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扬,刘凤权,刘凤岐,闫 妍,徐 红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CCU病房,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东北农业大学医院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衰病房,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患者,女性33岁,农民,因“阵发性胸闷、气短7年,加重4个月”于2010年5月30日由东北农业大学医院门诊收治入院。该患者7年前怀孕中期出现胸闷、气短、双下肢水肿未予重视,早产后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围产期心肌病,经治疗后临床痊愈出院,此后7年中每年均有心衰发作,抗心衰治疗后症状缓解。此次入院查体:BP 90/50 mmHg,R 20次/min,P 71次/min。一般状态差,喘息步入病房,神清语明,营养极差,消瘦,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71次/min,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脏彩超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径72 mm,收缩期末径:62 mm右心室前后径34 mm,EF:27%,入院。心电图示:左前分支阻滞ST-T改变。胸片示:心脏增大。人院后给予高位硬膜外阻滞术,阻滞胸1至胸5交感神经,留置硬膜外导管,0.5%利多卡因3~5 mL每2 h经导管推注1次(从早8时至晚10时),两周后改用0.2%罗哌卡因3 mL每3 h推注一次(时间同前),同时辅以硝普钠、多巴胺、西地兰、速尿等药物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随访8个月,患者一般状态及日常活动良好。出院心脏彩超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径68 mm,收缩期末径52 mm,右心室前后径27 mm,EF:25%。
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在临床上具有心衰一般特征且病理上近似扩心病,更涉及与妊娠相关的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细胞凋亡、血流动力学异常、营养不良及硒元素缺乏[1-2],在疾病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更成为加重心肌损伤,触发心衰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常用ACEI和ARBs类药物、地高辛及利尿剂治疗该病虽然有效,但上述药物在妊娠期及哺乳期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较多,极有可能诱发死胎、胎儿畸变或发育异常,因此心血管药物的应用受到妊娠期及哺乳期的较大限制[3-4]。文献报道刘凤岐等人通过高位硬膜外麻醉的方法治疗重度心衰[5]、缺血性心肌病[6]、及扩张性心肌病[7]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此病例提示此法对围生期心肌病所致心衰亦具有较好疗效,优点在于其为麻醉方法——创伤小,疗效确切。早期干预,可减少其他心血管药物剂量,能减少对胎儿及哺乳的影响。尽管此次治疗未于妊娠发病期间,但该例提示此法对围生期心肌病所致心衰有效。故笔者考虑本法可能更适用于妊娠期及哺乳期。本次病例报道为围生期心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红强.围生期心肌病的研究现状[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8,35(2):98-101.
[2]欧艳勉.围生期心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28-33.
[3]邵建华.妊娠期心脏病的治疗[J].山东医药,1990,30(5):43-45.
[4]志贺刚.心血管药物对妊娠的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3):504-506.
[5]孙桂芳,刘凤岐.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重度心力衰竭[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4):229-231.
[6]王 旭,刘凤岐,葛 彤,等.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8):686-688.
[7]刘凤岐,张桌琦,傅世英,等.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扩张型心肌病[J].中国急救医学,2000,20(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