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青+何水根
在“严”与“爱”的结合中奏响学生成长的和谐旋律
俄国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笔者所在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从严管理和从严衡量,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班会、晨会、学生大会三会制度,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制度,班级“十项”评分制度,学生值周班督查制度。坚持每天检查,每周评比,每月小结,及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组织纪律观念。
当然,学校管理也要讲究严而有度,严中有爱,以涓涓细流、沁人心脾的心理教育,关爱全体学生。学校设立了设施齐全、制度规范的心理咨询室,学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师每周除了日常的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还开设心理辅导讲座,让学生沐浴在关爱之中。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三爱”教育主题活动:爱教育,我与教育共辉煌;爱学校,我与学校共发展;爱学生,我与学生共成长。同时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后,全体教师和学生一起伴着“感恩的心”乐曲,做整齐的手语操,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赐予生命,感恩教师传授知识,感恩学校教育成长,感恩祖国培育成才。
在“实”与“活”的结合中构建学生成长的坚实平台
“实”,就是要求真务实。为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校长全面负责、政教副校长具体分管、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相关部门协助配合、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机构和工作格局。同时,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办了家长学校,组建了一支稳定的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立交桥”,从而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
学生是不拘一格、生气蓬勃的,所以,德育工作在讲究一个“实”字的同时,特别注重一个“活”字,也就是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开展了使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德育活动。譬如,为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学校每年开展“营造书香二中、共创和谐人生”的读书节活动,学生在不经意间增加了读书量,在快乐中享受到知识的熏陶。在三月“学雷锋”活动月中,学校也十分注重活学活用,如组织七年级葫芦丝器乐队上街向市民演奏雷锋精神,“学雷锋”歌曲,获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除此之外,学校还十分注重组织学生开展群体和群艺活动。组建了男篮队和女篮队、科技创新小组、各学科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合唱团、葫芦丝队、舞蹈队和啦啦操表演队。寓教于乐,是德育工作“实”中求“活”的有益尝试。
在“常”与“新”的结合中传播学生成长的正能量
学校坚持德育活动常态化。一月开展前途教育,二月开展纪律教育,三月学习雷锋精神,四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五月开展法纪教育,六月开展理想教育,九月新生军训,十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十一月开展治安环境综合整治,十二月礼仪和感恩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常规德育活动,在校园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
“常”就是抓好常规管理,“新”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为紧跟新形势,落实新要求,学校利用升旗仪式的时间,组织全校2000多名师生一起学习了“十八大”报告,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的热潮。学校还创新活动形式,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萍乡市秋收广场“安源之夏”舞台上独立举办了以“理想之歌”为主题的大型文艺专场演出,在萍乡市“百姓大舞台”上,成功举办了全市少儿艺术展演萍乡市第二中学专场。学校还重视创新教育渠道,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相继与广东省南海桂城中学和南海实验中学缔结姊妹学校合作关系,双方通过互派师生学习培训,赢得了丰富的优质德育资源,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在“近”与“远”的结合中放飞学生成长的美丽梦想
学校与学生共同确立了人生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讲文明、懂礼貌、知廉耻、守纪律。远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学校通过系列德育活动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培养学生强烈的公民意识、正确的道德意识和健全的心理品质,使其在人生的道路上达到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由于坚持德育为首,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被评为“萍乡市十佳人民满意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先进集体。学校将一如既往地突出德育这个永恒的主题,团结奋斗,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