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的三个创新

2014-03-24 05:01吕健李建森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9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

◎ 文/吕健 李建森

生态文明理念的三个创新

◎ 文/吕健 李建森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将其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说明在科学发展观中,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放在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重大创新性成果。

文明发展史角度的理论创新

从十八大报告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及其关系可以看出,生态文明被看作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明形态,这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理解。

1.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新型生态文明观

从纵向视角分析,生态文明之所以能拥有较高的社会哲学地位,是因为它既起源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为新型文明形态。换言之,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虽存在不同之处,但都可以看作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形式。

(1)在农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出现严重问题,个别地区因为过度耕作变为不毛之地,人们被迫从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迁徙。但从整体看,由于农业文明与自然打交道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它所遇到的生态问题和矛盾没有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和危机。

(2)在工业文明中,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对抗和冲突,不仅在质上是激烈的,而且在量上也十分普遍。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是否能够正常存在和发展下去的重大挑战,成为有关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3)时代呼唤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以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新型生态文明及其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新型生态文明。

2.“五位一体”体现客观辩证的生态文明观

以横向视角分析,生态文明与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文明形态在内的其他文明形态彼此融合、相互渗透。作为并列实现文明的形式之一,生态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形式的关键,在于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将文明水平作为衡量问题的标尺。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笔者认为,对于几个文明形态之间的横向关系的这种界定,既符合逻辑也符合历史。所谓符合逻辑,就是说它符合社会历史的客观辩证法;所谓符合历史,就是说它符合人类文明史发展的事实。一定程度上,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得以前进的一个重要动因和组成部分。只是在农业社会,相对和缓的生态危机没有像现代社会这样突出、集中、严峻而已。这就为人类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基础。

生态伦理角度的理论创新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环境哲学和生态伦理学角度看,这些理念不是对自然倾注了过度道德权利和地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非理性角度提出问题的,而是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引出问题;不是从抽象的自然主义情感的角度提出问题,而是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性出发引出问题。

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同于旧生态文明观

(1)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不仅超越了近代生态文明观,也超越了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生态文明观。而十八大报告,更是联系当代社会的实际、当代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践和当代全球生态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上述思想当代化、中国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进一步完善提升。

(2)旧的生态文明,强调成就天人和谐关系。19世纪以前的生态文明观就像它的理论基础一样,其生态文明动因往往是不自觉的,是以风俗、传统、风尚和习惯等“道德本能”的形式和观念力量加以维持。这种生态道德意识,不是真正自觉的道德意识,不是真正批判的道德意识,还没有充分体现出生态道德意识的实践理性。

(3)现代西方生态文明,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时间起点,其生态成就包括精神和实践两个方面。这种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尤为显著的生态文明从总体上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的文明形态,是因为其在理论上的不彻底性和在实践上的妥协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绿色运动”,在社会政策的制定以及对于政府和政党的影响力等方面,成为了当代西方政治版图中的重要力量。但是,如何彻底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他们却没有提出革命性的可操作、可实践的治理方案。

(4)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是思想自觉的产物,建立在对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基础之上。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讲,从“人统治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也不同于狭隘而抽象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生态中心主义所倡导的生态理念。笔者认为十八大报告的自然观和马克思在《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等著作中体现出的自然观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并且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

2.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理论具有新的内在品质

(1)给予自然有限的内在价值。马克思认为,理想状态的人与自然关系可以通过真善美和的方式实现统一。但是,马克思所理解的自然世界不是抽象的“自在世界”或者“理性世界”,而是“感性世界”,是和人的实践相关联的自然世界,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的自然世界。因此,马克思在给予自然世界以崇高地位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人在自然面前的基本尊严和人类文明已有的基本价值,给予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有限度的。十八大报告在这方面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个性特征,生态文明建设既有突出的价值理性意义,又具有非常强烈的工具理性意义,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理性意义,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内在价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工具性意义,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内在价值的有限性。这证明了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观念,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秋意婆娑

陈宝林/摄

(2)建构了一种突出历史时代和实践精神的生态主体意识。包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整篇十八大报告作为一个文本,其叙述主体是非常明确的,其主体性非常强烈。既体现了报告独特的“人民”视角和立场,又体现了报告所追求的“人民”利益和福祉,从而将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同以往的生态文明观从本质上区分开来。其一,人民性。与抽象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不同,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观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其二,民族性。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这些问题受到关注,是对当代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人与自然矛盾和冲突关系的反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从全球的实际实情出发,以我国国情为立脚点,对于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政治主张和“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话语”;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吸收民族生态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包括儒家、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主张。无论是《中庸》的“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都是主张只有“与天地参”,才能“万物育焉”。 因此,它是民族的。

社会发展史角度的理论创新

关于不同文明形式之间的关系理论,我党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过程。从最初“两个文明一起抓”、“三个文明一起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的理论创新过程,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运动过程。可以说,生态文明与物质、精神、政治、道德等其他文明形态,同时属于一个更大的文明范畴,是一个文明整体的不同组成部分,共同服从某种“统一性”力量的限制和约束。

1.新的生态文明观是实现其他文明的基本前提

生态文明是实现物质、政治、道德、精神四个领域文明的基本前提之一。无论哪种文明形态,都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独立存在。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离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高度的物质利益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陶冶都是空谈。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亦或政治文明等其它文明形式皆需在生态文明实现之后才能够有一席之地。

2.新的生态文明观有利于规范并提高人类文明

我党承担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工作内容被内化于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中,从而规范并提高人类的文明程度。换言之,建设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道德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体系,需要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需要制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规制度,需要追求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需要把人与自然关系作为基本伦理关系。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03).

[2] 许冬梅.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访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4).

[3] 杨雨婷.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12).

[4] 解振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快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编辑:张涵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请文明演绎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漫说文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