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庆
摘 要:通过人教版小学数学“数据处理”知识的多年实践与研究,针对其教材理论性过强,操作性太弱的特点,通过整合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营造情感氛围的方法,使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意义建构,从而落实课标中有关“数据处理”的各项目标。
关键词:数据处理;转变;教学方法
以统计知识为载体的数据處理,一直以来是学生感觉比较枯燥的内容,如何增加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呢?我们认为,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走进现实生活,建构有意义的情境
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讲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生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知识的载体”。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挖掘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充分利用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多姿多彩的情境。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统计》时,我们这样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在这里过一个“集体生日”。生日蛋糕有了,可是蛋糕上却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请你们就把写有自己生日月份的蜡烛插到蛋糕上。(学生活动)
师:谁能想一个好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清楚每个月过生日的人数?
生:可以把一月和一月的蜡烛放在一起,二月和二月的蜡烛放在一起……这样别人就容易看清了。
教师把“统计”这一数学知识还原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中,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初步体会了数据的收集来源于生活实际,进而使学生在“数据杂乱,不能看清”的认知困惑中自觉地进行分类、整理,最终把认知指向了“统计”这一新知的前沿。
二、整合教材资源,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材中的统计知识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问题情境,但由于人为因素以及地域限制,这些情境有些是脱离实际的,甚至是不可用的,其应该起到的指向、动力作用极少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的开发重组教材资源,将课本上的情境真实化、具体化,使学生自觉地改变被动式的学习方式。
如:二年级上册《统计》中静态的呈现了一个“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情境,要使学生产生统计的需要,主动掌握“一格表示两个单位”以及“半格的画法”,就需要我们创设具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基于这些考虑,我们选取了小学语文课本二年级上册《精彩的马戏》引入新课。
师:(神秘的语气)猜一猜,我们班喜欢哪种小动物的人最多?(学生各抒己见)
师:(高兴的语气)看来这四种小动物都有人喜欢,那么我们班到底喜欢哪种小动物的人最多呢?用什么方法就能知道?
生:统计!
如此设计,原本静止的晦涩的统计知识在学生面前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生动起来,经常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活动就能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行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化。
三、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指向
数据处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在观察比较、以旧引新、转化扩展、归纳抽象等教学过程的关键处提问释疑,促使学生在“质疑生思—探究发现—形成认识”的循环往复中,积极参与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一课中“一格表示2个单位”时,我们先让学生尝试画条形统计图。
生1:老师,统计图的格子不够了!
生2:喜欢小猴子的有8人,统计图里只有6格啊!
师:看来,用一格表示1个人,格子确实不够,格子不够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
展台呈现学生的不同方法:往上接着画;拐弯画;1格表示2人……激烈的小组讨论后,问题的本质很快呈现在了全班同学的面前,即:“一格表示2人”的方法既美观又科学。这个将数据处理的不同方法收集、放大、展示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研究的好习惯。
四、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可以采用动态的图片,生动的事实数据、形象的动画演示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的《统计》时,教师运用形象的多媒体手段模拟再现了大街上的车流情况。学生在单个记录飞驰而过的各种车辆时自然会发现:原来这项简单的记录工作却是一个人完成不了的,小组合作的需求便随即产生。整个记录过程,学生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喜悦,更多的是同伴之间合作交流的愉快,这样的教学设计要比老师的“精心策划”更容易使学生欣然地接受。
总之,数据处理离不开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真”情境中,以自己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建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永成.以智启智发展思维.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7).
编辑 李艳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