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 墨
陶庵女子
◎沐 墨
如果不曾失去,也就无法追忆,如果没有追忆,我们也许就看不到楚生的美丽。只可惜,曲终人散,风冷月残,有人吹出一缕悲箫,我想,那听客一定是张岱。
张岱笔下的红颜女子不多,都是些戏子、妓女,甚至有些连姓名也不曾留下,但张岱依然写得极富深情,璨若珍宝,清如禊泉,香似兰雪,仿佛个个都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当繁华零落,就算四十年来,终成一梦,也该是庆幸红尘纷扰中有这样的相逢。
一日,张岱约楚生闲步定香桥,桥边下小憩,见“日晡烟生,林木窅冥”,楚生低眉不语,继而泪如雨下,搞得风流倜傥的张岱手足无措,一时怜香惜玉之心大动,欲问个究竟替其排忧解惑,谁知楚生一味掩饰。文章写到最后,却说她“劳心忡忡,终以情死”,一读再读之后,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愫,不免令人扼腕叹息。
那个时代的戏子,纵然也有爱情,却不可能有归宿。爱上某个人,终不得近,只能一心扑在戏上。烟视媚行用情至深的楚生,一直在戏里演男角,视唱好戏为毕生追求,“性命于戏,下全力为之”,那样的声音,才可裂帛云霄。她在演艺上精艺求精,是个完美主义者,唱词对白上稍有差错,必定加以纠正。张岱称她“色不甚美”而“绝世佳人无其风韵”。尤其是孤意在眉,深情在睫,更写尽了她的哀婉凄美。张岱应该是极懂戏,也甚懂得欣赏演戏的女子,不然不会那样关切地把她写到自己的心里。也许处于明末动荡陵谷巨变的关头,男子意志踌躇,多数都在处心积虑地寻找自己的桃花林,如果正好找的是你,那皆大欢喜。可是往往,世间情百样错,都错在不是对的人身上。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台上千娇百媚风光无限,台下深陷春
恨秋悲。对于一个戏子来说,孤意和深情原是矛盾着的,却又很微妙。也许戏禁锢了人生,却使一个生命得到最好的绽放。读楚生,不禁想起许多为戏而生,为戏而终的人,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宋德珠、张国荣……他们都是在用生命演戏的人,极端绝望的背后,是对理想及爱情的忠实践行,所以,孤意和深情是一个艺术家必要的一种矛盾。
楚生爱上的某个人到底是谁,为谁而死,我们已无法追究。衣香鬓影,隔几百年遥远而浮华的场景,字里行间清晰可见。在楚生那张美丽的脸上,我们不仅看到一个女子的悲欣人生,也洞见梦醒之后张岱内心深处的孤凄与落寂。如果不曾失去,也就无法追忆,如果没有追忆,我们也许就看不到楚生的美丽。只可惜,曲终人散,风冷月残,有人吹出一缕悲箫,我想,那听客一定是张岱。
月生不如楚生深情,却也是个有真气的奇女子。彼时,名妓必以才知名,徒以色称者不入流。月生虽身陷风月场中,以其才智、气度、品位,不是一般人想见就能见着的,权贵也不能强迫她的意志,“富商权胥得其主席半晌,先一日送书帕,非十金则五金,不敢亵订。”一代风流公子张岱慕名而来,如此澹然超俗的女子出现在《陶庵笔记》也绝非偶然。《陶庵笔记》多次提及与朱市名妓王月生的交游,在卷八专门为她立传《王月生》,可见张岱对其风度与才情是倾心地欣赏与珍惜。以至于月生一出场,便有句惊云:“及余一晤王月生,恍见此茶能语矣。”以茶比拟女子,的确是张岱首创,但未必是他的灵感。如月生这般性情意态有茶韵的女子,本为世间罕见,张岱是运气太好,心中一泓清水一经茶韵熏陶,灵感便徒然而生,所以说,张岱的功德多半源自那茶韵女子王月生。
妓女给人的普遍印象是放浪轻薄,在张岱眼里不同,他写月生“面色如建兰初开,楚楚文弱”,有书、画、歌、茶之天分却不轻露,性情“含冰傲霜,不喜与俗子交接”,异常清高孤傲,令人侧目。这种个性与彼时文人学士的内在品质相通,也难怪张岱会对月生念念有词。如张岱这般“人无癖,不可交”的性格,若非知音是绝不会多次在文字里提及。燕子矶月生为他送别,并饮于石壁下;让月生参与他与族人的游猎活动,还一同换了行头;将她与说书的柳敬亭相提并论,夸月生生意好得叫座;到了卷八干脆单独为她立了个传,写她美如建兰花开,写她才华横溢又特立独行,被众哄然以为祥瑞,种种际遇,种种夸赞绝非偶然。
细究张岱的文字,何曾见过一妻半妾的身影?而妓女月生三番五次地出场,是经过气质相逢和文化交融的,因此,不难瞥见他们之间已有惊鸿频现。后来,明朝灭亡,有一段史料这样记录:“崇祯十五年五月,大盗张献忠破庐州府,知府郑履祥死节,香君被擒。搜其家,得月,留营中,宠压一寨。偶以事忤献忠,断其头,函置于盘,以享群贼。”这段文字中的“月”是指南京名妓王月,是否与张岱笔下的王月生同一人无详细考究。以她们所处地域及年代推测,应该是同一个人。另一说也证明,古有将艺妓人士统称为“生”,因此王月与王月生就是同一个人。美人首级被斩,残酷的结局令人沉默,我宁可相信,那史料中的王月与陶庵的王月生本不是同一个人。
明朝如果没有灭亡,就算没有张岱,她,一个如月光般清冽的女子,也应该是忠于爱情的。在众星拱月的万人宠爱中,她回应的不再是从牙缝里挤出了“家去”,她勇敢而慎重地作出选择,嫁给一个志同道合患难时益见真情的男子,做妻也好,做妾也罢。他为她沏茶,她为他念诗,当他称赞她时,让她顿觉温柔有加,两颊飞起红霞,娇羞不已。
中国·太仓 全球华人网络法治微小说大赛征文启事
为进一步推进法律知识的普及,充分展现法治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成果,倡导文明、健康、有益的法治生活,反映积极向上向善的法治社会风貌,吸引海内外更多的民众、读者来关心法治文化,了解法治文化,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培育学法、用法、遵法、守法的法治环境,现决定运用微小说这一短小精悍、参与者多、受众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举办中国·太仓全球华人网络法治微小说大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苏州市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苏州市法治办、苏州市法宣办、苏州市司法局、苏州市文广新局、太仓市委宣传部、作家网、江苏省微型小说研究会、太仓市作家协会
承办单位:太仓市普法办、太仓市司法局
二、大赛评委会
聘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郏宗培等国内10名著名评论家、作家、教授、学者组成。
三、征文时间:
自通知下发之日始,至2014年9月30日截止。10月1日后开始评选,年内公布评奖结果。
四、征文要求:
1.征文主题为:崇尚法律信仰,彰显司法公正,让人的尊严在法律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征文内容突出法治主题,突出真善美,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内容健康向上;发掘法治题材,有较强的法治文化特色;表现手法新颖多样,有人物有故事有可读性,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应征作品一律为原创新作,严禁抄袭,文责自负。篇幅以1500字为限,更欢迎精短的百字小说。
五、投稿方式:
1.投稿均采用网络投稿方式,投稿专用信箱:taiyangzz@126.com
2.请在电子邮件主题栏标注作者姓名、单位与投稿作品名,在作品最后注明作者姓名(或笔名)、通联地址、联系电话、手机与电子信箱,否则视作无效投稿处理。不要重复投稿,不要投与大赛无关的作品。
六、评奖办法:
大赛将通过初评、复评、终评的方式,评选出特等奖1名,5000元;一等奖2名,各3000元;二等奖5名,各1000元;三等奖10名,各500元;优秀奖20名,各200元;网络人气奖1名,1000元。对获奖者颁发奖金、证书,优秀作品还将结集成册,公开出版,每位入选者由组委会寄赠样书。
大赛组委会对参赛作品拥有网上公布、宣传、出版及改编权。凡报送作品参加本次大赛的作者,即视为已确认并自愿遵守本次活动有关版权和创作要求的各项规定。
七、法律顾问:
江苏孙剑良律师事务所:孙剑良律师
中国·太仓 全球华人网络法治微小说大赛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