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2014-03-27 06:07:24谭立军
医学综述 2014年2期
关键词:岁者小肠消化道

谭立军

(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佛山 528211)

在消化内镜下进行检查结果为阴性、不能明确原因而反复发作的持续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部位多来自于小肠,其占全部消化道出血的5%[1]。传统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以及放射性核素扫描、血管造影等检查的阳性率往往较低,而推进式小肠镜也只能对一部分小肠进行观察[2]。随着胶囊内镜在临床的广泛开展和使用,患者在几乎无痛的情况下可以对整个小肠进行良好显像,从而使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更为人性化[3]。本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297例通过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297例,其男170例、女127例,年龄22~76(51.8±15.8)岁,其年龄≥50岁者129例、年龄<50岁者75例。所有患者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已经出现3次或以上的大便出血,其中249例具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所有患者均经过至少一次胃镜或结肠镜以及其他消化道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所有患者均排除消化道梗阻、穿孔、瘘管等疾病,均签署胶囊内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使用以色列Given公司生产的无线胶囊内镜。嘱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禁食8 h以上,吞服胶囊后可以进行适当活动(如行走等),但是在最初的2 h应避免进食,2 h后可以饮用少量水,在吞服4 h后可以进食简单食物[4]。整个检查时间约8 h。然后将所获得的视频图像交由两名消化科医师进行独立分析,并与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胶囊内镜运行情况 胶囊内镜在消化道通过的时间胃内约为25 min,小肠约为270 min。共有204例(68.69%)患者在结束检查时胶囊内镜顺利通过回盲瓣到达结肠;另有93例(31.31%)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未完全通过小肠,有3例滞留于胃内、1例留滞于空肠,其余89例留滞于回肠末端。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肠梗阻或腹痛,且均在1周之内顺利将胶囊排出体外。

2.2204例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分布 204例患者中发现10例的出血部位发生于小肠以外的消化道(其中胃部3例,结肠7例),其余194例患者病变部位位于小肠,其中15例位于十二指肠。204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18例,中消化道出血179例,下消化道出血7例;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对上、下消化道出血的漏诊率为12.25%(25/204)。204例患者中,显性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阳性率为86.93%,隐性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阳性率为78.5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3,P>0.05)(表1)。

2.3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检查结果比较 年龄≥50岁者小肠动静脉畸形检出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者(P<0.05),而且女性小肠动静脉畸形检出率显著多于男性(P<0.05);年龄≥50岁者肠克罗恩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者(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间小肠占位、小肠溃疡、寄生虫病、小肠憩室以及小肠外出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20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分布 [例(%)]

表2 204例不同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肠疾病检查结果比较 [例(%)]

3 讨 论

一直以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进行诊断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胶囊内镜以及双气囊小肠镜的研制成功和在临床应用的推广,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5]。

以Treitz韧带为标志,消化道被人为的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6],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这个分区方法也被改变,以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上,胃镜可以进行观察的区域被称为上消化道;从十二指肠乳头至回肠末端,需要使用胶囊内镜或者双气囊小肠镜方可观察的区域被称为中消化道;而结肠和直肠,使用结肠镜可以进行探查的范围被称为下消化道。本研究在检查时间内胶囊内镜顺利通过小肠的204例患者中发现,10例出血部位位于小肠以外的消化道,其余194例的病变部位位于小肠,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对上、下消化道出血的漏诊率为12.25%(25/204)。因此有学者认为,在进行胶囊内镜进行检查之前,约有17%的仅接受过一次内镜检查的患者需要再次进行内镜检查,以此提高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7]。

通过胶囊内镜的检查,可以对小肠黏膜进行直接的观察,从而清晰地显示小肠腔内的溃疡和隆起,对位于肠腔内的寄生虫和异物也可以有直观的了解,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痛苦小、安全度高[8]。在本组资料中,胶囊内镜对86.93%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做出诊断,其中以动静脉畸形最为常见,其次是小肠占位和克罗恩病,此外还有小肠憩室和寄生虫病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50岁的患者,特别是女性小肠动静脉畸形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考虑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处于围绝经期或者是已经绝经,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有关。而小肠克罗恩病的检出率在年龄<50岁的患者中更多。

虽然胶囊内镜在检查的过程中痛苦较小,但是仍然存在着滞留体内的风险[9]。因此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之前,一定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并常规进行钡餐检查[10]。但是,有时钡餐检查未发现明显狭窄的患者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时还是发生了滞留,而在后来的手术治疗中发现胶囊滞留的位置恰恰就是狭窄病变所处的位置。在本研究的297例患者中,93例患者在检测过程中内镜未完全通过小肠,但是在检查后1周内均排出。

总之,使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而且无创伤,安全性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张以洋,韩树堂,周晓白,等.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的临床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8):402-405.

[2] 龙靖华,陈耀华,梁浓亮,等.消化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60-61,封3.

[3] Agrawal JR,Travis AC,Mortele KJ,etal.Diagnostic yield of dual-phase 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a non-diagnostic capsule endoscopy[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27(4):751-759.

[4] 李敏,黄留业,吴承荣,等.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应用中的对比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15(1):14-19.

[5] 胡耿诚,刘俊,谢小平,等.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7):394-395.

[6] 颜綦先,王军,李丽,等.胶囊内镜在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1,40(13):1281-1282,封3.

[7] 宁守斌,毛高平,唐杰,等.气囊辅助内镜联合胶囊内镜诊治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7):54-57.

[8] 王芬,薛莉,沈守荣,等.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5):2342-2345,2349.

[9] 谭炜,戈之铮,高云杰,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9(11):604-608.

[10] Shishido T,Oka S,Tanaka S,etal.Diagnostic yield of capsule endoscopy vs.double-balloon endoscopy for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total enteroscopy with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2,59(116):955-959.

猜你喜欢
岁者小肠消化道
灌肉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6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一根小肠一头猪
故事会(2019年10期)2019-05-27 06:06:58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29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论文写作中需注意的“模糊”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