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绪君,丁明来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农技站,276812)
山东省自1966年南茶北引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鲁东南沿海、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三大茶叶产区,截止 2012年,全省现有茶园总面积2.07万hm2,其中投产茶园1.8万hm2,茶叶总产量1.3万t,干毛茶总产值达到20多亿元,已成为江北茶区最北部集中分布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省2.07万hm2中,通过土地流转茶叶加工企业自有茶园不足 0.26万hm2,其余大部分茶园为一家一户自主经营,多为纯茶园,树种单一,没有设计防护林网或防护林网不健全,使茶园小气候环境较差,影响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因无防护林网防护,茶园冻害较重,同时,由于生物多样性差,无病虫害天敌和鸟类栖息,进而影响到茶园高产稳产和茶园病虫害局部或大发生以及茶园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全省茶园有60%左右的茶园行间土壤裸露,地面覆盖少,造成土壤与大气水分交换快速,不但不能保持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恒定,影响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影响到茶树根系吸收和运蓄水分和肥料,使茶园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不稳定,同时,夏季降雨集中,造成土肥水流失严重,过量施用化肥,不规范施用农药和除草剂,造成生物多样性差。
从山东省主要产茶区日照市的茶园采摘情况看,茶园常年从开采期4月16日~封园期10月6日,茶农在茶园采摘茶叶累计时间为126~132d,茶园采茶时间长,采茶来回走动踩踏,而又忽视土壤管理,很少进行深耕和浅耕松土,另外对行间覆草认识不足又嫌费事,造成土壤板结严重。茶园灌溉多为大水漫灌,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板结。
据记载,自1970年以来,山东茶区共发生了9次较为严重的冻害,历次较大冻害发生后,都有一些靠近乔、灌木林带或树木的茶园,冻害较轻或基本无冻害,且茶树生长季节,茶树长势旺,持嫩性强,基本不发生病虫草害。因此,营造茶园防护林网是发展现代化茶场和无公害茶园的重要条件。从山东茶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为防止冬季的寒风和病虫害等灾害,要选择与茶树无相同病虫害的树种,营造乔木、灌木结合的防护林网。在茶场的北面设乔木以黑松,灌木以侧柏填充黑松的空间,形成疏通型的茶园防护林网,即防护林网的北面栽三行黑松,行距、株距2m×3m,黑松南面再栽三行侧柏,行距、株距2m×1.5m,每一条上述的主林带防护距离60m左右,然后再设一个辅助林带,一行黑松加两行侧柏,行距、株距同主林带。由于山东茶区冬、春多刮西北风和东北风,故茶场东面和西面也应设主林带。由林网与茶园组成了一个植物群落组合,可调节茶园小气候,减轻茶园冻害和美化环境,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和劳动休息场所。
道路绿化及茶园行间、地堰种植花木等遮荫树。道路、沟渠两旁种植中小常绿树种或落叶树种,如板栗、泡桐、银杏、杜仲、桂花、酸枣、合欢等,道路、沟渠旁边的行道树每5~8m种1株;园中遮荫树根据茶树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茶园间作与茶树相生的树种,以常绿灌木为主,一般选用如桂花、竹子、银杏、板栗、木瓜、玉兰等,树种不能太单一,以5种为好,也可选择适应当地的其他水果品种,园中遮荫树不宜过密,在空缺地每15~20m种1株,一般1hm2栽90~120株。如山东日照碧波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在相家楼、西土山、西赵家庄建成了三个茶园基地,占地66.6余hm2,基地实施茶林间作,生产路栽植杜仲、银杏、柿树,茶园周围实行雪松、蜀桧两级防护,地埂采取桂花园、红枫园、黑松园、银杏园、杜仲园分区绿化形式,保持生物多样性、达到益虫吃害虫、生物灭虫的效果,营造茶园小气候,使整个园区夏能遮荫、冬能防寒、四季都能保湿调温,取得林茂茶香、相得益彰的效果。其次,可在山岭顶、沟渠旁种草,茶园田埂上栽植紫穗槐,幼树或未封行的茶园行间套种印度虹豆、黄豆、猪屎豆、花生、肥田萝卜、曹子等绿肥,就地解决肥源,一般以种植均匀、合理为宜,既可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又可用鲜草、紫穗槐树叶沤制土杂肥,以作为茶园基肥,还可在茶园中养蚯蚓和养鸡等,以上均可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增强自然调控能力。
茶园行间覆盖,主要采取茶园铺草和覆膜。茶树行间铺草分别在 6月上旬和“大雪”左右进行,在行间铺草10cm以上。茶园在春季地膜覆盖有利于春茶提早发芽,提高茶园经济效益;茶园土壤地膜覆盖还能防除茶园杂草和防止雨滴直接打击地面,可避免土壤侵蚀和养分的淋失;在冬季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预防茶树根系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