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要想拥有良好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必须竭力提升自身的包括职业道德素质能力、可持续性学习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在内的创新能力。而要提升这些创新能力,必然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竞争优势 高职会计专业 创新能力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核心创新能力内涵
创新能力由多种能力构成,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整合多种能力的综合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按水平方向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而高职位于这三个层次的最底端,即专科层次,该层次的教育重点是在“职业”上,这就要求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修养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会计技术和会计技巧的教授和实践实训。在此过程中,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创新能力,方可彰显自身的竞争优势呢?
(一)职业道德素质能力。会计作为社会公共产品——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服务对象包括投资者(股东)、债权人、经营者、政府相关部门、供应商、客户、职业职工、竞争对手、社会公众等诸多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及其能否健康运行,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便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是我国未来会计事业建设的中流砥柱之一,因此,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和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今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立足社会、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筹码。
(二)可持续性学习能力。在当今这个处处是竞争的时代,一个人的竞争力往往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其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他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多更快。因此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怎样不断地持续地学习。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终身学习更是一种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将日臻完善,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会计职业岗位就业标准不断变化,因此,学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独立的可持续的终身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并根据变化的环境发挥其自身的潜力。正所谓选择了会计,就选择了终身学习,所以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和信念,并将之付诸于行动。
(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规范,是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然要求。会计人员肩负着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的重任。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对很多经济业务的处理作了原则性规定和要求,但并没有对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做出详尽规定,因此每一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结果及其产生的直接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会计人员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及个人经验做出的合理性职业判断。换言之,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未来从事会计工作的主观需要。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即面临就业压力,能否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如何在会计岗位上有出色表现,都是高职学生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找到理论与实务的切入点,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其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具备一定职业判断意识和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就能很快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事项,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在工作中占领优势地位。
(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动手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要使所培养的会计人才既通晓会计理论又擅于会计实践,既能较好地利用会计理论指导实践,又能将会计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提升为理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应不断强化实践教学。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杆。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会计实际操作手段已从单一的手工做账转向电算化及网络做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采集、传输会计信息及实时保护数据安全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会计人员不仅要会做事,更关键的是要会做人,学会有效地和人打交道。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会计人员必然会不断地与其他个体或群体交换观点、思想、知识,在行动上相互配合形成交往合作。会计人员交往合作的对象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对内主要包括部门同事及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对外主要包括客户、供应商、工商部门、税务部门、银行部门等。交往合作能力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效率,能力强,可以准确地表达观点、顺利地达成协议,融洽地开展工作,继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体现为职业道德素质能力、可持续性学习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究竟采取哪些途径才能真正提升这些能力呢?
(一)创新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体是教师。没有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就难以培养出具备创新素质的学生。正如王业宁所言“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队伍的创新,需要教师自身孜孜不倦地努力。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舞台上展示自身风采,活跃课堂气氛;其次是树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主体性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因材施教;再次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上,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应用知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问题的过程。总之,师资队伍的创新是教育教学创新的突破口。endprint
(二)创新培养方案。多年来,虽然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体系一直在不断的改革,但都是将专业课的设计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忽略了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未来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应该是具有广泛的教育背景,具有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维度的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知识经济的要求。未来的会计人员不仅仅是扮演记账、算账、报账的角色,更应该充当管理者及管理顾问的角色,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会计。因此,应用型高职会计专业应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充分拓展延伸到课堂教学以外,从课堂教学、课外教学、课外活动等多个层面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知识学习、素质培养、能力提高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创新的多层次、多方向、灵活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鉴于此,高职会计专业应打破原有的理论课程体系设置框架,重新构建和设计包括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模块(公共必修课)、专业群平台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单项技能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综合技能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社区管理服务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及专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等六大课程模块,并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及社会、社区需求,灵活设置财务会计方向、税务会计方向、涉外会计方向、财务管理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等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围绕“单项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拓展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这样一条递进式主线,合理配置和优化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按照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模块、不同的课程项目,构建一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训与实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由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再到综合的创新能力训练的递进式、开放式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可归纳为“三模块、四层面、五环节”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即构建包括专业课实训、专业方向课实训、专业拓展课实训三个模块,囊括单项性实训、专业性实训、拓展性实训、综合性实训四个层面,涉及感知认识(企业参观)、校内实训、校外顶岗、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报告五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三年不断线的、与理论密切相结合的以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创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学创新的主阵地理所当然是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大胆借鉴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国外课堂教学信奉“我听我忘,我看我记住,我做我理解”以及“做中学”,这些教学理念都强调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问题式、启发式、互动研讨式教学,彻底摈弃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思维,积极建立以“学生、创新、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思想,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的课堂氛围;视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强调教学最佳境界是不教,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励学生不断探索会计专业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会计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的另一途径就是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面,重视课外作业,涉猎课外资料,利用网络资源。
(四)创新保障机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环境。这个环境应该是开放、宽松和自由的,要能充分尊重个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首先,健全适应创新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教学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来说,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双师素质培训,积极投身于基于校企合作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并安排学生参与其中。围绕某一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研究的背景、方法和过程,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手段,并将研究的成果融汇到教学之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其次,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的平台载体。鼓励学生成立专业社团如“会计协会”、“ERP协会”等,使之成为学生学术交流的组织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创造;通过积极引入社会项目、设立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金,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创新、自由探索。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实习就业单位联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建设,开展各类讲座、竞赛和科技活动,全面强化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第三,完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协调,要优化高职学生成长的人文环境。学生质量的高低是学校竞争优势所在,而学生的质量归根究底体现为其创新能力的强弱。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教师人员、辅导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三支队伍齐心协力,三管齐下,实施全方位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五)创新考评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是否完善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关键因素。高职教育教学应该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本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应是全面综合的,应该以“能力论英雄”取代过去的“卷面分数论英雄”,使考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精神、创新意识、学习结果等多方面进行全过程的动态考评。
1.考评标准能力化。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和其他高职学生有一个共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经验性、策略性知识的接受比较容易,而对陈述性知识比较排斥。因此,在教学考评过程中,应适当降低对“是什么,为什么”等概念性、理解性问题的要求,而加大对“怎么学,怎么做”等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价。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继而进一步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2.考评形式丰富化。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考评形式不应拘于一格,而应该根据考评的具体内容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譬如可以采取包括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模拟实训操作、作品设计、方案策划、问卷调查、项目汇报与答辩、小组讨论与竞赛等,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考评学生的能力,让其能力真正得到发挥。
3.考评时点动态化。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考评应该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动态考评模式,抛弃以往“一卷定终身”做法。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分段实施,全程评价。每门课程或者每个项目的考评指标可以分解为知识指标和能力指标两大类,分别占40%和60%。知识指标又分为学习态度(10%)、学习过程(40%)和学习效果(50%);能力指标则分为基本技能(30%)、专业技能(40%)和综合技能(30%)。平时对各项考评指标进行即时性、过程化的记录,课程或项目结束时进行加权求和。
4.考评主体多元化。传统考评中,教师是唯一的考评官,考评结果难免受到教师个人喜好、个人主观评价偏颇的影响。为使考评结果更加公允公正,建议构建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考评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挖掘潜力、不断自我完善。学生自我评价宛如“斜坡球体”,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高度,需要强化自身内部力量,才能产生强有力的止动力和前进力;否则,就没有创新动力,只能不进而退。自我评价这一内部评价,结合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两个外部评价,将会更全面、更合理地考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将更有裨益。S
参考文献:
1.黄莺.从市场定位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J].当代经济,2008,(2).
2.孙晓燕.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导向的考评体系构建[J].成人教育,2011,(9).
作者简介:
胡美秀,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会计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讲师,会计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