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湖湘诗僧八指头陀结社考论*

2014-03-26 19:23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结社诗社湖湘

何 湘

(湖南科技大学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 411201)

清末湖湘诗僧八指头陀结社考论*

何 湘

(湖南科技大学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 411201)

清末湖湘诗僧八指头陀早年游历江南,与当地文人、莲社关系密切;中年回归湖南,入碧湖诗社、湘社;晚期再历江南,除继续与前期湖湘社友雅集、唱和外,交游圈不断扩大直至海外。其结社特点为:一、结社对象呈阶段性变化;二、社集交往循序渐进式开展。八指头陀结社创作数量丰富,题材多样,怀显地域情结,于地方文学史与文人结社史,他都是一位颇具影响、富有特色、值得关注的人物。

八指头陀;四明结社;碧湖诗社;湘社

清末诗僧八指头陀(1851—1912),释名敬安,字寄禅,湖南湘潭人,曾于宁波阿育王寺烧残两指,并剜臂肉奉佛,故号“八指头陀”,遗留著作有《八指头陀诗集》十卷、《八指头陀诗续集》八卷等。八指头陀出身寒素,境遇坎壈,但苦吟好学,诗才出众。不少名家亦称赏其诗,如湖湘诗派魁杰王闿运两次为其诗集作序,认为:“寄禅得慧而能兼文理以为诗。”[1]八指头陀德行高卓、交游广泛,先后主持——衡阳大罗汉寺、上封寺、大善寺、宁乡密印寺、湘阴神鼎寺、长沙上林寺和江南二寺——宁波天童寺、观音寺,任中华佛教会首任会长。他经常往来于湖湘与江南两地,远游山水、驻锡名寺之同时,参与两地的多个文学社团。于地方文学史与文人结社史,八指头陀都是一位颇具影响、富有特色、值得关注的人物。

一 八指头陀的主要结社

同治十年(1871)年,八指头陀自一句“洞庭波送一僧来”受到郭菊荪的赏识,初登诗坛开始,其活动区域虽不断变换,文学社集活动却一直进行。现按三个时期分别考索其主要结社:

(一)早期结社(1871—1884)

湘阴结社:光绪元年(1874),八指头陀自歧山去湘阴法华寺,东林老僧为其师。秋季曾游历宁乡沩山、湘阴神鼎山等地。游历湘阴期间,曾与郭增颐等人结诗社。有《丁丑(1877)秋寄郭增颐少君》一文可证:

增颐社兄足下:

自家山分袂,不觉几度丹桂飘香,黄花弄色矣。回忆畴昔,华屋中与君拾枯槎,煮野菜,歌明月,吟松风,诚一时之佳会,千秋之胜事也。讵料浮云一别,流水三年,海角天涯,暌违万里,鳞鸿罕遇,音问难通,望风怀想,能不怆然涕下者乎?[2]

郭增颐为八指头陀湘阴社友。光绪六年(1880),另有《怀湘阴郭增颐》一诗抒写对社友、社集的怀念:

日落寒林万树烟,怀君此际倍凄然。秋风雁断书千里,凉月光浮水一天。

结社青山还忆昨,渡杯沧海已忘年。若耶溪畔云门寺,何日孤灯对榻眠[2]。

四明结社:光绪二年(1876)冬,八指头陀从湖南东来,驻留明州(今宁波,以境内四明山得名,也称四明),从吕文舟、胡鲁封、徐酡仙及寺僧与了法师等人游,并成立诗社,相互吟和。其诗集卷七记录:光绪丙子余驻锡明州,从与了法师、吕文舟、徐酡仙、胡鲁封诸子游。以文舟居近东林寺,用仿远公故事,结社吟唱精进,极一时之胜[2]。

与了法师为四明茅山普安寺高僧,与八指头陀为湖南同乡,八指头陀《戏赠与了山人》一诗中有自注:“师本衡山人,现住三茅山”[2];胡鲁封、徐酡仙、吕文舟、杨灵荃等人,其身份多为基层文士,世居于茅山附近胡家坟、花园、东林寺、杨家弄等村,如徐酡仙,鄞县人,善饮工书,自号“四明狂客”。酡仙一直未得功名,困顿终身。他逝世后,八指头陀在《追致徐酡仙》一文中感叹其家境贫苦,自己无能为力:

今一开箧,见君旧制,楮墨尚新,墓木已拱。悲来神灭,事往情存。闻君老母饥寒,八旬犹活;爱子贫病,三十未婚。故人厚禄,谁恤其孤?余亦何人,徒伤胸臆!无剑悬陇,有泪落云[2]。

光绪十年(1884)八指头陀自四明归长沙,小住麓山寺。明州结社暂告一段落。

(二)中期结社(1885—1901)

长沙碧浪湖诗社:光绪十二年(1886)六月十五日,王闿运集诸名士在长沙开碧浪湖(亦称碧湖)诗社,八指头陀被邀参加,由南岳赴长沙。九月,复至长沙,赴郭嵩焘招集之碧浪湖重阳会。八指头陀有多首诗歌记载碧浪湖诗社社集活动,如《六月十五碧浪湖看月遇雨,用王壬秋社长韵》、《九月十九玉池老人招集碧浪湖展重阳,因赋》、《碧湖雅集,呈王雁峰山长》、《花朝日,湘绮翁集道俗八人觞于碧湖,听雨赋诗》等等;其《致郭菊荪先生书》中有:

去岁六月,与湘绮翁、玉池老人诸公,开碧湖吟社,会者数十人,宾主酬唱,一时文人之胜。碧湖在开福寺后,为五代马文照避暑游宴之所。敬安因从诸公游,诗思颇进,特录数首,寄呈训正[2]。

他人诗歌中亦留存八指头陀参加社集或与社友往来的记载,如:光绪二十年(1894)浩园雅集观画,王先谦《壬秋偕笠云、寄禅、素蕉、道香初春集雨珊浩园寓斋,壬秋、笠云、寄禅三人有诗,素蕉画梅,道香作篆成一小幅,雨珊索题》[3]王闿运《甲午二月四日,再集浩园,寄、素、道三道人同会。斋罢,逢张居士,要入东寮看画,归作记日》[4]光绪二十一年(1895)程颂万《乙未腊八日同王益吾祭酒、王壬秋、刘采九两年丈、诗僧笠云、寄禅治具曾文正祠之浩园,寿易笏山布政年丈七十。属伯芗黄子为浩园介雅图,因次笏丈诗韵四首弁诸册端以永期颐之祝》[5]等诗。

碧湖诗社社长为王闿运,社员人数众多,籍贯不一,道俗并入,均为当时在湖湘之地的名士或高僧,并经过王闿运等择选。本省社员有郭嵩焘、熊鹤村、易佩绅易顺鼎父子、程颂万、王楷、王先谦等,外省籍贯如浙江俞明震、江西陈三立、陈衡恪父子等,方外之士似八指头陀、笠云等禅师。社员们多“置身清贵”,即使有个别社员身份不入此列,其文德诗才也有过人之处。八指头陀《寄吴梦舟秀才并序》序云:

余碧湖诗社中人,今皆置身清贵,惟吴梦舟秀才不求闻达,终老烟萝,众鸟高翔,孤云独卧,盖玩道有觉之隐君子也[2]。

长沙湘社:光绪十七年(1891)春,易顺鼎、易顺豫、程颂万等人在长沙蜕园集会,其后,程颂芳、陈锐、朱鞠尊、俞恪士等湘中词人陆续加入,遂成立“湘社”,并辑刻《湘社集》。八指头陀曾入湘社,光绪三十二年(1906)其诗《寄朱鞠尊、俞恪士二观察》前序中曾有:“朱鞠尊、俞恪士二观察,皆余湘社中人。”[2]宣统元年(1909)有诗《衡山陈仲明,余湘社中人,别十年矣。宣统元年,遇于甬上,以诗投赠,感次其韵》。只是八指头陀并非湘社的骨干成员,《湘社集》未见收录八指头陀的作品,八指头陀诗文集中对湘社的社集活动也甚少记载,这可能与湘社是暂时性的词社,八指头陀又嗜好作诗,更多参加诗社活动等因素有所关联。

光绪十七年(1902)二月,浙江宁波天童寺首座幻人率两序班首前来长沙,礼请八指头陀为该寺住持。八指头陀推辞再三后,答应赴任。自此,八指头陀结社聚集地域从湖湘转向江南。

(三)晚期结社(1901—1912)

江南社集:八指头陀一方面与前期湖湘社友继续互动、来往。光绪二十九年,从湘社社友俞恪士招去南京后湖雅集。光绪三十二年八月,与湘社社友俞恪士、吴蓉初等小集上海。不能会面的社友,也有书柬邮寄赠和。如《闻陈师曾由日本返金陵,再次前韵奉寄》、《寄朱鞠尊、俞恪士二观察》等。陈三立曾回寄给八指头陀多首赠诗,其一如《次韵答寄禅上人海上见寄》:

碧湖花雨照迷津,十五年前挟老筠。客湘时屡与郭筠仙侍郎诸公同集碧浪湖诗社。

石火光中吾未死,乾坤毁后汝何人。

缥缈潮音倚雁闻,楼台歌啸隔霾氛。

虬须白足自来去,想得袈裟生海云[6]。

另一方面,以友人身份参与江南文学社团的具体活动。南京陈作霖,曾与朱绍颐、顾云等结诗社,常在南京可园、愚园等地社集。陈作霖有《愚园社饮,八指头陀适至,诗以赠之》:

瓦官寺侧共衔杯,六代江山感劫灰。丹桂香中居士悟,白莲社里远公来。

光阴草草供行脚,文字英英亦辨才。儒释两家皆欲尽,师应与我有同哀[7]。

八指头陀还以旁观者身份参与江南诗社创作的评点,光绪二十八年有《袁叔舆户部寄示金陵诗社门存唱酬韵见怀之作,次韵奉答壬寅》:

卧雪清承旧德门,新诗遥寄到荒村。一时相见风流盛,千里如闻笑语喧。

恋阙定回金锁梦,探春初返玉梅魂。终当杖锡来相访,割取安禅片石存[2]。

光绪三十一年另有《武陵陈伯涛作宰江南,曾以其金陵门存唱酬唱韵集见寄湘中,时余往浙,事繁,迟迟未答。阅四年,于天童禅课之余,追怀旧事,补次其韵》。

晚期社交面更广,结识五湖四海的学者、文人、诗僧。除与国内诸名流文人如夏曾佑、狄梦青、黄益斋、吴保初、陈诗等多次小集上海外,八指头陀还曾多次与日本僧人雅集唱和。一九一二年九月,八指头陀逝世于北京法源寺,世寿六十二,僧腊四十五。

二 八指头陀结社特点

(一)文学结社对象社会身份的变化与范围的扩大,显示出八指头陀文坛影响力与社会身份层次的变化

八指头陀早期结社,社集地点选择在居所附近,社团人员身份多为基层文士或诗僧,社团活动规模较小,形式较松散。八指头陀中期结社,社集地点选择省会城市,有时远离住所,达数天路程。社团人员身份多为上层文士或名僧,有社团领袖和创作学习的模范。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集次数频繁、气氛活跃,社团在湖湘文坛的影响力较大。晚期与前期社友保持往来,社交圈继续扩大,和海外诗僧都有雅集唱和。八指头陀还以他者身份参与到江南文学社团的观察与评价中。八指头陀社会活动众多,交游广泛,曾被王闿运戏称为“市僧”。几乎每到一地,他便受到当地文人乃至海外的欢迎,得以引荐入诗社,除与其个人诗才卓越有关外,与清末湖湘文人在文坛的整体地位上升也有关联。

(二)八指头陀以僧人身份异地结社,其社集交往是循序渐进式开展的,可为清末湖湘文人与异地文人交往的一个特别案例

八指头陀早期远游吴越,异地结社,作为一个普通的行脚僧,其人被四明当地社友接受,其诗才被认可,有个渐进的过程。江南本为文化高地,整体文学生态良好,即使一般布衣之士,既能攻文吟唱、摛章染墨,也不乏论文评诗、量词称句之识。八指头陀在宁波阿育王寺驻留时,曾有武弁数人上山游玩,到寺中突发诗兴,“上人与之谈,颇自骄矜,若不屑酬对者”,直至八指头陀续出“夕阳在寒山,马蹄踏人影”的诗句,在场的众人才对他刮目相看。部分四明社友认识他之初,当他仅是一寻常诗僧,即便“人貌奇古、辞气淡雅”[8],也只是有别于俗僧。个别社友如胡鲁封,开始时不喜僧人,认为“僧人学佛而辄背驰夫佛”;之后听到朋友称赞八指头陀的诗,也不以为然,“未之奇,意不过稍别于俗僧已耳”;和八指头陀交谈数次后,便“讶其若不仅稍与流俗殊”;结社雅集看其多卷诗歌后,称赞其诗“迥异绝响”、“逼近唐人”,并写文“以志吾过”[8]。

三 八指头陀结社的文学史意义

八指头陀结社创作数量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研究其结社活动,能进一步了解清末湖湘文人的社集细节与创作现场。

从光绪元年湘阴结社至八指头陀去世近四十年的岁月里,八指头陀诗作中时常出现社集、社友们的身影。在八指头陀去世之年,他还写下《重过茅山寺遥望徐酡仙、胡樵砚、吕文舟、杨雪门诸亡友墓,泫然有作》、《过亡友杨灵荃湾居,怆然作此》两诗以表对故友的怀念;与湖湘社友仍在不断酬唱,见《曼衍道人以诗见贻,次韵奉酬》。结社创作数量众多,一方面可见社集与社友在八指头陀的心灵空间里占有不小的比重,另一方面为了解清末湖湘文人社集也提供了充足的个案材料。考索、梳理八指头陀结社史实,解读其结社创作,可更清晰此名诗僧在清末文坛地位上升和社会影响力扩大的动态过程,更了解清末湖湘文人的社集细节与创作现场。八指头陀江南结社的材料,亦可用来进一步丰富清末湖湘、江南两地文人交流互动的研究。

八指头陀结社创作中蕴含的地域情结,以此亦可观照地域空间与文人结社、创作的联系。

无论是四明社集的天童、雪窦,还是湖湘社集的碧浪湖、浩园等,这些园林湖山充满野趣和灵气、清幽雅致,故常为文人墨士雅集聚会的理想境地。在名刹古寺之薰染、佳山秀水之助力下,文人社集亦得增雅趣、文人灵感更易勃发;八指头陀不少诗作如《辛巳五月初六偕吕文舟处士、与了上人游雪窦》、《碧湖雅集,呈王雁峰山长》、《登碧湖楼》等诗描写了社集环境,亦展现了当地的自然风情与人文习俗。

四明社友评价这位异地社友——八指头陀的诗歌时,其人生中的远游经历、其诗歌中的湖湘地域环境特色与文学传统常被论及。如吕文舟曾提到:

寄禅子自长沙飞锡,游寓四明,迢迢五千里路,所过名山大川不胜指屈,一一咸登诸歌咏。……予特谓长沙故多佳山水,衡岳之云,洞庭之波,又复得屈子、贾傅之风流文采,胜地名贤,足令人向往靡尽[8]。

文人结社是一项群体性的活动,征歌赋曲、游宴赏景彰显文人的生活之乐,饮酒赋诗、争奇斗胜显示文人的风雅情怀,结社活动既促进文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又为不同文人的切磋竞技、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与条件。文人的文学创作也可以促进社团活动的开展与社团宗旨的实现,提高诗社团体的凝聚指数;社员的名气与作品的传播也扩展了社团的影响辐射面。而以地域空间为依托的结社,社员们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彰显地域环境特色、蕴含地方传统习俗,抒发地方文人情怀。以上种种,从八指头陀结社及其创作可窥一斑。

[1]释敬安.八指头陀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释敬安.八指头陀诗文集[M].梅季,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7.

[3]王先谦.王先谦诗文集[M].梅季,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8.

[4]王闿运.湘绮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程颂万.楚望阁诗集(卷97)[M].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

[6]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M].李开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陈作霖.可园诗存(卷28)[M].清宣统元年刻增修本.

[8]释敬安.嚼梅吟[M].清光绪七年紫榴山房校刻本.

(责任编校:余中华)

Discussion of Poetry Club Activities and W orks of the Poem M onk w ith Only Eight Fingers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HE Xiang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ulture Research Center,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Hunan 411201,China)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the poem monk with eight fingers from Hunan early traveled through Jiangnan,and ha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literatiand lotus club;athismiddle age,he returned to Hunan,and joint into the Green Lake poetry club and Xiang poetry club;at the late stage,his circle of friends continued to expand and reached overseas,in addition to keeping contact with previous friends in Huxiang clubs.His association features are as follows:firstly,the object of social identity and range showed phasic changes;secondly,proceed in an orderly way and step by step into poetry club;thirdly,poems relevant to poetry club were abundant;fourthly,poems relevant to poetry club contains geographical complex.

the poem monk with eight fingers;form a poetry club in Ning Po;Green Lake poetry club;Xiang poetry club

I209.9

A

1008-4681(2014)06-0006-03

2014-10-02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清代湖湘文人江南结社研究”,项目编号:13C300。

何湘(1979-),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学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讲师,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明清诗文。

猜你喜欢
结社诗社湖湘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道学的团体化:宋儒结党,明儒结社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晚清南洋文人结社与华文文学的发生
诗社撷英
“结社革命”背后的幽灵:非营利部门的理性化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