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梓萌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在俄语中,官僚主义就等同于“地位观念”。部分官员在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之后,忽视了其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工作。这一现象早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就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民民主进程中的障碍之一。其形成原因及解决方式在马列著作中频频出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早期的为无产阶级谋利益的实践过程中就对官僚主义这一危害无产阶级利益的因素作了研究探讨。当时这一理论萌芽是以“廉价政府”这一名词出现的,并在巴黎公社的建设过程中对未来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实现形式作出设想。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尝试——巴黎公社中,人民群众第一次真正成了社会的主人,马克思、恩格斯及时总结经验,首创了社会公仆原则。“廉价政府”作为消除官僚的手段包括以下要点:(1)政府性质是消灭官僚的政府;(2)政府必须以减轻人民负担为己任;(3)政府必须是人民自己的政府。
作为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71年就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后国家可能面对的危机及应对措施。
作为共产主义政党,消灭私有制是其终极目标。对于官僚主义,列宁认为“官僚主义是随时随地把国家权力同地主和资本家的利益连接在一起的”[1]85。这就说明在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眼中,官僚主义是以实现地主和资本家的利益为目标、为维护资本家权益而存在的。尽管经过百年历史的推进,当前社会中官僚主义这一名词改变了它原有的含义,但就其忽视民生,忽视其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为本职要求的这一特性而言,其危害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当前阻碍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如何应对官僚主义对共产主义建设的危害,列宁提出:(1)需坚持将党政分开。避免党直接执掌政权而为自身党员牟利的可能,要代替广大劳苦群众来实现其利益需求。(2)吸收群众共同进行国家管理。更充分地是实行民主,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密切党群联系。广泛吸收群众的真实意见并实施于社会各项建设当中。在列宁看来,“不接近群众,就会一事无成”,我们“必须竭力实现‘更深入群众’和‘更密切地联系群众’的口号”[2]225。马列主义对官僚主义的认识及应对措施的设想,为我党实现十八大报告中完善各项社会建设、提高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素质这一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
1.毛泽东就清除官僚主义理论的实践
毛泽东对党内无视群众利益的部分干部深切痛恨。1953年1月,他深刻指出:“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在我们的党和政府,不但在目前是一个大问题,就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将是一个大问题。就其社会根源来说,这是反动统治阶级对待人民的作风(反人民的作风,国民党的作风)的残余在我们党和政府内的反映的问题。”[3]254
其对解决官僚主义的认识主要是以群众运动的形式来打击部分存有官僚主义思想的官员。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反”运动中。这一办法的优势在于打击范围广,效果立竿见影。广大的劳苦人民在基于过去几十年的受压迫、受剥削的艰苦生活过程中对压迫他们的官僚阶级十分愤慨,对存有官僚主义思想的官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毛泽东对于与党内清除官僚主义思想官员的斗争取得的经验也为后来我党各届领导人发展关于清扫官僚主义的理论实践提供了斗争依据。
2.邓小平就清扫官僚主义理论的实践
邓小平对于反对官僚主义一直以来都有着明确的态度。它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连续发表了很多精辟的论断。主要为杜绝工作方法上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现象;机关设置的笼统复杂;官员对于下级、群众的骄傲自满,不能很好地听取群众的意见等。他说:“有些人‘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立足当时国情,借鉴了历史经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部分官员存在官僚主义思想的情况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他认为:当前官僚主义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4]177,就如何制定对待官僚主义的战略措施方面,邓小平提出:首先是加强党政干部的思想教育建设,发挥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加强党自创立以来的思想道德教育,执政为民、执法为民。从生产力方面入手,完善党的制度与体制,进行综合治理,并作了初步实践。之后的历届领导集体,对此问题从不同方位做了不懈的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立足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对清洗官僚主义的理论,根据具体的国情,以清扫官僚主义为目标,以清理形式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为助力,进一步建设廉洁政治,完善我党的建设工作。当前部分党政干部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表现为:
领导干部的作风,反映着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组织能力、思想状态、工作态度、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整体面貌。官僚主义导致的党政干部的作风问题如:忽视人民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各种理由推脱,或者趁机索贿等;忘记了党政干部应为人民群众的公仆而自居自傲,脱离群众导致民意无处可泄,从而导致突发性群众事件,对社会建设造成阻碍,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毛泽东在《官僚主义的二十种表现》中,把官僚主义详细地分为二十种。其中可大略分为三类。其一,虽可能有才能,但是脱离实际,只顾自己埋头工作,不与专业人士交流。甚至不懂所处部门性质,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其二,碌碌无为,无头脑、迷失方向,只讲究做事数量不讲质量。其三,贪图享乐而收受贿赂,助长歪风邪气,纵容坏人坏事;打击报复,违法乱纪,压制民主,欺凌群众;敌我不分,互相勾结,作奸犯科,害党害国。这是走上非常危险道路的官僚主义①。
自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建工作的难度愈来愈大。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处于太平安乐年间的党政干部群体中一些惰性的、消极的思想开始滋生蔓延。部分党政干部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目前表现出的官僚主义问题以第三类为主,即居权自傲,自身的道德品行不端,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②。在社会上一些别有居心的不法分子的引诱下,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官员极易做出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出现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欲交易。部分官员滥用权力,沉迷于享乐,生活作风奢靡,生活腐化。在当前情况下要扫清党内官僚主义,保持党员思想纯洁、纯洁作风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就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的当前社会建设、党的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从小处着手,由表及里,作出了一系列指示,并落到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提倡节约粮食,机关干部轻车简行等。我国著名学者王亚南先生认为,对官僚主义应从技术性和社会性两方面去理解。就其技术性来说,讲形式,打官腔,遇事但求形式上能交代,一味被动地刻板地应付,一味把责任向上或向下推诿,诸如此类,都是所谓官僚主义的作风。就其社会性来说,在官僚主义政治下,政治权力完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官僚把政府措施看作为自己图谋私利的勾当[5]19-20。
习总书记提出的“四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之风)清理活动,理论上讲可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杜绝部分党政干部的不法行为。这就避免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为清理党内贪污分子而举行的“三反”“五反”运动中,由于群众斗争的扩大化,斗争方式存在过火行为,这有助于党的纯洁性建设。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与新形势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名词,是将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念,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一伟大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指明了共产党人必须时刻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己任,认真学习马列经典理论,明确党员干部人民公仆的身份,站稳为人民服务的位置。
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发展道路和社会发展模式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对此,党校需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以此武装全党。理清当前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党对党政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集体就认真学习马列经典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党内清除官僚主义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在实践过程中以群众为主体,依靠群众对自身党建工作做进一步的完善。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消除过去部分党政干部不屑于听取民意,以各种理由搪塞民意的形式主义行为。完善党政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为进一步在党内清扫官僚主义提供了助力。报告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6]51。目前这一构想已经在全党铺开,相信很快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我党自创立以来就贯彻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方针。刘少奇曾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群众路线的基本点就是:“第一,信任人民群众,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7]400-401。
注释:
①毛泽东:《论反对官僚主义》,1963年5月29日。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页。
[1]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
[7]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