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性原则能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保证重要原则的探讨

2014-03-27 18:13重庆三峡学院会计系重庆404100南京大学会计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商业会计 2014年4期
关键词:稳健性相关者债权人

(重庆三峡学院会计系 重庆404100南京大学会计学系 江苏南京210093)

一、问题的提出

稳健性原则影响会计实践至少有500年的历史(Basu,1997)。随着经济的发展,稳健性原则能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的重要原则,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给出的答案可能并不一致。近年来FASB(2010)和IASB(2010)在其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剔除了稳健性原则,原因是稳健性缺乏“中立性”。尽管稳健性原则存在一定的不足,然而现有的市场环境是否应该取消稳健性原则,还不能一概而论。稳健性原则已经在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过程中存在很长时间,稳健的会计信息总体让广大的利益相关者比较满意。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并不一致,稳健性是否应该全面取消还有待进一步商榷。稳健性原则到底是否还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事项有效的判断和估计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现实环境,不能一概而论。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利弊分析

“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源于斯坦福研究所的一份备忘录,一般是指那些与公司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并享有合法性利益的组织或个人(李心合,2003)。公司是一系列存在利益往来的组织或个人集结成的“网络集合”,公司的每个行为都或多或少对各个利益主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通过会计账务处理生成会计报表,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其了解会计主体的财务信息,会计信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利益主体的判断和决策。然而会计政策的正确选择又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优劣,所以公司使用的会计政策对于各利益相关者(主要涉及到债权人、股东、税务部门、监管机构、职工、供应商和客户等)非常重要。

(一)会计稳健性的正面效应

Watts(2003)从公司契约、股东诉讼、税收和会计监管四个方面阐释了会计稳健性。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从七个方面阐述会计稳健性的正面效应。

1.公司契约。债务契约在公司契约中具有重要作用。稳健性原则表明在估计资产或利润时,尽量多估计费用或损失,少估计资产或利润。对于债权人而言,稳健的会计政策使其更好地了解债务人抵押资产的有效估值,债务人方面的资产计量更稳健可靠了,降低了债务人资产高估带来的风险。会计稳健性也存在降低债务成本的效用。Ahmed et al.(2002)表明会计稳健性对于缓解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在股利政策上的冲突具有效用,会计稳健性与更低的债务成本相关联,减少了公司的债务成本。Wittenberg-Moerman(2008)表明稳健的会计信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提高债券二级交易市场的效率。Zhang(2008)表明稳健性对债务人和债权人均有利,存在双赢,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稳健的债务人提供更低的贷款利率,债务人的债务成本则更低。Li Xi(2010)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法律制度和证券法规因素后,国家采用更稳健的财务报告体系,具有更低的债务和权益成本。Lara et al.(2011)表明稳健性通过增加坏消息的确认来减少权益资本成本,也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未来股价的波动性,有条件的稳健性具有正向的经济效用。Li Jing(2013)表明在不同的企业环境中,会计稳健性需要与否则依赖于重新协议是否发生,以及花费的成本,会计稳健性在债务合约中的效用大小不一致。稳健性还存在公司治理效用。会计稳健性有助于缓解代理冲突(Watts,2003;Ball and Shivakumar,2005等)。自由现金流是扣除净现值大于零的所有项目所需资金的剩余现金流量(Jensen,1986),两权分离下管理层存在道德风险,当自由现金流较多时管理层存在将多余现金流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上形成过度投资,达到建造经营帝国的目的。会计稳健性与董事会治理能力呈同向关系(Ahmed and Duellman,2007),Watts(2003)认为,会计稳健性有助于缓解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尤其是管理者的投资决策行为。契约论视角,会计稳健性提前确认损失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道德风险(Watts,2003)。由于及时确认损失有助于促使公司及早停止低效率的投资,因此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会对公司的过度投资产生制约作用(杨丹等,2011)。当自由现金流较多时,提前确认损失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现金流,避免管理层存在过度投资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过度投资等行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满足了管理层的利益偏好,可以说会计稳健性缓解了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以及债权人和经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

2.股东诉讼方面。Watts(2003)表明股东诉讼产生了不对称的结果,过高估计公司资产比低估资产带来了更大的诉讼成本。通过低估资产,会计稳健性降低了公司期望的诉讼成本。诉讼成本的不对称,是符合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以限制公司经理和其他各方的机会主义。Kellogg(1984)表明公司和事务所由于高估项目被起诉的可能性远大于低估项目,即不稳健的事项估计更可能被诉讼。公司如果采用比较激进的会计方式,审计师审计时可能审计风险比较大,审计师必然要求较高的审计费用作为其风险的补偿(Pratt and Stice,1994)。激进的会计方式往往带来更普遍的盈余操纵。刘运国、麦剑青、魏哲妍(2006)表明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正相关。梅波(2013)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其盈余操纵行为的识别更难,审计风险越大,审计师自身成本支出越多,就可能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进行弥补。现实中盈余操纵行为增加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为了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审计师应加大审计核查范围和强度,投入更多审计人员和延长审计时间,审计风险的增加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审计师成本的增加则会向企业索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来弥补其审计风险增加带来的自身成本支出。所以比较稳健的会计信息降低了盈余操纵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审计成本或引致的诉讼成本。

3.税收。 Shackelford and Shevlin(2001)表明税收最小化的策略往往会导致较低的账面收益,所以为了减少税收,往往选择较低的账面收益。税务筹划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当期尽可能少交税费,会计稳健性降低了净利润的估计,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公司税务成本。

4.会计监管。证监会等监管机构趋向于要求会计报表提供者提供更稳健的会计信息。如果会计主体采用更激进的会计政策,则会加大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会计主体普遍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对此监督机构势必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审查,而稳健性则降低了虚增利润或资产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机构付出的监督成本。所以稳健的会计信息有利于降低监管成本。

5.职工。职工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职工努力工作的程度与公司的绩效密切相关。理论上职工工资越高其努力工作的程度越大,稳健的会计利润有利于员工们了解其最低的保障来源,避免由于会计利润等虚高引起的虚构业绩。另外稳健的会计信息传递出更真实的业绩表现,避免虚高收益导致的多余员工的引入,保障了在职员工的利益。

6.供应商。公司与供应商之间存在往来款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商业信用的存在对于公司很重要,一方面商业信用融资缓解了公司当期的现金流支出,公司的现金流很重要,如果能够保持较高现金流则会更便于其有效投资,给企业带来利好消息。另一方面供应商给公司提供的商业信用,不但不支付金融性负债的利息,还可以享受现金折扣,有利于公司价值提升。公司商业信用的存在使得公司价值得以提升,供应商为什么会给予其一定的商业信用呢?会计报表是供应商了解债务人的重要信息,债务人如果经常性使用比较激进的会计政策势必存在粉饰会计信息的嫌疑。另外虚构的业绩往往也不能维持长久,迟早会被发现,因为商业信用的融资相对优势假说认为,商业信用债权人与公司经常性的业务往来,使得债权人更便于了解公司,从而更具有信息优势 (Petersen and Rajan,1997;Fabbri and Menichini,2010)。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利于商业信用债权人对公司会计信息的信任,最大程度地限制虚增资产或利润,有利于债权人考察债务人的偿债能力等,如真实性的流动性资产或总资产的计量。稳健可靠的信息得到供应商信任后,相互间合作才能长久,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才会更多。

7.客户。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商品交易上。一般而言,比较激进的会计政策往往导致比较浮华的会计报表,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误导会计报表使用者,更稳健的会计政策传递出更稳重可靠的会计信息。公司内部存在自己的“文化”,往往导致公司各部门的行为是比较一致的,产品质量的保障与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类似,可以想象经常性粉饰会计信息的公司可能缺乏产品质量的有效保障,所以稳健的会计信息传递出更有保障的产品质量。高质量的产品,加强了公司与客户间的信任,业务往来的增加从而提升了公司价值。

总之,结合利益相关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稳健的会计信息存在众多的优势:有助于降低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缓解股东或债权人与经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降低了诉讼成本;降低净利润的估计,节省了公司税收支出;稳健的会计信息有助于降低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对公司的监督成本;有助于降低冗余员工的引入,避免了公司盲目扩张;稳健的会计信息更能获得供应商信任,能够避免相互间的会计信息盈余操作而失去合作;稳健的会计信息传递出更有保障的产品质量,降低了客户因为产品质量等对公司失去信任,降低了公司产品销售量下降的可能。

(二)会计稳健性的负面效应

会计稳健性存在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

1.现实性不足。如《企业会计准则》中发出存货计价已剔除了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下其实存货发出成本是增加的,符合稳健性原则,但是不符合实物流转的程序,与现实不一致。当面临坏消息的确认时需要更少的证据,证据的多少以什么为标准,现实中比较难以界定。公司存在或有负债的估计,面临着诉讼的可能性,被监管机构处罚的力度等的估计,面临这样一些证据的获取时往往存在主观判断,不同人的标准不一致。另外在前述优势中提到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和缓解股东或债权人与经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到底稳健的会计信息降低了多少资本成本和代理冲突,实务中并不知道,只是在理论中进行了探讨。

2.可能导致利益相关者信心不足。确认太多的坏消息可能导致其账面上盈利能力不足或者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更多的坏消息,可能使报表使用者误解为公司业绩确实比较差,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导致利益相关者信心不足。现实中广大的投资者等公司利益相关者存在大部分人群是只注重公司当期的业绩表现,比较急功近利追逐短期利益,对公司的其他方面关注较少,如果该公司稳健性较强则可能会导致其在同行业中的当期业绩表现较差,从而存在导致利益相关者对该公司信心不足的可能。

3.中立性缺失。会计准则提倡客观真实性,不偏不倚的客观计量,然而稳健性与之发生了分离,确认好消息比确认坏消息需要更多的证据,偏离了中立性原则。稳健的会计政策和激进的会计政策在现实中均经常使用,比如稳健性较强的历史成本原则和相关性较强的公允价值计量,在某种程度上均存在中立性缺失,会计信息需要计量,计量需要估计,如何选择最有效的估计方法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三、结语

稳健性原则涉及到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对会计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FASB(2010)和IASB(2010)表明稳健性原则缺乏中立性,从而在其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将其剔除。本文认为,在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其资本市场已经很发达,市场监管较完善,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能够更好地对复杂会计事项进行判断和估计,进行账务处理时能够实现中立性原则,在这些经济体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剔除稳健性原则是可行的。然而在我国等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欠发达,市场监管和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的现实背景下,可能难以准确对复杂会计事项进行判断和估计,中立性原则难以实现。所以在我国或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还是应该注重稳健性原则带来的稳健会计信息,更加注重稳健性原则带来的好处,扬长避短。总之,各国间会计准则总体方向是趋同的,这是大势所趋,但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环境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暂时还不能完全一致,在某些细节处是可以存在差异的,各国间会计准则循序渐进的趋同才符合现实。

猜你喜欢
稳健性相关者债权人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债权人会议行使表决权的特殊情形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不确定性、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
刍议附担保债权中债权人撤销权行使问题
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述评
商业模式设计:从共生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