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茶业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14-03-26 05:26
茶业通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茶业安徽省会员

夏 涛

(安徽省茶业学会,合肥 230001)

1 安徽省茶业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概要

安徽省茶业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由2010年12月在合肥召开的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四年来,在安徽省科协和省民政厅的领导和指导下,在挂靠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安徽茶业科技进步、促进安徽茶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1 积极开展茶业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

1.1.1 坚持每年召开学术年会

四年来,我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围绕“加强品牌建设,促进徽茶发展”、“茶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茶叶质量安全与产业绿色发展”等重点和热点问题,深入进行学术研讨。为使这些学术活动收到实效,每次年会学会都会邀请省内外茶叶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业内权威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专题报告。会议还积极引导会员就我省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或分组讨论,达到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的目的。每年在会前汇编印制精美的年会学术论文集,学术年会期间还会组织优秀论文的交流活动。每次年会参会人员均超过150人。

1.1.2 参与举办有关茶业学术会议

学会积极参与举办学术会议,为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创立平台。2012年6月,我会协办了全国“茶与健康”学术沙龙,来自国内外 21家从事茶叶健康功能研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代表和特邀专家120余人出席了此次沙龙。电商代表着商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徽茶电商缺人缺经验。2013年9月,我会参与协办了安徽名茶电子商务培训调研会,为安徽茶企提供了一次与淘宝专家交流探讨安徽茶叶电商发展的机会。

1.1.3 组织会员参加国际国内相关学术会议

学会还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国际国内会议,为会员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2011年至今,我会组织会员参加了ISO/TC34/SC8 第24次国际茶叶标准化会议、2014国际茶业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国际茶叶科学与文化会议、第二届植物代谢国际大会、特种茶国际标准制订工作研讨会、国际植物次生代谢与代谢工程研讨会、第七届和第八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茶树功能基因组和次生代谢学术沙龙、全国茶叶机械标准化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茶学学科组茶学学科体系建设研讨会、中国茶叶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茶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2013中国(杭州)茶叶深加工产业高峰论坛、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 12分会场“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安徽茶产业振兴论坛。

1.2 开展茶业科技服务

为促进我省茶叶发展、茶农增收,我会经常组织专家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传播茶叶生产、经营信息,推广茶叶生产技术。四年来,我会茶叶专家多次到岳西、金寨、潜山、歙县、祁门、宿松、庐江、舒城等地开展科技服务,为茶农解决技术难题,培训技术人员,为基层茶农和中小茶叶企业生产技术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4月,学会理事黄建琴,会员罗仲兴、丁勇等三位省茶科所专家应邀赴宿松县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专家组采用多媒体形式给该县茶叶生产大户和茶厂业主讲授了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营建、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与设备及品质鉴评等实用技术,并赴良种茶园基地、加工示范企业进行了现场指导与讲解。

2011年5月,学会副理事长江昌俊应邀到黄山市,深入松萝茶业有限公司、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黄山市多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荣山茶厂等企业开展茶叶安全生产技术调研和指导。

2011年6月,学会专家李尚庆赴六安市徽六瓜片公司位于金寨县三岔村的徽六生态园,对生态园六安瓜片加工中心机械化生产进行技术指导。

2011年6月,学会理事姜含春应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邀请赴岳西做市场营销专题讲座。参加讲座的有岳西茶叶局有关人员、公司全体员工以及县职教中心茶叶班学生。

2012年2月20日,学会理事黄建琴,会员罗仲兴、王文杰、丁勇等省茶科所专家等应邀到歙县指导无性系良种茶苗春栽准备工作。

2012年4月19日,学会会员丁勇等省茶科所专家一行4人,应邀赴黄山区耿城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现场指导新建良种茶园的绿肥间作、耕作追肥、除草护苗、开沟排渍、病虫害防控及树冠培育与采养结合等,随后与六百里茶业公司和宏茗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和技术员进行了工作座谈,并对太平猴魁机械化加工的设备选型与工艺创新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2013年4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袭击我省广大茶区,学会会员、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罗仲兴、王文杰、丁勇等立即组成专家组,分赴东至茶树良种繁育场,休宁荣山茶场、碧云茶厂等严重受灾点实地展开调研,进行抗冻减灾的技术指导。并向安徽省农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提交了“关于茶园‘4.7’晚霜冻害的调研报告及对策建议”。

2013年10月11日,学会副理事长杨庆、理事王少武等赴岳西调研茶叶生产情况。杨庆听取了岳西茶叶生产情况汇报,对岳西茶叶生产发展取得的新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013年11月25日,学会领导宛晓春、夏涛、顾公新等一行前往池州安徽双园集团茶园基地深入了解基地建设情况,并为公司提出指导意见。

2014年4月22-24日,学会领导宛晓春、夏涛、江昌俊、方世辉及李尚庆等专家一行赴六安舒城、霍山、金寨等地调研指导茶叶产业发展,对六安市茶产业发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从良种选育、龙头企业带动、深加工、营销模式创新以及产学研机制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2014年4月26~28日,学会领导宛晓春、夏涛、江昌俊、方世辉等一行赴黄山市祁门、休宁、徽州、歙县、黄山等5县(区)密集开展调研,先后赴黄山茶文化生态园、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开展调研并召开座谈会,考察茶产业发展情况,把脉黄山茶企发展难题,助推安徽茶产业发展。

1.3 服务安徽茶产业

2012年7月17日,李斌省长对安徽农业大学两名教授——安徽省茶业学会名誉理事长宛晓春和理事长夏涛联名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以下称“建议”)作重要批示。李斌省长高度重视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在认真审阅《建议》后批示:“宛晓春、夏涛两位同志对我省茶产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相关建议很有价值,可以适当形式印发。请安农大发挥茶产业科技人才优势,支持我省茶产业发展,重振雄风,造福于民。”省长助理邵国荷也对《建议》作出批示,并就落实李斌省长的指示精神,对省直相关部门和安徽农业大学提出了明确要求。2012年8月13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以《政务参阅》将《建议》全文印发有关市、县和省有关单位。

2012年11月,安徽副省长梁卫国召集、省长助理邵国荷主持,召开了安徽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建立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我会名誉理事长宛晓春等多位专家为联席会议成员,为我省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的多位省茶业学会专家先后与六安、池州、安庆、黄山、宣城等五个主要产茶市进行对接。通过会议面对面商谈,围绕茶树品种选繁、夏秋茶开发及机械化采摘、名优茶加工技术及装备、茶叶健康功能发掘与资源利用、茶产业经济及茶文化等主要方向,确定具体科技服务内容与指导专家。对接会议标志着全省科企对接行动的正式开始。这是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全省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模式。学会领导宛晓春、江昌俊、方世辉,专家李尚庆、韦朝领、李叶云等也参加了对接会。学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沟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难题,促进我省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4年,学会领导宛晓春、夏涛、江昌俊、方世辉、张正竹等专家继续对六安、黄山等地深入调研,指导茶产业发展,积极投身于振兴安徽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学会名誉理事长宛晓春、理事长夏涛等人在对我省重点产茶地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后,研究分析了我省茶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该建议被摘要刊发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信息处《信息参考》上。

1.4 茶文化交流与科普工作

2012年8月,丁以寿参加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四届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主持“茶与宗教”分论坛。9月,章传政参加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

2013年8月,我会和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了“抱儿钟秀”杯首届安徽省少儿茶艺大赛。大赛以传承茶文化为出发点,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历史,从小培养他们对中国茶文化的认知和兴趣,通过少儿茶艺展示锻炼广大青少年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2013年9月,我会与安徽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合主办“天方杯”首届安徽省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此次大赛的圆满举办,既检验了我省茶艺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又展示了我省茶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提升了徽茶品质、品牌形象,对促进安徽“茶、旅、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同年10月,由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主办的2013“武阳春雨杯”第二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在浙江武义举办,学会选拔、组织安徽选手参加了此次竞赛。6位个人赛选手以全面丰富的茶艺理论知识、准确专业的技能全部进入决赛并获奖,1人获得个人赛银奖,5人获得铜奖,1人获茶席设计赛优秀奖。谢裕大茶艺表演队以独具匠心的徽茶文化演绎,获团体赛优秀奖,学会获得优秀组织奖。

学会积极组织参与国内外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2011年,副秘书长丁以寿应邀赴日本参加“从静冈来创造享受茶文化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茶馆的历史演进和当代中国茶馆现状》的基调演讲。2010~2014年,理事长夏涛每年应邀参加在东京举办的“中国茶文化培训”活动。2012年、2013年由日本中国茶协会组织的高级评茶员培训班多次赴安徽农业大学进行茶文化交流。

2011~2014年,我会丁以寿副秘书长主编《茶艺》教材,编著《中国茶道》、《中国茶艺》、《中国茶文化》等,夏涛理事长主编《茶叶深加工技术》专著,江昌俊副理事长主编《茶树育种学(第二版)》教材、张正竹副秘书长主编《茶叶生产技术与电子商务》、《Tea in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等,既宣传了我国的茶文化,又为培养我国茶叶专业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2013年,理事长夏涛主持的“茶树酚类物质代谢途径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获得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会员李大祥获得“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2014年,名誉理事长宛晓春、副秘书长张正竹、常务理事吴满霞获得“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副理事长顾公新、王光熙、谢一平获得“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家”称号,学会向中国茶叶学会推荐了董永泓、章传政等一批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生产工作经验的科普专家和科普志愿者,为我国茶叶科普事业作贡献。

名誉理事长宛晓春、理事长夏涛、副理事长方世辉、杨庆、顾公新、江昌俊等 20余位学会专家成员联合编著的《安徽省茶业志》即将付梓。该《志》完整地记录了建国后安徽茶业的发展史,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更为后人研究当代安徽茶业留下宝贵资料。

1.5 组织建设工作

四年里,学会每年召开 1~2次常务理事会、1次理事会,由常务理事会及时总结报告学会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理事会闭会期间,重要事项以通讯、邮件形式征询理事意见和表决,真正做到民主办会。

学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本届理事会期间发展个人会员35人,团体会员6个,会员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学会有个人会员1105人,团体会员56家。学会每年按时按要求向安徽省科协和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上报年度统计报表、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年工作计划,通过了省民政厅、省新闻出版局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年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对学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会一直坚持规范化、制度化管理,2011年底,安徽省茶业学会获得中国社会组织评估AAA等级。学会将以此为激励,继续加强学会规范管理,提升学会服务能力,促进学会健康有序发展。

1.6 刊物编辑工作

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茶业通报》,在各有关单位和广大会员的关心、支持下,尤其是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安徽省皖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黄山茶叶质量安全研究中心、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等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编辑部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在此深表感谢!

《茶业通报》四年来共处理稿件550余篇,其中录用276篇,编辑出版期刊16期,发行量26000册,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提供期刊电子版,为会员进行学术交流、提高知识水平、获取茶业信息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茶业通报》也成为展示我会学术水平和科技成就的重要窗口。

《茶业通报》继续保持一贯风格,在编委会的努力下,刊物充分体现我省茶业特色。编委会非常重视稿件的编审工作,每篇稿件均按照类别,邀请相关专家初审,最后发稿还需要经过编委会的集体审定,从而保证刊物的质量。

1.7 经费收支情况

由于学会经费并不充裕,学会对经费开支严格控制,厉行节约,并由专人管理,每年上报民政厅审计,同时向省科协报告。

2 对下一届理事会工作的建议

2.1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学会的自身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搞好学会工作的重要途径。学会应继续加强队伍建设,要把那些对茶业发展工作有思想、有见解、善于研究、敢于实践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吸收到学会中来,同时发展一些大型茶企为会员单位,充实学会的力量。另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使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有了政策支撑。政府简政放权,为社会组织发展让渡出新的发展空间,为社会组织拓展功能提供了新的机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会企合作创新计划等任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学会要切实依法规范管理、提升自身能力、找准切入点、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抢抓先机,促进学会健康发展,打造学会组织建设的升级版。

2.2 建立健全会费缴纳制度

会员会费是学会活动经费的重要来源。有了经费,学会才能开展更多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会员服务。学会应当继续对会员进行收缴会费的宣传,提高会员对收缴会费的认识。学会可以试行会员注册登记制度,把缴纳会费作为保持会员身份的手段。

2.3 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学术活动质量

开展科普活动也是学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学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学术上的优势,经常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工作,使茶业科技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术活动是学会的中心工作。学会应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搞好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在活动内容上,今后要更加紧密地联系行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实际;在活动方式上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取发表论文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专题讨论、考察或是调研的形式。只有经常不断地开展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学会才有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会的作用。

2.4 进一步提高《茶业通报》办刊质量

《茶业通报》是我国茶叶界有代表性的省级刊物之一,但是办刊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要将组织稿源作为编辑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加强刊物的编辑工作,努力提高刊物质量,扩大《茶业通报》刊物的影响。

猜你喜欢
茶业安徽省会员
成长相册
会员之窗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