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
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陈洪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赣州市立医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使用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经过治疗7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经过随访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到了I~II级,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29例,早期死亡患者占4例,没有出现手术死亡例数。结论 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取得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瓣膜置换术;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临床疗效
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指的是急性风湿热侵犯到心脏后遗留下来的慢性心脏病变,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1-2]。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手术治疗产生的风险性较大,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病程长、心肌损害较严重、心功能较差,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多脏器功能性障碍发生[3]。现在对赣州市立医院在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使用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使用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5±5.5)岁,平均病程为(16.5±5.6)年,平均体质量为(51.3±4.5)kg。从患者的术前检查结果分析,二尖瓣狭窄较严重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占2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较严重的患者占17例,主动瓣膜重度关闭不全患者占9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占12例,主动脉联合二尖瓣病变患者占16例。所有患者在术前活动后均出现气短、心悸、颜面青紫、反复心衰发作病史,患者心胸比在0.71~0.87,左心室舒张期末为(8.01±0.52)cm,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为(6.41±0.45)cm,心功能III级患者占例,心功能IV级患者占例,平均动脉压为(67.60±9.44)mmHg。中度贫血患者占44例,腹水症状患者占17例,肝肿大患者占34例,心脏恶液质患者占22例。从患者的合并症分析,术前大面积出现脑梗死患者占8例,高血压患者占23例,冠心病患者占6例,糖尿病患者占22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占9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占6例。将上述所有患者选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一时间行传统二尖瓣分离术治疗的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6.8±4.9)岁,病程(15.9±5.2)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所有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均给予瓣膜置换术治疗,让患者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式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通过低温和中温下体外循环式对主动脉手术进行阻断,使用4∶1含血心肌保护液进行灌注治疗,其中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占3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占12例,主动脉联合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占29例。
1.2.2 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二尖瓣分离术,采用左胸径路,经左心耳或左心房切口插入手指,在直接触觉下,导入二尖瓣扩张器,分离瓣膜交界粘连。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资料,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8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经过治疗7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主动脉阻断的时间为(87.0±39.0)min,体外循环的时间为(99.0±37.0)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心脏自动复跳的患者占36例,点击复跳的患者占28例,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为(21.5±6.5)h。经过随访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到了I~II级,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29例,早期死亡患者占4例,主要死于顽固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手术死亡例数,没有出现二次开胸、切口感染以及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手术治疗产生的风险性较大,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病程长、心肌损害较严重、心功能较差,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多脏器功能性障碍发生[4]。瓣膜置换术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治疗中,手术操作过程中药注意以下几方面[5]: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评估,并根据其病情选择最佳手术治疗时机,术前均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对患者的手术承受能力做好评估;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若肾功能不全则在术前给予透析治疗,术前把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调整,和正常水平接近,对于心脏恶液质患者,及时补充红细胞和血浆[6];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肌给予保护的同时,要对其各种病变进行合理纠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瓣膜;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患者在术后应该持续给予活血药物,减轻其心脏负担,使其心肌收缩能力得到提高,及时补充身体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7]。
瓣膜置换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中,把握好最佳手术时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8]。上述结果显示:8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经过治疗7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主动脉阻断的时间为(87.0±39.0)min,体外循环的时间为(99.0±37.0)min。心脏自动复跳的患者占36例,点击复跳的患者占28例,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为(21.5±6.5)h。经过随访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到了I~II级,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29例,早期死亡患者占4例,主要死于顽固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手术死亡例数,无二次开胸、切口感染以及心内膜炎。说明了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取得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1] 罗世官,黄克力,陈宏明,等.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51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4):77-78.
[2] 吴志勇,卢海彬,姬德宇.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J].中华全科医学,2010,15(8):989-990.
[3] 陈洪,谢亨清,郭敏.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的围术期处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3):387-388.
[4] 辛军,王厚强,陆军,等.高危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临床经验[J].当代医学,2009,15(8):603-605.
[5] 台庆阳,高东安,周鸣辉.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8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8):121-122.
[6] 韩涛,谢维泉,杨三德,等.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中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2,19(4):197-199.
[7] 余凯忠,邵国丰,张志梁,等.356例风湿性多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J].当代医学,2010,16(4):199.
[8] 黎明.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43-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1.011
江西 341000 赣州市立医院(陈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