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流大学的文化气质
——以剑桥大学下午茶为例

2014-03-28 10:29:01柳逸青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剑桥大学下午茶气质

柳逸青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上海 200234)

“文化力是大学发展的软实力。”[1]一流大学皆拥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并有着自己的独特气质。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曾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要建成一流大学,需要比硬件更深入的东西——就是文化。”而就国内的大学来讲,他认为“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一所一流大学,是因为中国大学过去更多的追求一流的硬件,却还没有具备一流大学应该有的理念和文化。”[2]本文认为,我国之所以至目前还未拥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究其原因,除了体制、组织结构方面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内高校还没有具备世界一流大学所应拥有的那种一流文化。本文以剑桥大学的下午茶制度为例,分析大学文化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的作用,并探讨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的策略及其具体做法,以期能为国内高校尤其是国内名校有所借鉴。

一、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文化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3]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但是更侧重于精神产品这一层面。它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而大学文化作为整个文化系统的子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而精神文化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一流大学文化,则是以一流大学作为衍生地而繁衍出的一种高品位的精神产品。

一流大学文化源于一流大学,而一流大学,绝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或称号,它有自己独特的评价体系,尽管不同的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界定,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界定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共同之处。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师。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曾表示过:大学乃大师之学,无大师则无大学。一个学校师资力量的强与弱,直接掌握了是否有一流大学水准的生杀大权。同时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生和一流水平的学科和科研水平。一流的大学生能为学校创造巨大的效应,无论是在校期间的获奖亦或是毕业后的杰出表现。而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和科研水平,能够带来许多卓越的科研成果,这不仅为学校创造了无数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同时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大师、大学生和大业,在这点,我国无不重视。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一流大学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一点:一流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高层次文化。大学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所负载的独特气质,是大学文化与其他亚文化异质性的基础。”[4]而一流的大学,正是把握住了大学文化独特的气质,以文化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源泉,才成就了一流。一流大学文化,作为衍生在一流大学的高层次的文化,对一流大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整体精神风貌的反映。一流大学文化,通过优秀的文化沉淀和传承,吸收人类历史文明精华,以正确的导向引领着大学师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形成大学内部一致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其次,大学文化的渲染力和辐射力,以及创设的一系列的文化环境及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熏陶、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一流大学文化以一只“无形”的手,使其自身优秀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将其塑造成品德高尚的人。

第三,大学文化作为精神范畴内的东西,其正是以多样的形式,具体的内容,来为大学师生交流构建起良好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得他们在彼此的沟通学习中,碰撞出不同思想的火花,不断追求真理,探究高深学问,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峥嵘局面。

二、一流大学的文化气质特征:以剑桥大学下午茶为例

说到一些众所周知的人物,比如诗人拜伦、现代遗传学和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者牛顿……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都是来自于世界著名学府——剑桥大学。作为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她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大学文化气质吸引着全世界的学者慕名而来进行学习。而这样一所世界一流学府,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视,也是众人皆知的。在剑桥,常常会有这样一派景象:下午3点左右,一群人坐在一块,喝着茶,吃着点心,聊着天。看似很平常,殊不知,这些人的身份却令人感觉到诧异,也可以说是“差异”。他们有的是求学若渴的学生,有的是声名鹊起的教授。在我们看来,这样一个本该“等级分明”有“差异”的场合,大家却像朋友一般,自由平等地闲聊着任何话题。这样一个休闲自由的交谈,就正是笔者所要提及的剑桥大学的下午茶制度。“下午茶制度起源于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19世纪末期,科学家汤姆逊模仿德国习惯的形式,在实验室组织研讨,每两周一次,同时具有茶点,这是午后茶制度的雏形。后来根据汤姆逊的建议,决定不同专业的教授和学生在每天英国人习惯的下午茶时漫谈,参加人员不论职务高低,一律平等相处,气氛轻松融洽。任何人有什么计划和问题,都可以和别人探讨和商量。”[5]也正是这样一种下午茶文化,令剑桥大学更加闻名于世。著名的F·桑格教授,在致力于研究破译DNA密码的时候,也是在这样一个下午茶时间,与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学者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灵感,再一次获得了诺贝尔奖。

可以说桑格的成功不仅来自于自身的努力研究,更来源于这样一种下午茶制度给他带来的灵感与启发。下午茶制度所创造的学术氛围,不仅与他个人化研究形成了互补,还为他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荣耀。下午茶,作为剑桥大学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充分地体现了一所一流大学的一流文化气质特征。

其一,休闲气质。下午工作疲劳之时,大家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剑桥大学下午茶制度,与其说是一种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行动准则,更不如说是一种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的休闲方式。“休闲不是闲散、空闲,更不是懒惰,休闲也不等同于‘休息’和‘玩乐’。”[6]“在西方,学校(school,école)一词的词根就是希腊语中的‘闲暇’。”[7]因此,剑桥大学下午茶这样的休闲方式,也绝非单纯意义上的“休息”和“玩乐”。相反,休闲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午茶时间,大家看来是在谈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但是这些表面看似“无用”的知识,往往具有极大的能量,特别是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亚里士多德曾说:“正确使用休闲是我们生活的基础。”[8]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也指出:“休闲给身体和头脑提供养料。”[9]就是下午茶这样一种休闲时间,给了剑桥师生充分的养料,从这些被认为 “无用”的闲聊中,获得了灵感,也促使了像桑格这样的学者,从休闲中一次次获得殊荣。可以说,剑桥大学的下午茶制度,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洞悉了休闲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从而把握住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在这样一种大学文化中,师生可以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不需要被其他外在之物所束缚,在休闲的过程中,即获得了身体上的放松,更得到了思想上的启迪。甚至连剑桥大学布罗厄斯校长都自豪地说:瞧!喝下午茶我们就喝出了六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虽然说不可能简简单单的因为喝下午茶就喝出了六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布罗厄斯想传达给我们更多的是以休闲方式为平台所创设的轻松氛围,为这所世界一流大学带来的荣耀是无比巨大的。

其二,自由气质。“办学民主与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进行文化选择和创造的必不可少的条件。”[10]剑桥大学下午茶制度,无论是从参与者的自由性而言,还是从谈论话题的自由度而言,都充分体现了这所世界一流大学在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学术自由。自由包容的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得到各国大学的普遍重视。“从学术自由理念的发展历程中考察德国、美国等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得出高品位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大师云集,高素质的学生汇聚,卓越的科研成果和追求学术的超然与自由精神是一流大学主要特征,其中以学术自由理念为一流大学的根本气质所在。”[11]剑桥大学也正是以学术自由为基点,延续并发展下午茶制度,从而不断形成一流大学必须具备的自由文化气质。而这种自由,体现在下午茶中,就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身份的学者可以自由地谈论任何其想涉及的问题。正如苏格拉底曾提出:“学者必须有权利探索一个论点到它可能引向的任何地方。”[12]布罗厄斯曾这样诠释“剑桥精神”:“活跃的文化融合高度的学术自由。”[13]可以说,一所学校学术的自由程度,往往决定了其文化的活跃度。而这种活跃程度,则体现在创造出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上。“学术自由为知识创新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知识创新为学术自由提供存在的依据和延续的时间,它们处于一种舍一而无其他的共生关系之中。”[14]下午茶所体现的高度的学术自由,给师生提供了追求真理的温床,使得学者能够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不断地发现创造新知,为学校,乃至全人类带来不可多得的财富。

其三,包容气质。“与一般高等教育机构不同,大学是众多学科并存共荣的场所,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天然优势,是发展人们包容性的良好土壤。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营造具有包容性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的应有责任。”[15]剑桥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慕名而来进行深造,当然,这必然导致大学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性不仅体现在国家、人群、习俗等方面,也同样体现在思想、文化、学习等方面。剑桥大学下午茶,就多元性而言,绝对是各种人群、各种思想相互争鸣的地方。参与下午茶的有行政人员、研究人员、教师、学生等,这些源于大学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集聚在一起,无所不谈。大家从不同岗位、不同经验、不同学科出发,进行交流,往往能给彼此带来一些在自己领域不易获得的信息和灵感,就桑格而言,也正是从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教授获得启发,从而破译DNA密码。下午茶对于这种多元性的包容,不仅体现了一所一流大学应有的“人文关怀”,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大学文化的多元和思想的繁荣。同时,下午茶所体现的包容还体现在非正式交流方式上。这种交流方式的功利色彩比较淡,大家彼此涉及的话题比较随意,对于这样一种交流方式,剑桥大学并没有急功近利的进行干预,甚至以此作为大学文化的一大特点给予重视支持。宽容和厚爱是一流大学必不可少的条件。“唯有宽容和厚爱,才能使研究者彻底的避免急功近利、浮躁的学风,淡泊名利、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不太容易攻克但可能有突破的、前瞻性的课题。”[16]剑桥大学下午茶正是秉着一颗包容的心,让学者避免急功近利,不执着于眼前的利益,而是将目光放得更加的长远,才使得一位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下午茶中获得灵感,潜心研究,从而赢得“世界一流”的声望。

三、借鉴与启示

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竞争软实力,起着巨大的作用。从剑桥大学下午茶制度来看,剑桥大学正是把握住了下午茶制度所具有的独特且鲜明的文化气质,不断充实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才使其成为世界顶尖大学。而我国,正是缺少了对自身文化气质的培养和塑造,才在世界大学竞争中缺乏有效动力。有的高校以丰厚的条件邀请一些有名气的教授,欲以他们为中心以便形成一个文化圈,形成巨大的文化扩张力,但是聘请之后,却没有之前那般建树;有的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大学文化角、文化广场,美化校园环境,但是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师生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情操始终跟不上大学一处处景点、一幢幢高楼的拔起;还有的引进国外的一些大学文化课程,比如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开设了高尔夫、日本弓道等课程,也将牛津大学的“高桌晚宴”引进到学校,但是却屡屡报道出有的学生花费大部分时间和费用来准备高桌晚宴的服装的装扮……从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大学文化建设已有重视之态,但是问题实质是在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和内容性上。关注目标缺乏方向,注重形式忽视内容,显然是无法形成鲜明且独特的大学气质,也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从剑桥大学下午茶这样一种大学文化建设方式上,吸取一些符合我国大学发展所需具备的文化气质的精髓。

其一,大学理念。理念是指导我们实践的指南针。“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先进的大学理念具有规律性和时代性的特点。”[17]一所大学的理念,从其办学、教育等各方面我们就可得知一二。剑桥大学的下午茶,便凸显了剑桥大学追求真理、培养人才、学术自由、思想兼容并包等大学理念,这都是值得我国在树立大学理念之时需要借鉴学习的。蔡元培在1925年也曾做过的一个题为“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教育趋向”的演讲,其中提到了大学理念这一问题,包括“教授治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研究学问”等,这都是值得引起我国高校尤其是国内名校深思的。再者,除了这些共性之外,大学更需要有自己的特色理念。“一流大学关键在于要有鲜明的特色,而且特色发挥到极致。”[18]一流大学之所以一流,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其独有且鲜明的特色。所以,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必须树立自身特色理念,用理念指导行动,形成核心竞争力。

其二,学术自由。在我国,影响学术自由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往往来自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失衡。我们一直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看作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其实,“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构成其权利的基本结构。大学的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相对独立,相互渗透,相互制衡,共同作用,使得大学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更具生命力。”[19]因此,大学要得到长远的更具生命力的发展,必须更加合理地去运用这两种权利。而目前,我国大学行政部门权力显然过大,对学术干预过甚,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成了政府的附属品,成了行政机构。大学本该是探究高深学问,追求真理的学术殿堂,独立自主、学术自由更是大学的本质特征。剑桥大学下午茶所具有的自由气质,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可谓是起到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当下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被忽视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努力地去平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积极倡导学术自由。在这方面,东北师范大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弄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问题根源后,通过实行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学术自由之“门”自然而然就被打开了。这种权力下放的制度不仅很好地调动了教授的积极性,而且在保证了学术权力实现的同时,又不断促进学校长远的发展。

其三,包容厚爱。大学之所以区别于中、小学,就在于这个“大”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是包容的,厚爱的。可如今,我们对于这个“大”字却理解得并不深刻。于学生,学校多是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去束缚他们,却缺少了一种人文的爱的关怀去感化教化他们;于教师,尤其是在科研上,也不顾教师个人的特点,强制要求出多少成果,非但如此,甚者是当下给经费支持科研时,就立马令其短期内出成绩;于学院,学院之间相互隔离,故步自封,缺乏沟通联系。这都是不包容不厚爱的症状。反观剑桥大学的下午茶制度,虽然只是其文化一角,但是其充分地体现了一流大学的包容厚爱。学者可以来自各个不同学院专业,可以无所不谈,学校并未急功近利地要求他们必须讨论某些话题甚至是必须从下午茶出某些实际成果,而是用包容的心、长远的目光去发展大学。我国大学必须借鉴其优点,创设具有包容性的文化氛围和环境,让学生从学校感受到爱和关怀,让教师潜心研究,不急于求成,同时打破学院与学院之间的隔离,加强彼此之间合作交流,才能使师生从不同领域获得不同的信息资源,促使资源共享。

其四,中体西用。“中体西用”这一思想是1898年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阐述的:“中学是本体,是核心、基础;西学之用,只在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作用。”[20]将这一思想放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到新的启示,即在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在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文化建设经验时,必须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目前,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往往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全盘照抄,结果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引,是引鉴别人的优秀的范例;进,是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发挥。在大学文化构建上,由引到进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好引鉴而来的实质性内容和精髓,才能真正地进一步形成自身的独特文化气质。世界上很多一流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建设特点,那都是在长时间的发展和探索中,寻找到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而确立的。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形式并非关键,内容才是主角。重形式轻内容的后果只会是有害无益。我们必须通过开展各种符合师生实际情况的各项活动,而不是简单地一味模仿国外一流大学的文化气质。只有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优良文化传统,再借鉴一流大学文化构建的经验,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自身的独特的大学气质,进而以这种气质感染师生集体,不断繁荣学校的思想和文化。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一个发展迅猛的国家,有必要拥有一所或者几所世界一流大学。而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则必须在大学文化建设上多花精力,不断提升文化“品味”,形成自己的大学文化气质。我国高校只有发扬自己优良的文化传统,营造自由包容的文化氛围,提升全员的文化素养,培养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气质,才能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杨毅仁,刘树道. 文化力是一流大学竞争的软实力[J].高教探索,2009(1):37-40.

[2] 张洪志.建设一流大学:文化竞争不可少[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64.

[3]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8:1.

[4] 赵晓霞,龚秀勇.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积极作用[J].高校理论战线,2012(4):58-61.

[5] 李南.牛津的高桌宴会和剑桥的下午茶[J].中国研究生,2009(5):27-30.

[6] 潘一禾.论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及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42-45.

[7] 朱学勤.六十年代的教育危机与八十年代的语言破译[J].读书杂志,1992(1):18-21.

[8]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M].恩斯特·巴克尔,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7.

[9] Qingkokukyo.人生格言精选10(审美、休闲、生活方式)[EB/OL]. [2013-03-01]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213/15/17551_365920.shtml.

[10] 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1-5.

[11] 陈静.学术自由理念:一流大学的精神气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4.

[12] 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45.

[13] 夏红卫,程瑛.剑桥校长剖析剑桥奇迹[J].科技文萃,2002(7):98-100.

[14] 唐晓明.知识创新与学术自由[J].学理论,2009(12):212-214.

[15] 王义遒.大学文化要有深沉性和包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06(4):11-14.

[16] 汪银生.一流大学应有的文化品格[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 :64-68.

[17] 孙建京.世界著名大学[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6.

[18] 高福廷.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点认识[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0-73.

[19] 章兢,徐少华.构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协调机制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29-32.

[20] 蔡红.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究[J].兰台世界,2012(33):72-74.

猜你喜欢
剑桥大学下午茶气质
下午茶
剑桥大学研究发现 运动不足将导致全球每年过早死亡四百万人
海外星云(2021年6期)2021-10-14 07:20:38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2
西海岸新气质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
汉语世界(2016年2期)2016-09-22 11:48:37
初三女生出书四本,剑桥大学图书馆悉数收藏
华人时刊(2016年1期)2016-04-05 05:56:18
英式下午茶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32:51
准备下午茶
1935年4月4日梅贻琦致剑桥大学研究生处的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