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志群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互动的一种学习模式,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的总体成绩分别奖励个人的一种教学体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组员具有以下特点:
组员互相依赖。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相互依赖的共体,不可分割。
分工合作。每个学生的英文基础、性格、学习经验和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每个组员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分工合作。这样的模式让每个组员有民主平等的感觉,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越来越浓厚。
互相交流。众所周知,多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把学生的发展与进步等同于知识的掌握,把学习的过程等同于掌握知识的过程。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抛弃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对话、交流的新型学习模式,组员们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思想得到了传播、启发,这是把学习还原为生活本质的一种过程,值得借鉴。
延伸其他能力。小组学习过程有着参与、互动的环节。组员除了讨论与学习任务相关的话题外,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无意识地形成了很多学习以外的能力,比如领导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
提前适应社会。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接近现实生活状态,因为学生必须要面对合作、竞争、自我表达和人际互动,同时还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分享成功、失败,经历冲突、矛盾,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必备的生存技巧。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很重要。
重形式而不重本质。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共同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有时候,学生还在讨论,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教师就快速结束了合作学习。有时候学生的合作学习热热闹闹,可是根本没有达到课堂学习的目的。这样的问题表明,教师在上课前,没有整体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忽略了它的本质目的。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只能阻碍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根本不能把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体现出来。
随意分组。小组合作学习的特色表明,应该在异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然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不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差异,而是很随意地把坐在一起的几个学生划为一个小组去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这种随机式的分组让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在互相启发思维、知识互补上很难起到促进作用。
组员参与不均衡。有些组员由于英语基础较弱或者性格较内向等原因,很少参与到讨论中来,反之,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小组中表现非常积极,参与讨论的次数很多,掌控着整个小组的局面。而且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基本上都是由基础较好的学生作总结。这样只会让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积极的越积极,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干脆放弃。
教师角色定位不清。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承担两个角色——既是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又是合作学习中的成员、搭档。然而有些教师不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他们无针对性地指导并干预学生的合作学习。比如,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经常催促学生草草收场;而且一旦分配了学习任务,就站在讲台上等着学生回答问题,很少巡视小组合作学习,也不关心组员们的交流情况。作为整个课堂的指导者,这样的角色定位只会让合作学习效率低下。
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师没有深刻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也没有把评判合作学习任务的标准公布出来,导致学生合作的愿望不强烈。此外,教师重在评价汇报任务的个人,而忽略了整个团队。只注重评价结果,不评价学生讨论的方法、学习习惯、参与度、创新观点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这些片面的不合理评价削弱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科学构建合作小组。为了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小组人员的数量以四人为宜,尽量不要超过六人,最少也要三人。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可以选派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承担组长,把他们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然后选派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本小组的技术顾问,在小组交流中起引领作用。最后再配置一名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和一名成绩很差的学生,这样资源分配就合理化了。这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也带动了后进学生的责任心、积极性。组员的合理分配建立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性格、喜好、能力都了如指掌的前提下。
教师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要把合作学习理念、基本操作程序和策略贯彻到合作中去,所以教师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弄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既是指导者、合作者,也是参与者、促进者。把课堂的学习目标、任务以及指导合作学习的过程都设计好,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掌控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从而让课堂学习效率更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也更高。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了促使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让组员们分工合作,明确自己的职责。教师可以让组长分配任务,也可以直接把任务下达给每个组员,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由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承担,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同时也可以在异质小组间开展竞赛,看哪个小组的思维过程、方法更好。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完全调动起来,整个小组,乃至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达到了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
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完善的评价机制是成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把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结合起来。因为每个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对团队的高度评价加强了小组内的互相合作和组与组之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在评价小组时,要肯定个人的价值,尤其是性格较内向,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肯定他们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其次,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和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对于大学生来说,实际运用能力远远比学科知识重要,所以,可以对他们的合作态度、效果及方法进行评价,完成得好的小组,整个小组都可以记上平时分,这样就让评价更客观、科学。最后,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教师评价固然起着关键作用,但毕竟教师不是每次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都非常清楚,尤其是在小组过多的情况下,就更需要结合学生评价。可以采取组与组之间互评,也可以在小组内部进行评价,然后再结合教师的评价,就非常全面、客观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既是课程的需要,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值得深入贯彻。教师在运用这一理念时,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更新观点,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推进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策略上来讲,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但从实际操作来看,这个过程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深入研究合作学习,从而优化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