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制造”:鏖战中,谁能胜出?

2014-03-28 10:00魏雅华
中国工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制造业印度

魏雅华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网上引发关注:2014年9月2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的文章《抵制中国制造?----越来越缺乏自信的美国》。美国人在文中宣称:

“全球化”不是中国制造出来的,而是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来到处攻城略地、开拓市场造就的。美国人最痛恨的两个字就是“封闭”。按照奥巴马的说法,中国不过是个“搭便车”者。

文章认为,在进出口贸易战中,美国一直处在防守地位,而“中国制造”攻势如潮,锐不可挡。文章提出,要防止中国的“新门罗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刊登这篇文章的《国家利益》杂志,不是美国的街头八卦杂志,而是美国最重要的三大外交期刊之一。

这篇文章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了西方世界对抗中国制造的普遍心态。

“美国制造”:成功利用优势对抗“中国制造”

为了抵抗“中国制造”,“美国制造”正在成为推动美国就业复苏的重要力量。

奥巴马“将就业岗位重新带回美国”的计划,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投资10亿美元,在全美范围内建设15个制造创新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将企业、研究机构、社区大学和政府结合到一起,共同投资于能够转化为产能的制造业。

二是对制造业企业的公司税下调至25%,并进一步扩大对长期研究和开发项目的税收减免鼓励政策。

三是与社区建立合作计划,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制造业受损最为严重的地区,吸引制造商和供应链前来开展业务。

四是出口倍增计划,美国通过与韩国、哥伦比亚、巴拿马以及欧盟等国家签订贸易协定,提振美国制造的出口。

2014年,“美国制造”正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

AmericanApparel便是一家典型的“美国制造”,集服装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商。

走近其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总部大楼,眼前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你可以看到上千名缝纫工人正在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这些工人多数是当地或附近的南美族裔人群,他们在这里每小时能领到11美元,按工作日计算,每天工资为100美元……

从金融危机结束至今,美国制造业共增加了50多万个工作岗位,目前美国制造业拥有工人1200万名,事实上,美国正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未经历的制造业工人雇佣增加的局面。

成本降低推动美国制造业崛起。美国制造业平均成本的下降主要来源于人力成本、天然气和电力成本的降低,其中,美国页岩气技术革命,已经在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

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强劲复苏,将美国的失业率从10%以上,拉低到目前7%。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工作回流美国,到2020年,将有250万~500万个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美国的失业率将有望进一步减少3个百分点。

如果真能从现在的7%,降到4%,那么美国的失业率,将会低于中国的失业率。

一些知名制造业企业,如丰田、空客、劳斯莱斯等,正在考虑或已经将越来越多的生产线向美国转移。

更让美国制造商欢欣鼓舞的是,美国消费者似乎正变得更青睐美国生产的商品。对于一件同样售价50美元由海外生产的衣服,几乎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多花5~20美元购买同样的一款在美国生产的服装。

消费者的这一消费倾向,被商家敏锐地捕捉到,并且在广告中刻意强调“美国制造”的元素,例如丰田汽车、雪佛龙、纽百伦等,在2013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倍,沃尔玛近期宣称,将在未来10年中,采购高达500亿美元的纯“美国制造”产品。

美国消费者这一“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用某种“爱国情结”来解释,“我曾经一度想在每一个美国制造的商品上插上一面美国国旗。”美国家居连锁店家得宝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布莱克说。

德国制造,工业4.0开创一个新时代

为夹击中国制造,德国出台了“工业4.0”战略。

关于“工业4.0”的详细描述是这样的:在一个“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物联网和服务网将渗透到所有的关键领域。智能电网将能源供应领域、可持续移动通信战略领域,智能移动、智能物流,以及医疗智能健康领域融合。工业4.0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全新的工业蓝图:在一个“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物联网和务联网(服务互联网技术)将渗透到所有的关键领域,创造新价值的过程逐步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重组,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据专家介绍,工业4.0的概念有三个支撑点:一是制造本身的价值化,不仅仅是做好一个产品,而且是把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做到浪费最少、制造过程与设计者配合;二是制造过程中,根据加工产品的差异、加工状况的改变能自动作出调整,达到具有所谓的“自省”能力,也就是整个系统,包括设备机器本身,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能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三是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达到零故障、零忧虑、零意外、零污染,至少要低忧虑、低污染,这就是制造业的最高境界。

德国“工业4.0”战略代表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整个组织、管理的飞跃。这样的生命周期以不断增加个体消费需求为导向。它横跨产品最初的设计、生产、发展、配送,再到最后的回收,并包括所有相关服务。

这是一个既庞大又野心勃勃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政府、企业、各类组织各司其职,互相联动。将先进的计算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结合起来,使制造商更具竞争力。

德国“工业4.0”战略能创造出一个预测制造的时代,大大提升了德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且对中国制造无疑成为一种巨大的挑战。

日本制造,独树一帜的逆袭

高价格商品在日本生产,低价格商品在新兴市场国家生产,这一直是日本制造业国际分工的战略。而如今,他们改变策略了。

以日本大金工业为例,他们独树一帜,将低价格商品的生产从中国迁回了日本。这是因为时至今日,中日之间生产成本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其产品利润在中国生产已经不一定得到最大满足。不只如此。大金还打算把在中国培育的合理的生产方式,与日本精致入微的技术经验相结合,以日本为起点,孕育出面向新兴市场国家的产品。

生产迁回日本的商品是价位在6万至8万日元的普及款家用空调。2009年,大金通过委托合作伙伴中国格力电器代,现在把这款商品的生产从日本转移到了中国。

中国的工人工资在以年均十几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格力工厂所在的广东省珠海市的最低工资已经达到了1380元,大约是5年前的两倍。工资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从2%上升到4.1%,已经接近了日本的6.5%。

而且,在中国进行生产还要考虑离职率高的“成本”。中国工人的流动性很大,大金专务执行董事、空调生产本部长富田次郎就表示,“中国员工的稳定性差,因此技术传承困难,难以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的趋势在今后无疑还将继续下去。

另一方面,在工作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日本国内工厂通过技师的多能化和追求多品种少量生产,生产效率的年增长率达到了10%。因此,他们看到了“如果以1美元兑换100日元为前提,在包含质量、物流前置期在内的综合评价中,日本可以取胜。”

2014年,日本企业在华生产的产量和销量都在大幅度的下降。

英国制造业正在复苏

英国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虽然已经没落很久了,但他们从灵魂和骨子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幻想他们引领时代、引领思想和引领科技的神话。比如他们的“英国制造”。

“英国制造”被认为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同时,与其他进口品相比,更加环保。

2014年10月9日发布的英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英国制造业正在复苏。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英国工业产出增长了3.2%。其中,制造业增长2.7%,矿业增长13.4%,供水及其他相关产业增长约为9%。

制造业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当属运输设备制造业及其他机械和设备制造业。最近几年,市场上对于英国制造的产品需求量增加。

那些有权贴上“英国制造”标识的品牌,以及那些更小型、更本土化的品牌,促使英国制造业推出更细分化的标签,比如“谢菲尔德制造”(Made inSheffied)。

谢菲尔德地区的制造厂商非常欢迎“谢菲尔德制造”这个标签。他们认为,一旦贴上这种贴标签,就代表他们的产品确实是在英国制造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以此为荣。

“谢菲尔德制造”协会会员企业的总监说:“英国曾经以生产高品质的产品而享誉世界。不幸的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制造业开始疲软。但从最近的情形来看,英国的制造业又有上升的势头。”

印度启动"在印度制造"政策

2014年9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推出“印度制造”计划,希望将制造业占印度 GDP的比重从目前的15%提升至25%,并为每年进入印度劳动力市场的逾1200万年轻人创造就业。

莫迪希望让怀有疑虑的国际企业以及忧心忡忡的国内企业家相信,印度能够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制造业中心。他承诺将提供“有效”治理,促进而非阻碍创造就业的工业投资。

“那些认为印度是一个巨大市场的人们,从未想过印度公民是否具有购买力,”他表示,“联合起来让穷人中的最穷人群获得就业,能够延续我们的增长曲线,这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印度是全球IT服务的强大供应商。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限制严格的劳动法以及臭名昭著的官僚主义,尽管印度年轻人口众多,但该国一直难以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上发挥作用。

在2013年的全球出口中,印度仅占1.7%,高于1990年的0.5%,但远远落后于中国的11%。

自从5月末上台以来,莫迪政府将注意力重新投向了制造业,先是解决了令人头疼的监管和上报要求问题,着眼于破除阻碍发展的官僚主义思维,正是这些问题导致印度在全球“经商便利度”调查中的排名靠后。

然而,要吸引制造业投资仅修补政府程序还不够。实业家们敦促印度政府“向全世界的资金和专业技能开放”。

与别国制造不同,印度不是在用“印度制造”对抗“中国制造”,而是希望用“中国制造”,用中国资本来推动印度制造。

中国制造,何去何从?

在制造业四面楚歌、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制造”何去何从?这是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正在思考的重要问题。

我们首先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

廉价代工,这个词何其卑微,创造了制造神话的“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也只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作为代工方很多中国企业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利润率较低,实际上是牺牲了最底层的大多数工人的权益。

事实上,中国制造业发展和转型一直面临着“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后夹击;劳动力、土地成本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增长期;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挑战。

所以,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宏观条件下,在机遇与威胁并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如今,在时代的发展趋势下,中国制造开始一种新的转型,即自主品牌。 坐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多年经验的积累,一些代工工厂也纷纷转型品牌化。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如雅戈尔、格兰仕、丰特龙、富士康等。而今都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开发具有独立自主技术的产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时,中国经济想要强大起来,对新兴市场的灵敏的嗅觉,是中国经济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不知疲倦地寻找、发现、开拓新兴市场,是中国经济前进的威力强大的发动机。

在中国,去年1月,中国工程院启动并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项目明确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阶段性目标和各项指标,并于今年初提出在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优先行动。

今年6月初,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首次披露了正在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四大转变和一条主线:即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主线则是将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作为今后发展的主线。

现在,“中国制造”逐渐在向着“中国名牌”的发展方向前进,在未来,中国不仅能成为制造工厂,还能成为品牌工厂。“中国制造”将越做越大,并逐步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制造业印度
浅谈汽车制造业与航空制造业的异同
印度总统定了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如果可以去印度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印度是这样使用自行车的
山哈·印度摄影
印度式拆迁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