些都是个人行为,无需理会。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但部分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差,法纪观念淡薄,行为轻率。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2]11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在历史上起过促进作用,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表现为:

(一)主张“仁爱”,注重“礼”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礼”是外在的表现,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的仁道原则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文观念,肯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把“孝悌”作为人类普遍交往的出发点,从家庭手足之爱延伸到社会群体之爱,表现出仁道原则在这一过程中合乎逻辑的进展,从而进一步升华为一种社会普遍规范。孔子的学生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些理念都和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相契合,提倡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人应该自省孝亲,感恩社会,敬业爱国,以社会规范约束自我,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二)追求“内圣外王”精神,重视自我修养,有助于塑造健康人格

“内圣”就是要重视对自我的关怀,追求自我道德完善,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追求人格完善。“外王”就是要重视对群体的关怀,强调通过个人的积极入世把修炼的内圣功夫释放出来,服务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从而实现人生抱负。《大学》篇首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要通过修身使自己成为道德完善的人,然后教育他人,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要将中华伦理道德观念内化为行为准则,学会感悟道德,践行道德,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合格公民;保持独立人格,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实现人生价值。

(三)强调正确的“义利”观和“信用”观,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诚信意识

信,是中国传统伦理准则之一,是人立身处世的出发点,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纽带。《论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民无信不立”。孟子则把“信”提到了人性论的高度,他把诚信之人称为“信人”,即诚实的人。“信”在当今社会仍是一种必需的德行,大学生应树立诚信意识。另外,孔子的“义利”之辩思想是十分可贵的,他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认为君子领悟的是道义,小人领悟的是利益,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同,君子会把社会和集体的公利放在首要位置,而小人做事只讲究私利,为利益舍弃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儒家认为发财和升官,是人们所向往的,然而若不是用正当方法去获得,君子是不接受的。儒家思想中的“舍生取义”“以义生利”体现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对当今社会青年学生来讲,面对道德与利益、集体与个人、理想与现实等问题时,这些传统伦理的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价值。

(四)倡导刚健有为的精神,有助于培养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易经》中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荀子也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这些都体现了一种刚健有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自强、自信、自尊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五)倡导“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从哲学角度看,“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人”皆有德,宇宙不仅是一个物质领域,更是一个生命领域、精神领域和道德的领域[2]116。强调要注重自身修养,以仁德之心爱人,以忠恕之心体物,使整个世界成为平等、宽容的天地。从现代生态伦理学来看,“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提倡尊重生命价值,仁爱宇宙万物。总之,“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统一性,强调了事物自身的运动规律,这也成为指导人们的实践准则,强调人要顺应社会自然规律而发展,要适应变化的环境。这在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十分匮乏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告诫人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创设高雅的校园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

校园环境是通过学校规划、建造而形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包括建筑、绿化、雕塑及各种设施和活动场所等,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如北京大学,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有典故,有故事,有文化内涵。校园环境是承载文化精神的载体,学校应从创建人文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入手,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功能,让学生了解、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使校园环境“表情达意”,让学生走入校园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如设置文化长廊呈现“愚公移山”“熟能生巧”“闻鸡起舞”“铁杵磨针”“水滴石穿”等励志成语故事,告诉学生做事要有毅力,有恒心、。在教学楼醒目位置张贴“仁、义、礼、智、信”文字注释和指导学生行为规范的温馨提示语,也可以精选一些古典诗文,制成书法卷轴展示给大家。

(二)培育大学精神,构建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理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中所积淀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反映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大学文化建设中要重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要以传承地方历史文化、提升区域文化、传承学校特色专业文化为导向,培育深厚的校园精神,全面倡导文化育人理念。如将常州梳篦、金坛刻纸、留青竹刻、常州锡剧、常州吟诵、常州小热昏等一批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美术、音乐及《常州文化丛书》《风雅常州》等反映常州传统文化资源的书籍引进校园,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中感受、认同传统文化。

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应体现在环境、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中,凝练在校史、校训中。如美国哈佛大学将“真理”作为校训,倡导“崇是求真”的大学精神,主张大学要不懈地追求真理,诠释了大学使命的本质内涵;厦门大学将“自强不息、止于止善”作为校训,体现了勇于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凝练出了四种精神: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抗战时期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和以陈景润院士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种极富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一所大学不断壮大发展的强大动力。苏州大学在东吴大学的旧址校门上镌刻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不仅见证着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也已成为数万学子自勉的内心法则。这些大学精神都重在培养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着力发挥文化育人、文化辐射、文化服务的功能。

(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彰显传统文化特色

学校应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活动形式,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一是通过时事和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如结合重大纪念日,以主题班会、演讲、征文、知识竞赛、参观博物馆等形式,开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再如结合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参观中华孝道园、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活动,引导大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知感恩,讲文明,懂礼貌。又如通过开展参观中华孝道园主题教育活动,寻访二十四孝子感人事迹,让广大师生感受中华孝道真谛,自省孝亲。二是借助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当代价值理念,如感恩文化、诚信教育、文明修身、礼仪文化等,以社会实践、人文讲坛、文化艺术节、道德讲堂等为载体,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如通过义务劳动和捐款捐物、支援大西北服务山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社区服务,培养大学生的仁爱之心和服务意识;通过开展诸如中国传统文化遗迹调查和文化遗产保护宣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以“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为五个环节的道德讲堂和以“心怀感恩、感悟道德”为主题的座谈活动,倡导一种崇德尚善、积善成德的价值理念,引导大学生心存感恩,践行道德,做知行合一的公民。

(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教学相融合

为了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起促进作用,必须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道德伦理及价值观内容。如开设“《诗经》导读”“成语文化”等选修课及“名人课堂”。可以利用地方区域名人文化的效应,举办地方名人人文讲座,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地方传统历史和文化,如举办“季子故里,诚信之地”“瞿秋白与‘八七’会议”等人文讲座,引导学生理解城市精神,增强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学生认为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对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有促进作用,有46%的学生非常支持把传统文化道德伦理教育引入课堂。在教学中,要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思想性、知识性、当代价值和传承性,提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沉淀,蕴含感恩文化、诚信教育、文明修身、礼仪文化等当代价值理念。重视并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感恩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塑造理想的健康人格,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1]沈树周,段素梅.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特点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167-168.

[2]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5-119.

猜你喜欢
道德价值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拿出精神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