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梨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最显著特点,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取材广泛,手法灵活,章法自由。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始终不离开中心思想。“形散”与“神不散”是和谐统一的,既放得开——“形散”,又收得拢——“神不散”。笔者认为高效数学课堂也应像一篇散文一样,要有一个主题,一个线索。数学中的形散,是指变化数学知识的外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式,如变化叙述的情景,变化知识的呈现表达形式,变化活动形式等。形散是为了便于学生能更具体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学透知识,活学知识,神不散是指表达的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不变。神不散是学习活动的指向,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不变。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认真备课,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变化形式以达到神不散的目的。用活教材,让学生活学、学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一、复习导入
先出示准备题:36×30=( ),你会口算吗?你是怎样算的?
二、探索规律
1.初步探索规律
(1)初步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师:如果一个因数36不变,另一个因数30乘2,请同学们猜猜看,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用计算器来验证。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规律:(一个因数36不变,另一个因数30×2,得到的积等于1080×2。)
(2)提出假设,学会举例。
师:在这个乘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3、10,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先猜测后举例验证。
师:可以不可以是第二个因数不变,而第一个因数乘几呢?符合要求吗?你会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3)小组活动,举例验证。
师:可以用老师黑板上的例子,也可以自己举出符合要求的例子。然后进行验证。
举例验证“36×30=108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为( )”
2. 深入探索规律
师:这个猜想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乘法算式?【板书:36×30=1080改成“一个乘法算式”,句子后面打上问号。】你能不能再找一些例子,用计算器计算,看看是不是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举例验证“一个乘法算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为( )。”
三、灵活运用规律
用规律解释口算、笔算、简算。
1.口算:36×30 =1080,课一开始,有道题我们是口算出来的。我们为什么可以这样口算,你能用自己探索出来的规律解释一下吗?
2.竖式计算: 17×500=8500
3.简便计算:125×48
=125×8×6
=1000×6=6000
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四、拓展延伸,深化规律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延伸到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长×宽=面积等用乘法计算的数量关系和公式,也遵循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一次体会到积的变化规律,因而达到深化规律的目的。
五、反思
1.上面的案例一共分四部分,这四部分都是围绕积的变化规律来展开学习活动的,以口算引入、探索规律、运用规律、深化规律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为主,用积的变化规律把这些形式不同的活动串成一条线,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2.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中,让学生先猜测,然后举例验证,总结规律;学生不仅经历了“猜测—验证”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有序性。让学生口头回答为什么这样算,体会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进一步明确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计算中的巧妙应用。
3.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口算、笔算、简便算法中就运用到积的变化规律,表示乘法数量关系和乘法计算公式中也有这样的规律,但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学习的知识是分散的、零碎的,没有系统的,不利于知识的提取,本节课巧用变式、比较,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有关积的变化规律知识串联成线,逐步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endprint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最显著特点,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取材广泛,手法灵活,章法自由。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始终不离开中心思想。“形散”与“神不散”是和谐统一的,既放得开——“形散”,又收得拢——“神不散”。笔者认为高效数学课堂也应像一篇散文一样,要有一个主题,一个线索。数学中的形散,是指变化数学知识的外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式,如变化叙述的情景,变化知识的呈现表达形式,变化活动形式等。形散是为了便于学生能更具体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学透知识,活学知识,神不散是指表达的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不变。神不散是学习活动的指向,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不变。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认真备课,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变化形式以达到神不散的目的。用活教材,让学生活学、学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一、复习导入
先出示准备题:36×30=( ),你会口算吗?你是怎样算的?
二、探索规律
1.初步探索规律
(1)初步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师:如果一个因数36不变,另一个因数30乘2,请同学们猜猜看,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用计算器来验证。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规律:(一个因数36不变,另一个因数30×2,得到的积等于1080×2。)
(2)提出假设,学会举例。
师:在这个乘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3、10,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先猜测后举例验证。
师:可以不可以是第二个因数不变,而第一个因数乘几呢?符合要求吗?你会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3)小组活动,举例验证。
师:可以用老师黑板上的例子,也可以自己举出符合要求的例子。然后进行验证。
举例验证“36×30=108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为( )”
2. 深入探索规律
师:这个猜想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乘法算式?【板书:36×30=1080改成“一个乘法算式”,句子后面打上问号。】你能不能再找一些例子,用计算器计算,看看是不是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举例验证“一个乘法算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为( )。”
三、灵活运用规律
用规律解释口算、笔算、简算。
1.口算:36×30 =1080,课一开始,有道题我们是口算出来的。我们为什么可以这样口算,你能用自己探索出来的规律解释一下吗?
2.竖式计算: 17×500=8500
3.简便计算:125×48
=125×8×6
=1000×6=6000
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四、拓展延伸,深化规律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延伸到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长×宽=面积等用乘法计算的数量关系和公式,也遵循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一次体会到积的变化规律,因而达到深化规律的目的。
五、反思
1.上面的案例一共分四部分,这四部分都是围绕积的变化规律来展开学习活动的,以口算引入、探索规律、运用规律、深化规律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为主,用积的变化规律把这些形式不同的活动串成一条线,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2.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中,让学生先猜测,然后举例验证,总结规律;学生不仅经历了“猜测—验证”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有序性。让学生口头回答为什么这样算,体会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进一步明确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计算中的巧妙应用。
3.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口算、笔算、简便算法中就运用到积的变化规律,表示乘法数量关系和乘法计算公式中也有这样的规律,但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学习的知识是分散的、零碎的,没有系统的,不利于知识的提取,本节课巧用变式、比较,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有关积的变化规律知识串联成线,逐步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endprint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最显著特点,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取材广泛,手法灵活,章法自由。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始终不离开中心思想。“形散”与“神不散”是和谐统一的,既放得开——“形散”,又收得拢——“神不散”。笔者认为高效数学课堂也应像一篇散文一样,要有一个主题,一个线索。数学中的形散,是指变化数学知识的外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式,如变化叙述的情景,变化知识的呈现表达形式,变化活动形式等。形散是为了便于学生能更具体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学透知识,活学知识,神不散是指表达的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不变。神不散是学习活动的指向,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不变。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认真备课,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变化形式以达到神不散的目的。用活教材,让学生活学、学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一、复习导入
先出示准备题:36×30=( ),你会口算吗?你是怎样算的?
二、探索规律
1.初步探索规律
(1)初步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师:如果一个因数36不变,另一个因数30乘2,请同学们猜猜看,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用计算器来验证。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规律:(一个因数36不变,另一个因数30×2,得到的积等于1080×2。)
(2)提出假设,学会举例。
师:在这个乘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3、10,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先猜测后举例验证。
师:可以不可以是第二个因数不变,而第一个因数乘几呢?符合要求吗?你会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3)小组活动,举例验证。
师:可以用老师黑板上的例子,也可以自己举出符合要求的例子。然后进行验证。
举例验证“36×30=108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为( )”
2. 深入探索规律
师:这个猜想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乘法算式?【板书:36×30=1080改成“一个乘法算式”,句子后面打上问号。】你能不能再找一些例子,用计算器计算,看看是不是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举例验证“一个乘法算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为( )。”
三、灵活运用规律
用规律解释口算、笔算、简算。
1.口算:36×30 =1080,课一开始,有道题我们是口算出来的。我们为什么可以这样口算,你能用自己探索出来的规律解释一下吗?
2.竖式计算: 17×500=8500
3.简便计算:125×48
=125×8×6
=1000×6=6000
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四、拓展延伸,深化规律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延伸到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长×宽=面积等用乘法计算的数量关系和公式,也遵循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一次体会到积的变化规律,因而达到深化规律的目的。
五、反思
1.上面的案例一共分四部分,这四部分都是围绕积的变化规律来展开学习活动的,以口算引入、探索规律、运用规律、深化规律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为主,用积的变化规律把这些形式不同的活动串成一条线,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2.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中,让学生先猜测,然后举例验证,总结规律;学生不仅经历了“猜测—验证”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有序性。让学生口头回答为什么这样算,体会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进一步明确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计算中的巧妙应用。
3.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口算、笔算、简便算法中就运用到积的变化规律,表示乘法数量关系和乘法计算公式中也有这样的规律,但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学习的知识是分散的、零碎的,没有系统的,不利于知识的提取,本节课巧用变式、比较,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有关积的变化规律知识串联成线,逐步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