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雄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河西中心卫生院 412512)
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探讨及分析
徐永雄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河西中心卫生院 412512)
目的:分析肛肠病病人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及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1年间收治的320例肛肠病患者进行认真记录观察,并对相关要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积极的防止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结论;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和多种因素有关,但是经过防治处理,效果十分明显。
肛肠病;并发症;原因;防治措施
肛肠病手术类型较多,其中包括:痔疮、肛裂、肛痿、直肠肛管增生性疾病、肛门周围其他疾病等,肛肠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类型也有所不同[1]。为了使得患者得到高效、快速的治疗,当前如何更好的防治肛肠病的术后并发症已成为肛肠病医护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肛肠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水肿、出血、尿潴留、腹胀等,笔者收集了我院2008年-2011年间收治的320例肛肠病患者的资料,其中有4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过研究,发现积极防治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从2008年--2011年,我院共收治肛肠病人32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42例,占13.1%。其中,疼痛22例,占并发症患者52.38%;水肿3例,占并发症患者7.1%;尿储留4例,占并发症患者1.0%;出血2例,占并发症患者4.7%;腹胀3例,占并发症患者7.1%;另外还有8例出现感染、创面愈合难和排便困难等问题。在并发症患者中,男27例(65%),女15例(35%);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9岁,平均年龄36.7岁。
(一)疼痛
1.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2]
1.1 解剖因素
齿线以下的肛管组织主要由脊神经支配,患者进行肛肠病手术后,由于解剖手术刺激极易产生剧烈疼痛。
1.2 排便刺激
由于术后患者心理较为恐惧,加上手术的刺激,使得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在排便后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导致排便后产生剧烈疼痛。
1.3 并发症因素
由于肛肠病手术为有菌手术,创口一般不缝合,导致创面神经暴露,容易产生局部感染,或由于水肿、术后创口填塞止血过紧等并发症因素。
2.防治措施
2.1 饮食调理
便秘者可以在早晨起床后适当引用蜂蜜水或盐开水,在日常食物摄取中多食粗纤维素食物,并对小腹部进行按摩,以保持大便通畅,患者经医嘱调节饮食后效果明显。
2.2 肛周护理
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予以痔疾宁熏洗坐浴,时间不宜过长。
2.3 采用止痛剂
患者疼痛时,为患者换药后予以美辛唑酮肛塞,能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资料中有16例使用美辛唑酮肛塞有14例反映有效,2例失效,失效患者以针刺或大拇指压穴位镇痛,辅以大拇指压足三里、长强、环跳、承山穴位后得以好转。
(二)水肿
患者在进行肛肠手术后,切缘皮肤出现水肿、充血、发炎、肿胀疼痛的症状。水肿一般分为充血性水肿与炎性水肿;充血性水肿是指当手术切口创缘局部循环障碍,血管渗透压增加,淋巴回流障碍,组织内渗压大而引起的水肿;而炎性水肿是指切缘创面感染引起水肿,或同时存在,相互渗透导致水肿。
1.患者术后出现水肿的原因
1.1 由于手术切除皮肤、缝合、结扎等操作不当,影响肛门部淋巴回流,导致术后切口皮辨水肿、发炎。
1.2 围手术期内排便或久蹲,造成肛门静脉瘀血或因肛门疼痛而引起括约肌痉挛,血液回流障碍,导致水肿。
1.3 便秘、粪块阻塞积于直肠,压迫血管,阻碍血液回流,使得肛门静脉瘀血,产生水肿。
1.4 术后由于肛门局部感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
2.防治措施
2.1 提醒患者在排便时,避免久蹲或用力过猛;注意在便前、便后用温盐水坐浴。
2.2 正确处理切口皮辨切口,呈放射状,可适当大一些。
2.3 塞油纱要松紧适宜。
2.4 水肿已形成血栓应及时切除。
2.5 外敷黄连膏或四黄膏。
2.6 用中药煎剂,中药药方为芒硝30~50g,黄柏10g,明矾10g,让患者以坐浴的方式,1日2次。
(三)出血
1.患者术后出血的原因
1.1 术后1-2小时内,由于由于结扎手术不禁或残端余留过短,或由于活动性出血未充分结扎处理。
1.2 术后7-12天内,处于痔核脱落阶段,由于剧烈运动或便秘导致刚闭合的血管开放,创面发生大出血,并发生感染。
2.防治措施
2.1 出血量少时,医护人员应当在吻合口部位加丝线缝合后用消毒凡士林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加用止血、消炎抗菌药等治疗进行治疗。资料中有1例病患出现大出血,经查发现直肠破裂,经止血清除淤血后,辅以输液和输血,病情得以好转。
2.2 痔核脱落后,可口服麻仁丸,每晚1丸,避免因大便干燥而引起出血。或适当使用肠道润滑剂,防止术后早期大便过于干燥,避免引起出血。
(四)尿潴留
1.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原因
1.1 注射的麻醉药物剂量过多或麻醉不完全时,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并引起尿道及膀胧颈部括约肌痉挛,以及腰麻后膀脱神经失调等,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现象。
1.2 在进行肛肠病手术时由于肛缘前侧结扎过多或注射药物过量,导致肛门局部张力过大,压迫尿道。
1.3 在进行肛肠病手术后由于加压包扎,肛管内油纱、纱布等填塞过多,压迫尿道括约肌。
2.防治措施
2.1让患者适量服用止痛药,并对下腹部膀胱区加以按摩或进行热敷。
2.2 采取针灸的方式,用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等穴位,帮助患者减轻排尿的困难。
2.3 术后5-10小时内出现排尿困难现象时,应当检查肛门敷料是否填塞过紧,密切关注肛门创口有无渗血或局部出血的现象。
2.4 让患者多听水流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便于患者排尿。
2.5 若出现膀胱过度充盈,导致尿潴留时,可以通过无菌性导尿术,结合无菌操作原则,一次放尿不超过800ml。
(五)腹胀
1患者术后出现腹胀的原因
1.1 患者在手术中进行了邀麻和骶麻。
1.2 由于填塞肛门的敷料过多过紧,导致患者肛门排气困难,加上术后卧床时间长,阻碍肠蠕动。
1.3 由于患者食用了过量奶制品、糖等产气物质。
2.防治措施
2.1 以中西治疗的方式,对患者的腹部进行热敷。
2.2 当腹胀情况较为严重时,可以采用针灸与热敷结合的方式,并适当减少或松弛肛门的填塞敷料。
2.3 若腹胀情况仍未缓解,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肛管让患者适量排气,并在医护人员的遵嘱下,适当服用理气助消化的药物,减轻患者的腹胀感。
肛肠病手术虽然不是很复杂,但是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却不可忽视,并发症的发生主要诱因在于术前准备、消毒麻醉、手术过程、术后治疗、术后、排大便、术后换药等全过程是否规范操作,如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手术和护理,那么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3]。要严格术前、术中和术后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三个重要环节,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1]邱胜民,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研究[M],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2010.1,596
[2]成小燕,肛肠病术后镇痛的治疗护理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3.08,47
[3]苗海军,封延安.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社区医师,2009(20).
R619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