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市民化及其文化要件与生成培育

2014-03-25 11:27戴路
关键词:市民化要件城镇

戴路

(合肥学院 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601)

经过一个时期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影响我国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中等收入陷阱、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发展是硬道理。我国在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必须通过发展予以解决。发展需要深化改革,需要转型升级,需要资源支持。新型城镇化是深化改革的最大红利,是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最大机遇,是拉动国内消费的最大潜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动因之一。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市民化。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民进入城镇,乡村文明融入城镇文明的过程,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转型的过程。而农民市民化的关键,则是其人文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能只考虑物质要件的投入,更要着眼于文化要件的建设。进城农民只有顺应城镇文化要求,与城镇文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成为城镇新市民。文化要件不是与生俱来的。进城农民文化要件的生成,需要国家制度与政策体系的保障,农民自身对于城镇文化的实践习得,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持续帮助,而以高等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文化教育培训资源的对接管理,则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进程农民市民化及其文化要件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程度时的客观要求。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我国目前和一个时期内,必须致力实施的主要战略之一。城市化是世界多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参考。1968年,美国农村经济学家迈克尔·利普顿在《为什么穷人总是穷? ——关于发展中的城市偏向问题研究》中,曾提出“城市偏向理论”[1],认为应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然后以先进的工业和城市,带动农业和农村共同发展。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就是要通过城乡共同发展,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以从制度上消除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公平。

新型城镇化之新型的含义,就是要由过去片面地追求城市的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变到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主,即追求人本、城乡协调、绿色低碳,其本质则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转型的伟大工程,也是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伟大工程。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在于转变过去的城镇化发展方式,致力克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着力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城乡融合的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既然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要解决农民的市民化问题,就要逐渐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使农民真正成为现代新市民,从而与城市市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政府部门为进城农民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性保障。对于进程农民而言,离开土地后如何持续生存和发展,是其所面临的最为现实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部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之间的对立,积极完善农民就业、住房、户籍、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其次,需要进城农民自身积极解决其生存和发展问题。进程农民要想实现市民梦、安居梦、创业梦,除了依靠国家制度和政策的保障之外,还离不开进城农民自身的努力,即进城农民应努力融入城镇之中,努力认知认同市民文化,拥有从事相关职业的基本技能,具备在城镇长久生存和发展的市民文化要件。再次,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各级政府应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合理整合资源,以促进进城农民文化要件的生成。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即农民市民化,这凸显了对进城农民的人文要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现实实践活动中,人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人和人群具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统一、劳动与享受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的特征。进入城镇的农民,离不开城镇为其提供的相关的物质生活条件,更需要城镇为其提供的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既来之,则安之”,而心安是身安的基础,这是由人的本质或本性所决定的,因此,要想使进城农民成为新市民,必须安其心。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持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将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3]农民市民化物质要件的准备,已在党和国家的持续努力下,正在一步步地取得实效;与之相应,农民市民化的主观条件或文化要件的准备,也必须紧紧跟上。由于人的文化要件的生成需要长期的教化修养,因此,进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的生成,既需要全社会的帮助,更需要农民自身的持续努力。衣食住行用,是农民进入城镇后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但新型城镇化建设,绝不应止于满足进城农民的物质生活需求。进城农民市民化的关键,在于进城农民的人文城镇化,即进入城镇的农民应该在物质和文化上,尤其应在文化上,相融于城镇之中,以满足其永续适宜于城镇生存发展的精神文化要件的需求。

进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有着生产、生活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与城镇工作相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其二,与城镇生活相容的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4](P35)文化是后天习得的。进城农民适宜城镇生活的精神文化要件的习得、养成和提高,是使其得以真正成为新市民而必须具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保证。大体而言,进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的内涵,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农民成为新市民所必须的生产经营方面的能力与素质,这主要指其欲成为城镇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即新市民所要求的职业知识技能、岗位规定规程、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等。就业乃民生之本。目前,尽管阻碍农民工成为新市民的制约因素还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农民工自身职业技能的缺乏,以及其整体职业素质的偏低。没有掌握任何职业技能且缺乏职业素质的农民,在城镇就业以及长期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难度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大。农民工如果无法找到一份赖以持久维持其生计的工作,又不愿意或不能够回到农村去,这不仅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甚至还会给其所在城镇的发展,带来许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第二,农民成为新市民所必须的生活交际能力,这主要指其所必须的适应城镇社会的人文相容能力和要求,即其成为新市民所必须的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心理调适、人际交往、风俗习惯等相关知识技巧。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和差距,在生存状态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市民与农民多不相同,其由此而来的体验和感受也不相同,因此,进城农民要想真正成为城镇新市民,就必须努力学习并拥有顺应城镇生活的交际能力。我们深信,有了国家制度政策的保障,再加上其自身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进城农民完全能满足城镇市民化文化要件的需求,并迅速融入城镇社会之中。

二、进程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的生成培育

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因此,在进城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中,肩负文化教育使命的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应该紧密围绕我国现阶段新型城镇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与整个社会一道,积极为进城农民服务。在高质量地完成自己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并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投身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参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的生成培育,以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应用型大学,因其专业及专业群设置更加注重于服务社会的应用性,故而在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的生成培育中,更应首当重任。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的生成培育,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庞大的惠民工程,为确保其顺利进行,需合理管控各方面教育培训资源,而要做到这一点,资源对接则是直奔主题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况且对接本身又能在一加一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大于二的新资源。

高等教育与现行进城农民系列政策体系的对接。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接二连三地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做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5]的新部署。为确保中央政策能够得到正确的理解,以杜绝政策执行中的不到位、不得力、不及时或不规范等问题,高等院校有必要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潜心研究进城农民有关政策体系的内涵与实质,并依托有关院校学报、网站或论坛,向社会发布并共享有关政策体系的研究成果(报告、论文或建议),以期为各执行层面全面及时贯彻执行有关进城农民的各项政策规定,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甚至予以相应的督促,并呼吁社会多方积极扶持服务于进城农民的文化教育培训事业,以更好地保证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与进城农民文化教育培训机构的对接。目前,各地高教、职教多级层的教育机构比较健全,活动频繁,且其教、学、研成果丰硕,但针对新型城镇化重要战略实施开展相应培训的教育机构却很少,针对进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生成展开培训的教育机构,更是凤毛麟角。对此,应由地方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教、职教职能处室牵头,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广泛吸纳各中职学校与社会职教培训机构,以及各大中型行业企业集团、各开发园区与街道社区人力资源培训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人才劳务市场,共同组建进城农民文化教育培训协会(学会),并在其统一协调下,开展进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教育培训服务,以及当前及中长期工作综合谋划制订(工作计划规划、规章制度、监控考核、信息归集发布等)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能。

高等教育与进城农民居住就业所在区域及企业的对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城镇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进城农民。当进城农民拖家带口进入城镇,社区管理一时难以招架时,当各企业因为快速发展,急需用工而又陷入招工难和难招工的尴尬处境时,各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既要雪中送炭,更要锦上添花,要积极主动与社区及企业进行对接,与其合作或者接受其委托,着眼于进城农民的长久发展,以及大中型企业对特定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进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生成培育,为社区、企业和进城农民排忧解难。进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生成培育应以创新实践培训为主,长短期培训及脱产或业余培训兼顾,甚至可以考虑实行定单式培养,单独开设进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培训专业班,以更好地推进进城农民市民化文化要件的生成培育。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成因与纠偏:从城市偏向到统筹城乡发展[J].农村经济,2009(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李旭章.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N].学习时报,2013-10-14(1).

[4](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N].人民日报,2013-11-13(1).

猜你喜欢
市民化要件城镇
偶然所得兜底化的法律隐忧与应对策略——兼论偶然所得构成要件的法律构造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美国职场性骚扰的构成要件
文化边城镇远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共同企业要件:水平共同与垂直共同之辩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