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视阈下《龙船调》的传承现状及对策

2014-03-26 05:50邓敏
关键词:利川利川市土家族

邓敏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土家族口头文化,是口头传承的语言以及以口头语言传承的各种文化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等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土家族的口头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主要有民间歌谣、故事传说、民间神话和戏曲等。这些口头文化,是土家族文化的根基,承载着土家族先民生产生活的轨迹。在利川土家族诸多形式的口头文化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由周绪卿、黄业威搜集整理的利川民歌《龙船调》。《龙船调》长期在柏杨、城关、汪营、忠路一带流行,是演唱彩莲船的主要曲调之一。[1](P440)《龙船调》至今已被载入《湖北省民歌集成》、《中国民歌集》,并于1983年在国际优秀民歌评选中,被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一、《龙船调》的传承现状

《龙船调》是利川土家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浸透着浓郁土家风情和淳朴山野气息的民歌。在政府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政策举措之下,以及民间艺人的大力支持下,《龙船调》的传承取得了一定成效。

政府逐渐重视,保护与传承并行。民族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纲领和总政策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保证。利川市政府为了更好地推进《龙船调》的发展,保证龙船调的传承,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比如成立了龙船调民族文化研究会,专门负责龙船调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其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民族宗教局牵头,文化局、工商局等部门配合,对作为一种包括民歌、地域文化、民族精神在内的具有深层次民族文化内涵的龙船调申请商标注册,把龙船调的商标批量印刷在贺卡和信封上。这不仅让当地人意识到文化贵在传承,也达到了对外宣传的目的。

民歌传承艺人的自觉性和热情度很高。《龙船调》是利川柏杨人民耳熟能详的一首灯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龙船调》为代表的利川灯歌,现在在柏杨有自己的歌队、艺术大师及传承人。《龙船调》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和世界舞台,影响不断扩大。这些成绩都与民歌艺人的努力息息相关。利川柏杨镇60多岁的老艺人聂成感叹道,龙船调可能是世界上传唱人数最多的民歌之一。利川柏杨现存灯歌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全友发,在谈及自己为传承以《龙船调》为首的灯歌而甘愿做农民时,不禁流下热泪。正是这些传承艺人的责任感和热情,以《龙船调》为代表的口头文化的传承才有了希望。为了进一步宣传《龙船调》,柏杨镇于2012年6月底举办了首届柏杨坝镇龙船调灯歌文艺汇演,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赏。当地人纷纷感慨,这是他们的骄傲,这是土生土长的民歌。

用表演的形式宣传,打造文化品牌。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构思,是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2012年开始,利川市举办了龙船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演出活动,都是在民歌传承人指导下,由当地民间艺术团所表演。这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演出形式,能够使更多的人感受到《龙船调》的魅力,更能激起人们对传承《龙船调》的兴趣,对于以《龙船调》为代表的口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非常有益。当地政府还竭力打造以《龙船调》为代表的口头文化品牌,打造河灯歌节,吸引了诸多的外商、游客,使《龙船调》这一民族文化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并且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进一步推动了口头文化的传承。

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保护《龙船调》传承的措施,但随着现代化浪潮的不断涌起,以及都市文明影响的日益扩大,利川土家族的口头文化传承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和威胁,《龙船调》的传承面临着一定的窘境。第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这不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不利于繁荣文化生活,加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化建设。在利川乡镇,缺乏规范固定的《龙船调》表演舞台,比如利川市的柏杨坝镇,用以表演的舞台相对比较简陋。这种小舞台,只能为村民们的平时娱乐所使用,不能承办对外演出。再者就是歌曲演唱配套设施比较落后,镇上根本没有足够的演奏器材,甚至没有使用演奏器材,而直接用电脑或者DVD带子播放,这就不能体现出《龙船调》的原汁原味。第二,传承人出现断层现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商品经济浪潮不可阻挡,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奔赴城市,而《龙船调》的传授是以师徒的方式传承的,当年青一代都奔往城市后,在乡里《龙船调》的传承对象就相对减少,再加上很多民歌传承人又相继去世,因此出现了传承人断层的现象。在调研中,也有一些民歌传承人提及,现在愈来愈多的年轻人热衷于流行歌曲的传唱,觉得像《龙船调》这样的民歌很土,认为学习口头文化不会得到实际利益,没有表现出传承口头文化的责任感;也有一部分人虽然有学习和传承这种口头文化的意愿,但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左右徘徊,难以取舍,这无形中也造成了传承的断层。

二、传承《龙船调》的对策

《龙船调》之所以成为土家族口头文化传承的瑰宝,是因为其具有实在的传承价值。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利川土家族口头文化内涵,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提升利川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针对《龙船调》传承面临的窘境,笔者提出几个尝试性的建议,以期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对策,进一步推进《龙船调》的传承和发展。

加大专项保护基金投入。政府要更加重视《龙船调》的传承,设立相应的保护发展基金。比如在《龙船调》发源地柏杨坝镇投入充足资金,对其文化基础设施进行修整,建设更大的表演场所,更新演奏乐器和设备,改变其原有的落后面貌,为传承和发展《龙船调》口头文化提供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加大对土家族民歌采集整理编录工作的资金投入,对老一辈民歌传承人的演唱与教学进行视频音频录制,组建高品质的原生态民歌表演队伍,加大《龙船调》等原生态民歌的对外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爱好者,与文化旅游行业相互促进发展。

保护传承人,培养接班人。首先,保护传承人,给民歌传承人一定的经济保障。《龙船调》作为利川的口头文化,依靠口传心授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传承人在口头文化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给传承人一定的经济保障,以改善其生活工作环境,提高他们在民间的社会地位,使其更好地安心研究和传授。其次,与利川的各小学协商合作。保护与传承口头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可以开设相关的民乐学习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从小就接受民间口头文化的熏陶,以培养其学习民歌的兴趣,为《龙船调》的传承,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传承自觉性。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龙船调》要想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就要依靠先进的媒介。可以参加或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西部民歌电视大赛等类似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龙船调》的知名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更多的艺人去学习和演唱《龙船调》。通过媒体展示平台,扩大《龙船调》的影响力,能很好地激发利川当地民众在口头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文化自觉。

《龙船调》是利川土家族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化中的杰出代表。保护与传承利川土家族口头文化,要进行不断地挖掘和创新,在动态中实现保护传承。只有在民族政策的指导下,通过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传承人的文化保护意识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等多种力量的合力配合,《龙船调》才能顺利传承。

参考文献:

[1]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利川市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利川利川市土家族
土家族情歌
土家族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旅游观光铁路助力利川旅游发展
利川市草场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不让路上有空跑的车
让新《食品安全法》惠及利川百姓
招商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利川市的调查为例
着力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基于利川市发展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