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黑龙江省油田总医院集团东海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457)
关于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问题的探究
陈阳
(黑龙江省油田总医院集团东海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457)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钠和灯盏花素联合用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过去两年间所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00名,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名,依次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实施低分子肝素钠和灯盏花素联合用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50名患者中在缓解心绞痛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等问题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同时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耐受治疗,没有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低分子肝素和灯盏花素的联合应用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应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灯盏花素;安全有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疼痛症状主要包括:出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以及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结语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状,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马上降低心肌缺血和预防严重不良情况的发张,例如死亡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文章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运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良好,详细报告如下文。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患者主要是在之前两千收治的,共100例。在这100例患者中不包含患有6个月内冠状动脉旁路转流术、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肌梗死、准备行冠状动脉旁路转流术、梗死后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对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过敏患者、近期肝炎、严重心律失常、中-重度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中-重度慢性组赛性肺部疾病、急性脑血管病、神经官能症、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20 mm-Hg。我们将这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34名,女性患者16名,患者年龄从45岁到80岁不等,经统计计算患者平均年龄为(65.5±11.4)岁,病程3d~12个月,对照组50例患者中初发劳力心绞痛15例,静息心绞痛16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9例。观察组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36名,女性患者14名,患者年龄从43岁到82岁不等,经统计计算患者平均年龄为(66.5±13.4)岁,病程4d~13个月,其中初发劳力心绞痛16例,静息心绞痛17例,恶化老李心绞痛17例。两组患者在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
2.治疗措施
我们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手段,比如口服ASA50~100mg/d、休息、消心痛10mg/6h、吸氧,同时,我们还应该根据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情选择钙拮抗剂、静滴硝酸酯类或其它降压、β受体阻滞剂、降血脂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LMWH)5000IU腹壁皮下注射,1次/d,连用12d,灯盏花素(大连弘丰制药厂生产)30mg加入10%GS250ml中静滴,1次/d。两组患者常规做ECG1 次/d,心绞痛发作时随时做ECG。在进行治疗的时间段内,应该每日观察患者①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间隔时间;②心电图ST-T改变;③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同时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药物过敏和其他反应。
1.经治疗,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38%)、31例(62%);有效20例(40%)、17例(34%);无效11例(22%)、2例(4%),总有效率为78%、96%。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两组心电图改善比较
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显效9例、14例;有效22例、27例;无效19例、9例,总有效率为62.0%、82.0%。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不良反应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期间会有恶心、无力、腹胀等情况。1例患者发生轻度肝功能异常,停药后功能恢复正常。治疗前的常规以及肾功能与治疗后的常规以及肾功能无异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就会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继而就会产生斑块。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或者是出血等情况都会导致血管不完全堵塞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加剧病情,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所以,为患者增加心肌供氧、降低心急耗氧量、稳定斑块、阻止粥样硬化病变等。研究认为血管内脾功能失调主要是因为动脉粥硬化最初的步骤,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全过程。而这一个过程是一个慢性炎性反映的过程,C反应蛋白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促炎因子,UA患者血清C反映蛋白在急性期提升。他可以租金周扬硬块内巨噬细胞对内源性LDL的摄取,导致了泡面细胞的产生,让动脉粥样硬化加剧。
资料显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是减少血栓的形成,主要是提升了冠状动脉血量和冠状动脉供氧。在联合灯盏花素进行治理,可以让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血液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让不完全堵塞的血栓溶解,改善冠脉循环,纠正新机的缺血和缺氧。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作用维持的时间长,吸收良好,同时没有明显的出血以及不良反应,安全方便,灯盏花素无不良反应,两者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我们体会,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应用。
总的来说,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低分子肝素和灯盏花素的联合应用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应用。
[1]郭建浩,陈若峰,周立尧,李剑平.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5:98-99.
[2]彭齐强.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2:73-74.
[3]何汉康,石磊,陈剑.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12,10:1398-1399.
[4]申源生.联合用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1995,03:25-26.
R972+.3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