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野中的文学教育危机

2014-03-25 11:27刘荣华
关键词:传播媒介文学教育

刘荣华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900)

进入新世纪以来,阅读人群不断萎缩,其中,严肃文学的阅读人群更是少得可怜,文学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其中有传播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影响,也有文学自身价值追求分化的因素。从传播媒介嬗变的角度来看,近十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从前的“低头族”是埋头苦读的书生,如今的“低头族”变成了地铁、公交车上低头看手机屏幕,专心致志看视频、打游戏、刷微博的年轻人。文学教育如何回归文学的本源,如何适应新的传播媒介环境,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新媒体对文学教育的冲击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传播媒介,无论是竹帛、纸张印刷品,还是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电子传播媒介,都与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批评家南帆先生所言,“结绳记事不可能产生微积分,长篇小说不会铭写于甲骨或者竹简之上,机械复制技术的成熟彻底涤除了艺术周围神秘的崇拜气氛,互联网络对于传统的作者与版权等概念提出了重大的挑战。”[1]可见,不同时期的媒介工具对于文学创作、传播、阅读和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

所谓新媒体,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就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而言的,指利用电脑及网络等新科技,实现交互传播的媒体形态。常见的类型有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新型电视媒体等,它的显著特点是取消了传播的把关人,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换言之,它改变了信息的权力结构,由此带来的好处在于,信息传播者避免了出版的层层审查,实现了相对公平的文学表达的自由。

但新媒体的破坏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缺乏筛选机制,各类作品鱼龙混杂,海量的文学作品让人无所适从,难免患上“信息焦虑症”。二是信息的碎片化。因为信息量太大、太快,人们无法安静地沉醉在某部作品或某个文本、影像之中。相应地,新媒体催生了“微现象”——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等。三是文学阅读遭遇了视觉化的冲击。传播技术的进步,让人无法逃遁声光影像的包围。新媒体诞生以前,人们的视觉冲击主要来自于电视、电影及报刊图片。如今电子屏幕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手机、移动电视、背投电视让人流连在感官的刺激中难以自拔。正如西美尔批评的那样,“现在没有哪一种刺激物能比感官的愉悦和神经的麻痹更值得享受。还有谁想要了解严肃和安静的艺术?这种艺术必须用灵魂来寻觅才能完全心领神会,而灵魂是这个欣赏者所必须首先拥有的。”[2]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害怕阅读,避免深刻,不愿接触文学经典,情愿领取一两份“文化快餐”。因为前者需要沉潜心灵,需要情感体验,需要灵魂的颤抖——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于这个时代而言。而这不得不说是这个时代文学教育面临的极大挑战。

二、媒介嬗变与文学教育的“异化”

诚然,文学载体从印刷传播技术变迁到数字传播技术的过程,是文学的影响力式微的过程。我们应该承认文学在当代文化结构中逐渐被边缘化的事实,“文以载道”的理想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刺激,文学的娱乐功能显然不重要了。既然不娱乐,也不“载道”,那么文学存在的意义在哪呢?

文学在当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传播媒介技术的变迁发展,真正让人感到焦虑的是文学的内核问题,即文学的教育问题。我们可以找出许多理由证明,新媒体技术影响到了人们的文学阅读,也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去寻找文学发展受到限制的理由,如时代的浮躁、商业消费的影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滑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但致命的问题是,今天的文学教育越来越工具化、功利化,它不再是提供美感、抚慰情感和人性引导的精神食粮。北大学者吴晓东指出,“我一直认为大学里的文学教育是消灭理想读者的教育,文学教育的后果之一就是把本来在阅读中有道德感、有正义感、有感动能力,能够血脉贲张、拍案而起的那些文学的理想读者塑造成为一些成熟老练、目光挑剔,什么也不在乎的理性读者。”[3]吴晓东的批评实质上触碰到了要害——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相信”。在文学教育的场域,市场经济之前奉行“价值论”,即强调在文学作品中灌输思想教育的文学教育;市场经济开始之后奉行“工具论”,文学教育只要符合应试目的即可。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娱乐文学,年轻人对文学经典的冷漠,实质上就是对那些重思想和工具价值的文学教育的否定。青年放弃了文学经典,实际上就是失去了与人类伟大精神联系的纽带——如果社会的物质进步是以文化断裂作为代价的话,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这个时代的文学教育应该是要有担当的。我们时常听到有人说,这个时代浮躁,人心焦虑,所以文学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地位。但换一个角度说,文学的浮躁未免不是这个时代浮躁的推手。因为文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正如曹文轩所言,是“为人类构筑良好的人性基础”[4]。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有效发挥文学教育的作用,社会秩序必然是混乱的。

新媒体的发展将为文学教育的转变施加压力。“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 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换句话说,文学更适于处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无法用文明经验解释的原始存在。如果文学教育不再是以文学的工具价值作为其教育目标,而是以审美精神为指引,以同情人的特殊境遇为基础,并以培养健康、良善人性为价值目标的话,文学教育就有可能突破技术的影响和社会的限制,从而迎来新的成长点。

从传播技术的角度来看,文学教育也应该是大有可为的。技术的进步并不意味着原有的技术形态不复存在,正如广播和电视的诞生,并不妨碍纸质文本仍是阅读最主要的途径。同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不会取代原有的传播技术形态,纸质媒介仍然是文学阅读的“主战场”,文学教育的“正途”仍然是基于纸质文本的细读、品味和分析。新媒体的发展与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一样,都有利于提高文学教育的大众化水平。因此,在文学教育的“版图”中,新媒体的功能可以定位为文学经典的导读、介绍。通过新媒体强大的即时信息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学经典,并愿意亲近文学经典。所以,我们要警惕两种声音,一是夸大新媒体技术对文学教育的负面影响;二是热烈拥护新技术,并认为新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纸媒,成为新的文学工具。前者是因为不敢面对现实中文学教育所呈现的无力和空洞状态;后者则是放弃了文学的基本立场,在科技神话中成为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小丑”。其实,媒介技术不会影响到使用者的思想和价值,因为人无论在哪个时期,都不能成为这场“新技术安排”盛宴的材料——而文学本身就是作为反抗技术控制、反对精神控制而存在的。相反,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文学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4]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构筑良好的人性基础[J].文艺争鸣,2006(3).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文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我们需要文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思想论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