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悲剧浅析*
——基于社会交往合作原则视角

2014-03-26 19:23陈雪贞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千阳莱拉伊斯兰

陈雪贞

(福建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001)

《灿烂千阳》中玛丽雅姆悲剧浅析*
——基于社会交往合作原则视角

陈雪贞

(福建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001)

玛丽雅姆从一开始便渴望合作原则沟通,但一直被婚姻和家庭环境压制,最后在保护莱拉无望的情况下,杀死了丈夫拉希德,并且在从容赴义的过程中,为自己所关爱的人付出了生命,成就了自己生命中最为悲壮的合作性沟通,最终绽放出人性尊严的光芒。

悲剧;合作原则;沟通

卡勒德·胡塞尼所创作的小说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第一次创作《追风筝的人》就受到了世界文坛的关注。而《灿烂千阳》这一部作品实际上是卡勒德·胡塞尼在第一部小说作品出现后第四年,再出版的一部新作品,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灿烂千阳》这一部作品依然延续了卡勒德·胡塞尼用感情打动他人的写作方式,用细腻的笔法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展现出阿富汗在二十世纪的下半叶让伊斯兰妇女所遭受的各种不同的遭遇,其叙事的感染力很强,读者可以解读到卡勒德·胡塞尼对于国家遭逢悲剧时的敏锐感触。而在《灿烂千阳》当中女主人公玛丽雅姆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合作原则下的人生悲剧,也是该部文学作品当中感人至深的重要元素。

一 社会交往中合作原则的概述

合作原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所提出来的,主要是谈及了人类在日常的交往过程当中,会有意或者无意地运用到一些准则,这些准则会让人类在交往过程中,实现互相配合从而完成交际过程中的主要任务。

格莱斯所提出的交际合作原则主要分成四个范畴,分别是量的原则、质的原则、关系原则、方式原则。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合作原则非常重要,特别要求所说的语言应该是有一定的证据、具备真实性的,且应该简洁明了,避免出现条理性的矛盾等,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顺利性。

二 玛丽雅姆家庭中存在的合作原则矛盾

(一)因为哈拉米身份而缺乏合作沟通的机会

玛丽雅姆首先是一个私生子,在阿富汗的语言当中,“哈拉米”就是私生子的意思,并且在二十世纪的阿富汗国家当中,哈拉米是得不到社会承认的,也是缺乏社会的合作原则认同的。玛丽雅姆就是背负着这样的一种身份标签,这也意味着玛丽雅姆从一出生到最后死亡,都要背负着这丧失合作原则的精神痛苦以及物质痛苦。

玛丽雅姆和她自己的母亲离群索居,和城镇当中其他人的生活都分隔开来,她和母亲所居住的简陋泥屋就如同一个孤岛。玛丽雅姆在这样的精神孤岛上缺乏和其他人的交流,加上传统的阿富汗文化对于她这种出身的嫌弃,她完全陷入到一种社会交流的停滞状态当中,完全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一种社会交流上的合作原则困境,这也是玛丽雅姆之所以会经历人生悲剧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命运基础[1]。

(二)缺乏合作交流家庭环境

社会交流的缺乏,也成为了玛丽雅姆的母亲对其日常教育的重要一环。玛丽雅姆的母亲常常对玛丽雅姆灌输着幸福是不可以被获得的理念,而她也是一个在社会交流过程当中出现合作原则矛盾的女性。玛丽雅姆的母亲娜娜曾经说过,世界上所落下来的每一片雪花,都是人类世间当中某一个悲伤的女子所发出的叹息。这个也在某个程度上反映了玛丽雅姆缺乏社会交流的家庭教育根源[2]。而在这一方面,玛丽雅姆的父亲也负担着一定的责任。因为玛丽雅姆只有在每周四的时候和自己的生父扎里勒见面。玛丽雅姆在这样的一种家庭当中所学习到的成功的合作原则很少,她也很少能够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包括她自己的生身父亲,她几乎没有和他们进行交流。而玛丽雅姆也曾经为了求证自己的父亲扎里勒是否能够兑现重新关心关爱她的承诺,在十五岁生日的那一天特地跑到自己生身父亲的窗前,可是她的父亲依然没有办法兑现自己的承诺。玛丽雅姆因为缺乏沟通的经验,又没有听从自己的母亲娜娜的劝阻,反而痴心妄想,最终被谎言所愚弄,只能够回到原先的小泥屋当中。

从这一点上看,玛丽雅姆之所以会在阿富汗的社会当中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首先是因为病态的社会规则的束缚,其次是因为她接触的人和事太少,沟通的机会也很少,甚至阿富汗的民风民俗她也完全不了解。

三 玛丽雅姆婚姻中存在的合作原则问题

(一)传统婚姻对合作沟通的压制

孤女的状态让玛丽雅姆和阿富汗社会之间存在着更多的沟通交流方面的矛盾。而玛丽雅姆的父亲扎里勒以及那三位看起来体面的妻子,为了解决玛丽雅姆在家中呆着的问题,决定抓紧时间将玛丽雅姆嫁出去。玛丽雅姆很快就被自己所谓的家里人决定了,要和四十多岁的老鞋匠拉希德成亲。整个过程中玛丽雅姆都没有办法获得自己的爱情或者是婚姻上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的剥夺,源于阿富汗社会对像玛丽雅姆这样的私生女的鄙夷。玛丽雅姆一方面是私生的,另一方面又是女性,所以社会并不会给玛丽雅姆表达自我的机会,同时,玛丽雅姆也不愿意去争取什么样的沟通机会,导致自身一步步地走向自己人性的桎梏之中,这也是玛丽雅姆和合作原则下沟通权之间的一种不可被调和的矛盾[3]。

玛丽雅姆在结婚之后依然没有获得更为合理的合作原则下的沟通。在阿富汗的传统婚姻当中,玛利雅姆和其他的传统妇女一样,必须要服从于畸形的社会道德,必须像其他的阿富汗伊斯兰妇女一样,用布卡将全身都紧密地包裹起来。玛丽雅姆就这样完全地被封建主义的道德所束缚,不能够获得自己人生的自由。虽然她内心中对于自由的婚姻以及人生仍然具备着向往与追求,但是紧密的布卡不仅仅把她的身体和整个伊斯兰世界隔绝了,更是把她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精神交流彻底隔绝了。因此,在玛丽雅姆的婚姻中,合作原则也再一次被破坏了,她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内心在想什么,而伊斯兰世界的宗教道德,也不允许她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

(二)无法生育对合作原则的破坏

玛丽雅姆在婚姻当中的悲剧,最大的导火线就是她不能够再次生育。由于玛丽雅姆在家庭当中长期没有得到充足的营养,她的身体非常虚弱。结婚之后,玛丽雅姆先后六次怀孕,可是六次都非常不幸地流产了,而且因为流产的次数太多了,所以再也不能怀孕了。在传统的阿富汗伊斯兰宗教的道德当中,女子不能够为自己的家庭生下孩子,那就是十恶不赦的。因为孩子是伊斯兰妇女与整个伊斯兰世界,包括自己的家庭进行沟通的基础,所以不能够怀上孩子的玛丽雅姆,就已经完全丧失了和整个男权主义的阿富汗伊斯兰宗教的世界进行沟通的方式,也就是社会交往过程当中的沟通原则已经被彻底地打破了。因此,玛丽雅姆的丈夫没有办法接受她,不但不和她进行平等交流,还不断地诉诸于家庭的暴力。

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玛丽雅姆终于明白自己在整个伊斯兰世界中,只不过是一个家庭传宗接代的工具,并没有什么人权可言,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的不断打击之下,玛丽雅姆渐渐变得更为麻木,其性格当中原本的棱角也逐渐地变成了木讷,最后也渐渐丧失了和世界沟通的欲望。

四 玛丽雅姆精神世界中存在的合作原则

婚姻以及家庭的关爱都收获不到,而在经受了多次精神上的打击之后,玛丽雅姆逐渐变成了一个忍耐性女性。对于她而言,生命就是一种负罪,也是一种痛苦,在绝望以及心碎的过程当中,她不知道自己的归宿是什么。

(一)选择毁灭生命来获取合作原则

玛丽雅姆看到了具备反抗意识但是美丽隐忍的另一个女性,这个就是玛丽雅姆丈夫的另一个妻子莱拉。莱拉在苏联攻打阿富汗的战争当中,惨痛地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以及母亲,而且曾经十分深爱的男孩也因为战争而逃亡到其他的地区,可是莱拉已经怀上了这个男孩的孩子。在举目无亲的状况下,加上被玛丽雅姆的丈夫所欺骗,她选择了成为他人之妇。不过莱拉从来都没有丧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内心也是十分坚定。玛丽雅姆一开始对莱拉是持有敌视的态度的,但是这种敌视态度很快就被生活的忍辱负重化解了。这一点实际上表明玛丽雅姆渐渐找到了沟通的合作原则。因为她找到了和莱拉共同沟通的基础,同样的生活压力,同样是要忍辱负重,同样内心充满着正义与向往,两个女性在战火纷飞和家庭暴力当中互相交流,互相照顾,找到了沟通过程中的合作原则。这种对于命运的抗争的勇气,以及对于幸福的渴求,在这种严苛的阿富汗宗教律法之下,变得更为真切感人。玛丽雅姆在一次莱拉快要被自己的丈夫掐死的危机时刻,做出了一个勇敢举动,那就是举起铁锹,然后砸向拉希德[4]。

(二)合作原则下的从容赴义与成全

玛丽雅姆选择这样一种方式,独自承担罪责,这样的一种勇气和成全,正是她在和莱拉进行沟通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合作原则。玛丽雅姆选择杀死这个罪恶的丈夫,也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用自己生命最后的光阴表现出女性所本应该具备的宽容和善良,更为震撼地表现出女性与生俱来无法被现实生活所磨灭的勇气与善良。她知道自己爱着阿兹莎,也爱着莱拉,她在关爱这些同甘共苦的女性当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包容还有合作原则。

有爱有恨的玛丽雅姆,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给自己所关爱的人一种保护,让莱拉和莱拉的孩子找到幸福的生活,而她就在这样的成全当中渐渐成为了一个坚强的人,成为了一个英雄。尽管莱拉和莱拉的孩子在流亡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欺侮,可是她们还能够活下去,这就是玛丽雅姆为自己所爱的人所付出的关爱,她在毁灭自我时也获得了自我的救赎。这种人性关怀的伟大光芒,让太阳重新照射在这个因为战火而变成废墟的城市,从而也让人们渐渐露出了对于幸福的渴望。

卡勒德·胡塞尼运用自己细腻的笔触,通过阿富汗传统宗教道德环境下的玛丽雅姆形象的描写,分析了社会对于人类合作原则的压制,并且咏叹了人性的光芒。尽管人生是十分痛苦和坎坷的,但在罪恶的道德土壤上,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心灵之花。

[1]林小平.原型批判视域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以《灿烂千阳》女主人公玛丽雅姆为例[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范金宏,张雪梅.小说《灿烂千阳》的叙事艺术[J].黑龙江史志,2010,(15).

[3]高艳丽.揭开阿富汗的苦难面纱——读胡赛尼《灿烂千阳》[J].世界文化,2008,(2).

[4]戴海英.《灿烂千阳》女性文化的解构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2012,(6).

(责任编校:简子)

Analysis of the Tragedy of M ariam in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CHEN Xuez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s of Mariam’s life tragedy in Khaled o Hussein’s novel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At the beginning,Mariam desired to communicate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cooperation,but she was suppressed by themarriage and family environment,and finally for protecting Laila,she killed her husband Rashid,and calmly received the execution of the law;in the execution,she sacrificed her life for the one she cared for and achieved themost tragic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eventually bursting out the light of human dignity.

tragedy;cooperative principles;communication

I106.4

A

1008-4681(2014)06-0075-03

2014-09-05

陈雪贞(1981-),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

猜你喜欢
千阳莱拉伊斯兰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莱拉和我是如何环游世界的
家庭系统理论视阈下解读《骨》中莱拉的转变
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灿烂千阳》中的女性成长和救赎主题分析
灿烂千阳--自驾贵州之旅
伊斯兰刀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