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胜,熊秀萍,彭海仙,宋 斌
(湖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医院急诊科,浙江 湖州 313000)
急性腹痛是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约占急诊就治患者的10%以上,胆绞痛是其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由胆结石及胆囊炎等胆管系统疾病的病变导致胆管括约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1]。治疗原则上除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外,一般采取镇痛、解痉、及抗炎等非手术治疗。镇痛药物采用地佐辛注射液,解痉药中应用最多者为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及山莨菪碱等,由于阿托品优于山莨菪碱,多采用阿托品解痉[1]。本研究采用地佐辛作为主要止痛药物,并分别对比其不同剂量情况的止痛疗效及不良反应。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湖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医院收治的急性胆绞痛患者90例,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47.4±3.6)岁。病例诊断按《急诊医学》第七轮教材,诊断标准:右上腹典型疼痛;Murphy征阳性或可触及大胆囊,结合腹部B超等影像学有胆石症和胆囊炎[2]。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均为30例,分别给予地佐辛10 mg(地佐辛10 mg组)、7.5 mg(地佐辛7.5 mg组)、5 mg(地佐辛5 mg组)。三组患者均无对阿片类药物过敏史,且性别、年龄、疼痛程度(采用NRS评分)、发病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三组急性胆绞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为χ2值,余为F值
1.2方法 三组患者分别给予地佐辛10 mg(1 mL∶5 mg,注射剂,国药准字H20080329,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7.5 mg、5 mg,采用肌内注射,均联合阿托品注射液1 mg(1 mL∶0.5 mg,注射剂,国药准字H41025476,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制药二厂生产)。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治疗。用药后30 min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及24 h不良反应情况。
1.3疗效判断标准 以三组患者在应用地佐辛后30 min至1 h内疼痛程度作NRS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疗效判定,显效:用药30 min至1 h内内疼痛消失(NRS 0分);有效:疼痛在30 min至1 h内缓解(NRS 1~3分);无效:用药后30 min至1 h内疼痛无改善(NRS>4分)[3]。
2.1三组急性胆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45,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地佐辛10 mg组与地佐辛7.5 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9,P>0.05);地佐辛7.5 mg组和地佐辛10 mg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地佐辛5 m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81,11.17,P<0.05)(表2)。
2.2三组急性胆绞痛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地佐辛7.5 mg组与地佐辛5 m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05),但地佐辛7.5 mg组与地佐辛5 m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地佐辛1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8.523,P<0.05)(表3)。
表2 三组急性胆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
表3 三组急性胆绞痛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急性胆绞痛多以胆结石导致的胆绞痛,即结石源性胆绞痛最为常见[4]。其发病机制为胆结石堵塞胆囊后最终引起的胆囊oddi括约肌收缩无力及其持续性痉挛。针对该发病机制,临床应用镇痛及解痉,疗效确切,以往临床上常用盐酸哌替啶进行镇痛治疗,虽其镇痛效果明显,但有成瘾性及其他多种不良反应,临床工作中很有必要采用新的止痛药物来替代盐酸哌替啶,而地佐辛作为新型阿片类镇痛药物,其不但镇痛强度强于盐酸哌替啶,而且不良反应较小[5-6]。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地佐辛来替代盐酸哌替啶治疗急性胆绞痛。
地佐辛是阿片类受体混合激动-受体激动-拮抗剂,在人体内吸收、分布迅速,表观分布容积大,半衰期长,所以其镇痛作用快,肌内注射可在30 min内起镇痛作用[7],时间持久,其镇痛强度、起效时间及作用持续时间与吗啡相当,成瘾性小[8],呼吸作用抑制弱,对血压、心功能影响小[9,5]。故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各种镇痛,如岳修勤[6]用于术后镇痛,Zhu等[10]用于地佐辛超前镇痛的研究,但临床中应用地佐辛进行急性胆绞痛的治疗目前罕见报道。
本研究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其剂量分组研究对比,以了解其止痛的最佳剂量,结果显示,7.5 mg地佐辛组与10 mg组的镇痛效果均优于5 mg地佐辛组(P<0.05);7.5 mg地佐辛组与5 mg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10 mg组(P<0.05)。7.5mg地佐辛应用兼顾了止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并且有效率达到了93.3%,高于范小勇等[11]报道的91.66%。
综上所述,地佐辛治疗急性胆绞痛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当然,还需要指出的是针对胆绞痛的治疗,除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外,还应针对病因进行解痉及抗炎等治疗,以期根治胆绞痛。
[1] 罗艳平.抗胆碱能药物在急性胆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10):182.
[2] 沈洪.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9.
[3] 邱斌,陆飞.间苯三酚治疗胆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9):33-35.
[4] 张蕉,费卫东,恽伟方,等.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5):9-10.
[5] Cohen RI,Edwards WT,Kezer EA,etal.Serial intravenous doses of dezocine,morphine,and nalbuph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for outpatients[J].Anesth Analg,1993,77(3):533-539.
[6] 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手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255-256.
[7] 李慎占,董河.地佐辛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2012,18(23):4021-4023.
[8] Locniskar A,Greenblatt DJ,Zinny MA.Pharmacokinetics of dezocine,a new analgesic:effect of dose an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J].Eur J Clin Pharmacol,1986,30(1):121-123.
[9] O′Brien JJ,Benfield P.Dezocine.A preliminary review of its pharmacodynamic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and therapeutic efficacy[J].Drugs,1989,38(2):226-248.
[10] Zhu Y,Jing G,Yuan W.Pre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intramuscular dezocine reduces postoperative pain fo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J Biomed Res,2011,25(5):356-361.
[11] 范小勇,付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急性胆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