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月英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35)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效果欠佳,且易反复发作,给女性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笔者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护理,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科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均已婚;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1岁;所有患者1个月内未经其他任何治疗。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抗生素和妇炎灌肠液。妇炎灌肠液组方:土茯苓30 g,紫花地丁30 g,黄柏20 g,金银花15 g,丹参30 g,蒲公英30 g,大黄15 g,败酱草30 g,红藤30 g,苦参15 g,元胡15 g,甲硝唑0.5 g静脉滴注,中药浓煎100 mL,每晚临睡前用导尿管或小儿肛管插入直肠内14 cm以上,以注射器缓速(大约20 min)注入药液100 mL,保留灌肠30 min以上。对照组青霉素480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甲硝唑250mL静脉滴注,1次/日。2组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2.1 疗效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腹部压痛消失,白带显著减少;好转:自觉症状减轻,妇科检查腹部压痛明显减轻或仅有轻压痛,白带减少;无效:自觉症状及妇科检查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结果比较
3.1 心理护理 慢性盆腔炎一般病程较长,心情易产生焦虑,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因此,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要多与患者交流,向其介绍本病的发病机制,分析病情,介绍治疗方案及治疗成功的案例,消除顾虑,使其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并向其解释灌肠的目的、方法、药液的用量、温度及注意事项,解除其对灌肠的顾虑,以便消除其紧张情绪。
慢性盆腔炎大部分为致病菌经子宫内膜感染后,侵犯子宫肌层、浆膜层、宫旁结缔组织或经输卵管内膜感染后,经输卵管伞端播散于盆腔结缔组织。由于女性内生殖器官处于盆腔的最低处,炎症吸收慢易迁延至慢性炎症或包块形成。本研究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辅以妇炎灌肠液,疗效良好。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为多见,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土茯苓、黄柏、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丹参驱热燥湿,元胡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红藤、败酱草苦寒之品,清血分热毒、散营分瘀血对盆腔炎常见的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杀灭作用[1]。西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多由需氧菌及厌球菌混合感染引起,应用甲硝唑治疗,中西药结合疗效较好,未见毒副作用[2]。
参考文献:
[1]丁永芬,程玲,王志国,等.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11):1316-1319.
[2]罗琼英,陈淑芳.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