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叙事语篇时间探究①

2014-03-25 11:27崔学勤
关键词:省略线性语篇

崔学勤

(合肥学院 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601)

长期以来,教育界面对大量语文叙事语篇,习惯围绕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展开分析。对叙事语篇中的时间缺乏应有的理解透视。其实,时间是叙事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础。时间对作品氛围的烘托、对故事情节的安排、对结构层次的转换、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审美意识的阐发以及对作品意蕴的营造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反之,对叙事时间分析的缺位、漠视,势必造成人物、情节、环境分析的偏狭、浅陋、雷同、甚至造成误读。从叙事时间的角度对现有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叙事语篇做出梳理和探究,与当前对语文教改革的呼唤相适应,不可或缺。

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分别简称人教版、苏教版)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探讨现有基础教育阶段叙事语篇所采取的时序策略。

一、突出的时间意识

(一)直呈时间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叙事语篇有其共同特点,即向读者展示突出的时间意识。有的语篇是直接以时间为题,例如:《一分钟》、《难忘的一天》、《从现在开始》等均以时间为题展开叙事。

(二)时间场景的获得

诸多叙事语篇行文时,往往以时间词语的重复、更替等手段,将全篇故事组织、凝聚起来,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井然有序地达到某个预设的场景。如:《月亮的心愿》用四个“明天”表达对“明天郊游”的渴望,最后却以“两天后”“郊游”作结,突出对时间轴上的亮点——“爱”的表达。

(三)开篇点明时间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叙事语篇在开篇普遍将关注点放在时间的交代上,随着故事的展开,充分依托时间的转换、更替、重复,突出其清晰的时间节点,其直接目的,就是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在此基础上,通过时间描述,使读者对叙事内容获得认同,营造出温情、纯真、动感的人生体验和纯美的世界,进而获得审美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语篇在叙事开头部分,运用“从前”、“很久以前”等富有传统民间故事特色的言说方式,如《日月潭的传说》、《开天辟地》等等,刻意营造出模糊叙事时间,创造时间距离,它们拉开与“现在”的距离,使我们进入一个未知世界。“从前”、“很久很久以前”既是人为设定的,又是模糊的,并且是不可追究的,因此,它也为作者的创作、读者的阅读提供极大便利,并成为指引儿童区分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水岭。作为一种传统叙述的标志性时间词语,为儿童打开了想象翅膀,非常富有价值。

(四)篇末的“美好”时间

篇末“美好”时刻展示希望的未来。与上述叙事语篇的开篇相同,众多语篇在作结尾时的时间意识同样得到凸显,且显示共同取向——结尾时往往依托叙事时间,将叙事对象描绘得美好,富有诗意,赋予“亮色”,如《嫦娥奔月》文章起笔呈现严酷的时间环境:“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文尾则已转换为:“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描述值得期待的美好时刻作结。

简言之,基础教育阶段叙事语篇的时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间得到突出和强化,叙事得到有力支撑。

二、线性时间占据优势

在诸多叙事作品中,叙事时序的安排常常突破故事时间的顺序,其基本目的是避免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式叙事的发生。但是在其语文叙事语篇中,却有大量的线性时间的成功运用。

(一)线性时间固有优点的发挥

线性时间使事件发展脉络清晰、自然;叙述真实、畅达。如《牛郎织女》全文以线性时间呈现牛郎与织女的相识、相爱、相望的故事,真挚、哀婉、动人,如行云流水,脉络清晰,顺叙流畅,收放自如,展示出线性时间的固有妙处。

(二)对儿童阅读心理需要的追求

儿童对故事的追求是一种“本能”,基础教育阶段语文不同文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故事性”。其时间与故事的情节紧密黏附在一起。它往往经过梳理、压缩成单线索连贯发展,同情节的发展相吻合。尽管节奏有变化,但时间是前后相续、紧密相连的。《小草和大树》对英国作家勃朗特三姐妹的叙事依次从“1816年”夏诺蒂的出生起笔,刻画“1817年”她所受的打击,直至“1846年”打击的延续,终于为读者奉上“一年后”巨大成功的到来。本文叙事上着意将时间向前延伸,长度加大,作品所叙之事最终突破时间的迟滞、阻碍,在一个新的时间点上破云而出,将叙事推向高潮,极大地满足小读者们的阅读心理期待。语文编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注意到儿童对自然、清晰、明白的“线性”故事的心理追求,在编选语篇时都做出了较为恰当的选择,语篇中线性时间的运用比比皆是。

(三)对中国传统哲学追求

在中国人内心,历史、事物、乃至宇宙都是相对应的,此传统观念影响的孑遗即表现在叙述中对自然时间的尊重、对时间与事件情节的依附交融。连贯有序的线性时间正是自然时间在作品中的反映。对于中国人来说,自然时间是神圣时间,是一切历史变迁、人事更替的出发点和根本。它透露出中国传统自然时间循环观(周而复始、轮回)。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语篇中,对时间的线性“自然性”描绘,很多源自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传说。这些语篇负载着我们民族传统的时间记忆。它的影响是持续的、深远的,在现代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赫然在目。线性时间的着力运用,渗透着本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对作为民族文化继承人的儿童而言颇有裨益,这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叙事语篇值得珍视的一个特色。当然这种线性时间的采纳并不排斥对时序的变形处理,而是相结合的。

三、时间的刻意变形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的叙事语篇中,在时间的变形处理方面,倒叙与省略是较突出的。

(一)倒叙的积极运用

叙事学上的倒叙包括:两个和两个以上事件的交织,无法同时叙述,只好叙说完一件事后再说另一件事。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是。另外,倒叙还包括叙述者的自我回忆,即自我倒叙。倒叙的运用从修辞上看常常是出于制造悬念的需要;传达给儿童一种生命体验的需要。也是制造一种虚构的“真实”感的需要。——在讲述故事的开初让人发现故事的产生(回忆)“应当看上去好像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现故事”。[1](P39)

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倒叙常常存在两种交织着的时间:“过去”与“现在”。对“过去”的追忆是因为“过去”对“现在”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是“现在”缺失的、无法替代的,更是“现在”应该具有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以回忆的笔调记述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的辉煌成绩,更记述了她具有超越时代、跨越国界的可贵精神境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镭的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坚毅、执着的品格和远大追求,视名利如粪土,终生献身于科学追求,成为今人值得仰视的丰碑。

“过去”的一切之所以有价值,还在于它曾经为人的情感所渗透,是人的生命体验的一种不可磨灭的记忆。对过往生命体验的邂逅,是弥足珍贵的。打开课本,叙述者在叙事过程中无不对“过去”充满了珍惜、呵护。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记述“我”对逝去了的伯父鲁迅先生追忆、怀念,体现的是今人对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爱戴、永志。“过去”与“现在”原本是两种相互远隔的时间,却在倒叙的组织下奇妙地相遇、交织、叠加、融合在一起。“现时感受与往日感受间的距离被施以魔法,奇迹般地变成同时的感受。”[2](P261)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叙事语篇在运用倒叙策略上是讲求和谐地与“未来”衔接在一起的,“过去”成为“未来”的强大推动力,“未来”因“过去”而变得生机勃勃,甚至确信“未来”必将胜于“过去”,充满希望、洒满阳光。而成人叙事作品对过往的怀旧则立足现代人对“现在”和“将来”的不确定感、不信任感成为当下成人叙事经典的时间记忆。

(二)时间长度的调节:概要与省略

在基础教育阶段叙事语篇中,叙述某人、某事,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还原故事时间或拉长叙事时间去加以表现,采取概要或省略的策略来达到叙事的目的就是不可避免了。

概要具体表现为一段较短的文字叙述一段较长的故事。基础教育阶段大量叙事语篇开头即进行概要叙述,以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对故事进行完整概括,就整个语篇来讲,概要具有框架性意义,它或者调控叙事的长度,或者调控叙事的密度,甚至调控着叙事的节奏。《观潮》起笔写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极为简约、概括,使叙事时间急速发展,下文即开始写当下(农历八月十八日)“这一天早上”,为人们感应到钱塘江大潮奔涌而来,作了时间上的渲染铺垫。

省略,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它与概要密不可分,它是概要的极端化。省略是作者着意采取的叙事时间策略,省略是一种不表达的表达方式。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叙事语篇中省略的运用较为普遍,但作者裁剪的意图不一,使省略多姿多彩,它可以使叙事加速,为形成强有力的节奏推波助澜。有的语篇则采用省略来增大、增强信息。省略是叙述者将事件或事件过程中的一部分隐去不表,形成期待,进而由读者去生成,形成深远寓意,“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概而言之,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叙事语篇在进行时间处理时,符合叙事学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富有特色的时间处理艺术。它与儿童的成长需要、阅读心理、审美偏好相吻合,在较为短小的篇幅内,织就时间经纬,值得教育工作者跳出窠臼,在审视时间艺术的过程中引领儿童获得叙事语篇带来的全新体验。

参考文献:

[1]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M].北京:三联书店,2003.

猜你喜欢
省略线性语篇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中间的省略
基于线性正则变换的 LMS 自适应滤波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