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要注重知人论世

2014-03-24 13:01黄荣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古诗词高中语文

黄荣素

摘要:语文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孟子“知人论世”说的提出原是针对诸子百家断章取义《诗经》内容之产物,如今其作为一种诗歌鉴赏的重要手段而不断发挥着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知人论世”教学法在当今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以及显现出的误区,论及该教学法的优势,最后以具体案例入手探究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注重知人论世的几种方式,以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些许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的提出源于孟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往往从利于集团、流派发展的角度出发,断章取义地解读《诗经》中的作品,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有感于此,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观点。时至今日,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教学法,在教育界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解读“知人论世”,是教育工作者尤其应注意的。具体来说,“知人论世”分为了“知人”和“论世”两个方面。作为社会群体里的个人,在分析诗词、鉴赏诗词时,主要通过研究作者以及作品人物的年龄、生平事迹、性格、家庭状况、仕途发展、文学涵养、情感趋向等等来把握诗词背景。“论世”中的“世”指的是作家写作的周遭环境,“论世”就是将作家、作品放置在使之得以产生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去考察,从而获得作品与时代之间的深层联系。“知人”与“论世”是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诗歌的理解与鉴赏离不开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考察,同时还离不开对写作时代背景的探究。为此,清人章学诚说道:“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速论其文也。”[1]

一、“知人论世”法在教学运用中的现状

古典诗歌从《诗经》三百零五首开始走上了抒情的现实主义道路,几千年来,学校课堂对诗词的教学从未间断,人们对于诗词的研究锲而不舍。但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从古代开始却并没有产生一部专门论述古典诗词教学法的著作。期间,“知人论世”的诗词分析方式作为最早、影响较大的文学评析方式,其中蕴含了诗词教学的合理成分。当今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知人论世”教学法的作用,该教学法也有希望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发扬壮大。就目前来说,我国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知人论世”法的运用中存在着以下一些偏误:

1)运用太过简单。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对诗词作品的背景分析,只是要求学生要做到“知人论世”,学生学习诗词时便无所适从。

2)运用过于浮于表面。该教学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以及作者思想,有些教师将作品的背景解说看得过于死板,有时对背景的研究又过于深入。

3)运用过于随意。教师对作品背景的分析和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全盘说出,不分主次,使得学生抓不住关键的学习内容。

4)运用过于单一且宽泛。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造成了教学法的单一,不注重不同课文不同的使用要求,一刀切的运用“知人论世”法造成了教学法的宽泛应用。

二、“知人论世”教学法的优势

1.正确把握作品思想内容

有些作品如果缺少教师的点拨引导,便很难理解其思想内容。如在讲解曹操《龟虽寿》作品中的一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中“天”的含义时,如果随便翻译一下,学生很可能将“天”理解为上天。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该对学生进行点拨,通过查找资料答疑解惑。随后可发现曹操是一位唯物主义者,因此在该作品中的“天”不应指上天,而是指大自然。

2.明确作者情感倾向

我国传统诗词从诗经开始便延续了“诗以言志”的抒情传统,很多诗歌多以抒情表意为主,而知人论世对于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很有帮助。具体举例来说,在讲解陶渊明的诗歌《饮酒》等时,教师应该注重分析陶渊明的生平,从而把握思想情感。陶渊明隐居南山下,躬身耕作确实表现出了厌恶官场的情感,但从他多次入世又多次出世的角度拉看,在做官与隐居之间陶渊明仍是动摇的,只是不满于污浊的现状。其次,从他对田园农作的抒写,也说明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因此,在解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句时便迎刃而解了。

3.帮助理解作品写作手法

由于古代写诗存在着一些特定的缘由,某些言语不便于诗人自由表达,因此通过知人论世可以使学生明白某些写作手法所表达的含义。如曹植《七步诗》采用比兴手法,以豆自喻,来说明兄弟相残的事实,抒发了作者悲怆沉重的心情。

4.丰富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模式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诗词鉴赏的方法,在如今的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于丰富我国语文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具有重大意义。

三、古诗词教学注重知人论世的具体方式

1.讲授法

讲授法适用于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而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思想性。由于教师占主导地位很容易造成一言堂的局面,因此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讲授时语言的风趣度,注意讲解的生动易懂。例如在教授杜甫《蜀相》这首诗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取题用意时,教师利用题目说明诸葛亮的政治身份从而阐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从这个视角出发来理解“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句便显得容易多了。这种方法灵活方便,达到了诗歌鉴赏的主要目的。

2.谈话法

谈话法适用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围绕一个既定的问题,在师生之间展开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将交流的过程转化为学习经验。同时,谈话法的实现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还需要根据课程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报告小结。如杜甫《蜀相》的教学实例:

师:今天我们学习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杜甫的一首名诗《蜀相》。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的杜甫”介绍诗人,你会在括号里填什么词或词组?为什么?

生:我填的是“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生:我填的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晚期……

师:是唐朝晚期吗?

生:是由盛转衰时期。

生:“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他有这样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安史之乱755年爆发,762年结束……(背景知识略)[2]

3.演示法

演示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主要通过影像资料将与诗词相关的信息演示给学生观看。因演示法具有直观感性的特征,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广受好评。如在教授李白《蜀道难》时,可以播放《百家讲坛》。

4.参观法

参观法属于课外实践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研究,从而巩固知识,开阔学生学习视野[3]。比如生活在庐山附近的同学,可以亲身去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真理,进而去体会苏轼当时的困惑[4]。

采用“知人论世”教学法教授课本内容以后,古诗词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便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扎实的语文基础,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相应的语文素养。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渠道进行授课,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通过不懈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水平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丽丽:“知人论世”批评模式在词体发展中的影响及作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8:5):123128;

[2]祝东:论“知人论世”阐释方法在清代词学中的运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1):110-116;

[3]郑菊芬:探析如何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误区[J],中国校外教育,2012(8):41;

[4]姬长娇:知人论世法在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2012(3):2-19。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古诗词高中语文
踏青古诗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