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瑾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凯里 556000)
护理实习生分层带教的思考与探索
胡曼瑾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凯里 556000)
护理实习的最重要目的是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传统"一刀切"的护理实习方式无法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开展临床带教,进而很难调动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技能水平,进一步探究护理实习生分层带教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实习生;分层带教;思考
临床实习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提高理论水平、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临床护理人才,是临床工作与社会发展共同的需求。
中专护理实习生的年龄较小、动手能力强、善于学习,但是,对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比较差,机械性的模仿,对于临床操作的实施"不知所以然",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能力比较差。执行能力好,能够不挑剔、明确的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任务。大专护理实习生的文化水平比较高,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理解能力、文书写作、与患者沟通能力都比较高,但是,在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以及技术操作方面的主动性比较差。本科护理实习生知识面广、自身素质比较高、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人际沟通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业务的能力就比较高。自身的优越感明显,对于学习内容的要求比较高,积极参与医生、护士长具体护理措施与治疗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期待得到医患的共同认可。
带教计划、任务的制定,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加强带教老师、护士长对实习生的关爱,带领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病房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常见的科室技能等等,指导学生多观察、多交流,大胆的提出问题与想法,尽快适应新的实习环境,克服紧张心理。带教老师须加强护理实习生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与护理实习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加强对实习生的人文性关怀。在全面了解每位护理实习生基础知识、技能、性格特点等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带教方案。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位护理实习生综合水平与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帮助护理实习生进行角色转变,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中,护理实习生需要有对患者生命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强化实习生与在校生区别,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其角色转换。
针对中专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式:一对一模式带教,先从开始的基本礼仪规范入手,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手把手"的传帮带,进一步提升中专护理实习生正确操作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积极鼓励实习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去学习,对自己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巩固,进而完成学习目标。与此同时,积极营造创造性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积极鼓励护理实习生参与到新技能、新技术的操作过程中来,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有目的的锻炼护理实习生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加强对患者的关心,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实习生的接受与认可程度,进一步提升实习生的自信心。
针对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式:选择临床操作技能过硬、学历相当、年资高的带教人员,注重提高大专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加强对其工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强调基础护理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累、脏等护理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积极改变学生们的思想观念。每次的护理教学查房中,大专护理实习生负责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评估患者具体病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吸引中专护理实习生参与到听课过程中来,一方面提升了中专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水平,一方面全面激发了大专护理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明白只要认真对待护理工作,积极克服惯性思维,就能发现特色性较强的护理科研课题与论文题目。指导大专护理实习生仔细观察护士长具体解决问题的方式,全面提高其管理能力。加强学生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程度,充分发挥大专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积极参与患者的健康指导过程中来,让大专护理实习生体验到护理、学习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大专护理实习生护理文书的书写能力,强化医生、护士长对其认可程度,从而提高其专业信念,出色、优质的完成实习任务。
针对本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式:由德高望重、学历高、年资高的主管护师进行带教,一方面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学习,一方面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进一步提升本科护理实习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性,必须从基本的护理工作开始做起,如果没有吊瓶、分药、打针等基础性工作,科学研究与学术研讨就是"空中楼阁"。充分利用学生沟通能力强、基础理论扎实等特点,让本科实习生给中专实习生、大专实习生讲课,进一步提高全体护理实习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本科护理实习生参与到业务讲座、护理查房、主任查房过程中来,积极参与患者医疗方案的制定、护理对策的制定中来。给予本科护理实习生一定的机会进行护理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将生活护理进一步转变成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应急能力、处事能力的锻炼平台。
[1]李燕,上官鲜梅,翟艳华等.临床护理教学的体会[J].全科护理杂志,2005,19(9B):1802-1803.
[2]叶向红.如何做甲实习生的带教[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9 (9B):1866-1867.
[3]季长高.不同层次对护生临床教学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5(11):253-254.
[4]莫荣选,潘显芳,王欣娟.护理教学中"美"的塑造[J].现代护理,2004,10(5):461-462.
R47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