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重母
(苏州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江苏 苏州 215011)
“戴眼”一词,在先秦两汉的其他重要典籍中,尚未发现用例,仅在《素问》中出现3次。例如:
(1)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三部九候论》)
(2)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诊要经终论》)
(3)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三部九候论》)
关于“戴眼”一词,王冰注释为“睛不转而仰视也”,张介宾解释为“上视之甚,而定直不动也”。丹波元简引张文虎曰:“瞳子高者目上视也,戴眼者,上视之甚而定直不动。”
汉代跟“戴眼”类似的是“戴目”一词,杨树达先生认为“戴目”是“侧目”之义,而非“眼睛上视”之义。杨树达《增订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第二·瞯戴目释义》云:
“《说文四篇上目部》云‘瞯,戴目也。从目,间声。江淮之间谓眄曰瞯。’段氏注云:‘戴目者,上视如戴然,《素问》所谓戴眼也。’愚按段氏于戴目求其义于形,其说非也。《素问·诊要精微论》云:‘戴眼反折瘛疭。’王冰注释“戴眼”为睛不转而仰视,故段君取以为证。不悟反折瘛疭则人目上反,乃剧病之象,人平居无疾时不当有此,其不足取证甚明。愚谓戴目当求之于声,不当求之于形,盖戴目即侧目也。《汉书·贾山传》载山至言论秦政云:‘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赋敛重数,百姓任罢,赭衣半道,群盗满山,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而听,一夫大噱,天下响应者,陈胜是也。’所谓戴目而视,即恒言之侧目而视。其证一也,《方言》卷二瞯训为眄,云吴扬江淮之间或曰瞯。许君曰江淮之间谓眄曰瞯,即本方言。许书凡一字有二训者必于第二义称一曰以相别也。即以目部证之,眄下云:‘目偏合也。一曰袤视。’袤视与目偏合为二义,故言一曰以别之,是也。此云江淮之间谓眄曰瞯,不称一曰,则戴目与眄为一义可知。眄既训袤视,而《仓颉篇》:‘眄,旁视也。袤视旁视正与侧目义会。籍如段说,则戴目与眄为二义,非许义矣。然则许既以戴目为训,复云江淮之间谓眄曰瞯者,意欲明瞯为方言,意重在江淮之间而不在眄。……目部云:‘睇,目小视也。从目,弟声。南楚谓眄曰睇。’按南楚谓眄曰睇,亦本方言,眄与邪视义同,故不称一曰,而第言南楚谓眄曰睇,与此训例正同。此其证二也。人惟侧目袤视,故眼多白,故瞯引申为人目多白,广雅云:‘瞯,目多白也。’是也。又引申为一目白,广雅释蓄云:‘马一目白,瞯。’是也。此其证三也。”[1]
由这段话可以得知,“瞯”“睇”皆为方言词语,与之对应的通语是“眄”。《说文》正是用通语来解释方言词语。按照《说文》的解释,“眄”即“目偏合”和“袤视”。段玉裁认为“偏”为“徧”之误,“徧”即“周”也,“徧合”即四处张望,杨树达认为“偏合”即眼睛斜视。“袤视”则远望。考“瞯”字从间,是“间”的后起字,引申为间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乃为崔子间工。”“瞯”即张望窥测,寻找机会。“眄”为“瞯”的同义词,也应为旁视远视,各个方向窥测,并不仅限于向上看,向上看和向前看很难区别得清楚。许慎用“戴目”来解释“眄”,则“戴目”和“瞯”“眄”有共同之处,应为四处张望之义,并非仅限于“上视”。杨树达先生的观点是准确的。如下之例可作证:
(4)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而听。(《汉书·贾山传》)
(5)北地残氓,东都遗老,莫不茹泣吞悲,倾耳戴目,翘心仁政,延首王风。(南朝齐·王融《画汉武北伐图上疏》)
例(4)~例(5)中的“戴目”都是对正常人眼睛状态的描摹,并非病态。“戴目”“倾耳”“翘心”“延首”都是用含有“用力突出,偏向一方”之义的词来形容人体某些器官的官能。人在旁视远视时,必然会用力将目光集中于焦点物体,用力聚焦则会使人感觉眼珠转动,突向一方。这是一种感觉的描写,如同现代汉语的“飞眼”一词。“飞眼”即是对眼睛快速转动,获取信息状态的描摹,所指方向主要为两侧。
“戴目”是对正常人眼睛状态的描写,出现在较为正式的书面语中,表示远视旁视,并不带有感情色彩,也并不专指眼睛疾病。方以智《通雅》:“《贾山传》戴目而视,言远望仰视也。”颜师古注:“戴目者,言常远视,有异志也;倾耳而听,言乐祸乱也。”吴恂《汉书注商》:“戴目而视,言举目仰视。”远视是“戴目”的一种意思,《汉书》中引申为天下人十分关注关于秦王的消息,四处张望、多方打听的意思。但施丁《汉书新注》则认为:“戴目:言举目仰视,乃怒目而视之义。”“戴目指天下之人不满暴政时的怒目上视之状。”[2]施氏的解释有望文猜测之嫌,并不可取。
人眼睛偏向一方,则会目多白,正常人不会一直露白,眼睛斜视的人则白多黑少,用“戴目”来描摹“斜视”,称指眼病,这是“戴目”的引申用法。《说文》:“瞯,戴目也。”《仓颉篇》:“瞯,目病也。”《广韵》:“瞯,人目多白。”“瞯”也可指马一目白,《尔雅·释畜》:“一目白,瞯;二目白,魚。”邵晋涵《正义》:“马目欲得黄……若目小多白,则惊畏;惊畏,马之病也。”“瞯”为眼病,其特征为“目多白”,“戴目”用来注释“瞯”,正是其引申用法。
“戴眼”是口语中的说法,而且“戴眼”一词只出现在医学类著作中,是对人患了眼病的一种描写。王冰注“戴眼,谓睛不转而仰视也”,段注引王冰而言“目上视而多白”。徐锴《说文系传》:“戴目,目望阳也。”方以智《通雅》:“目望阳曰望视,见《春秋传》。今曰羊眼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戴目,目上视,所谓望羊。”丹波元简引张文虎曰:“瞳子高者目上视也,戴眼者,上视之甚而定直不动。”以上诸说皆本王冰所注。王冰是医官,此处注释为随文注释,人死之状,正谓眼睛偏向一方,如上视。“戴目”“戴眼”意义应该与杨树达先生所说“眼珠偏向一方”一致。
值得提出的是,两汉之际,正是文言词语逐渐向白话词语过渡时期,“目”和“眼”使用频率的变化,在《素问》一书中也有明显的特点:全书“目”出现了82次,大都是指“眼睛”,“眼”出现了4次,其中有3次是“戴眼”。例如:
(6)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上古天真论》)
(7)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生气通天论》)
(8)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生气通天论》)
(9)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气厥论》)
由例(6)~例(9)可知,“目”在《素问》中是一个通用词语,指整个眼睛。
“眼”单用1例,例如:
(10)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风论》)
此处“眼”应指整个眼睛,感到寒意的不只是眼球,而是整个眼窝。在这里“眼”和“目”的差别不大,疾病的命名是较为抽象的“目风”,而具体的症状则是整个眼睛感到寒冷,可见此处“目”和“眼”使用场合不同,“目”为较抽象的正式场合的用语,而“眼”则是较为口语化的词语。“眼”应该是先在口语中流行的一个词语。
“戴眼”之“戴”应是“突向一方”之义。“戴”字后跟人体器官,此种用法先秦所有经典都未曾出现,考察“戴”在先秦两汉的用法,主要有下列几种用法:
其一,顶着。例如:
(11)戴天履地,以顺民事。平九州,戴九天。(《大戴礼记》)
其二,抽象地拥有。例如:
(12)凡民戴名以能,食力以时成。(《大戴礼记》)
其三,负重。例如:
(1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孟子》)
其四,拥戴。例如:
(14)同心戴舜以为天子。(《左传》)
因此,“戴”字作“突向一方”解的用例并不多见。汪维辉先生认为:“戴屋”的“戴”是通行于金陵一带的一个方言口语词,“戴屋”就是“盖屋”,就是建造房屋时铺上屋顶[3]。我们认为“突向一方”的意思是由“顶着”的意思引申而来的,汉代有一常用词为“戴角”,专指动物中头上有角的牛羊类。“戴角”则凸显了牛羊这类动物头上有角并突出的身体特征,“戴”的这一意思不常用,所以字典多不收。中国古代性学书籍《玉房秘诀》有“戴尻”一词,此书最早见于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以后又见于《隋书·经籍志》子部医家类,均不题撰人。《旧唐书·艺文志》亦提到此书8卷,冲和子撰。《新唐书·艺文志》作《冲和子玉房秘诀》10卷,云张鼎撰。惜此书到宋时即已失传,只有日本丹波康赖的《医心方》中引用了一部分,流传至今。《玉房秘诀》为道家养生类之作,时代离《素问》未远。此例出于《玉房秘诀·七损八益》:“六益曰蓄血。男正偃卧,令女戴尻跪其上,极纳之,令女行七九数。”[4]此句中“戴”即指“突向一方”的意思,为臀部高翘状态的描摹。
由此可知,“戴目”“戴眼”“戴尻”,都是“戴”后加人体器官上,指身体某部位“偏向一方”的意思。“戴眼”,自然是“眼珠偏向一方”之义。
[1]杨树达.增订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3:76.
[2]卞仁海.“戴目”释义辨正[J].学术研究,2008(7):29.
[3]汪维辉.汉语词汇史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1.
[4][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孙国中,方向红,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