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波
前臂辗压性撕脱伤属于高能量损伤,损伤部位包括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严重骨折、神经血管、肌腱、深部肌肉等治疗困难[1]。本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针对30例前臂辗压性撕脱伤患者实施期急诊彻底清创、骨折固定、一期神经组织血管重建,采用游离皮瓣、带蒂皮瓣或全层皮植皮等方法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7~52岁,平均25.6岁。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8例,ⅢA 6例,ⅢB 11例,ⅢC 5例。30例均为肌肉组织、肌腱的撕裂性损伤和大面积皮肤挫伤性撕脱,其中11例并发手腕部位损伤。
1.2 治疗方法
1.2.1 急诊清创重建手术 30例患者均于伤后平均2.2h内在全麻或臂丛麻醉下行急诊清创术,清除创失活或污染组织,用双氧水冲洗创面,待全部组织有活性后行组织重建术[2]。将能解剖复位的骨折行钢板内固定;单发骨损伤骨折,行支撑钢板内固定;尺骨,桡骨同时骨折,行髓内或螺钉固定。对尺,肱动脉损伤行血管吻合修复;桡动脉损伤者则预留供游离皮瓣吻合血管外,其余同上。部分肌腱缺损、断裂者均行直接修复或相同功能肌腱调整修复或行肌腱移植术。可直接吻合的神经行神经外膜缝合术,不可吻合的神经固定两端,行延期神经移植修复。采用功能良好的皮肤、肌肉和筋膜覆盖主要神经、血管和肌腱裸露处,局部皮肤调整后行拉拢缝合,剩余开放创面用凡士林纱布保护,深部创腔处置引流管;对腕部骨折或关节脱位者实施复位内固定[3]。
1.2.2 延期闭合创面 急诊术平均7.5h内采用不同术式创面愈合,其中髂腹沟带蒂皮瓣移植6例;双侧髂腹沟全层皮移植13例;股前外侧皮瓣游离植皮9例,伸腕、伸指、伸拇功能重建2例。
1.2.3 康复治疗 术后前7~14d予以短波电疗或红外线照射;术后21~28d进行手腕关节与肌腱的主动,被动性锻炼;术后28~42d转入康复理疗[5]。
1.2.4 疗效评定 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上肢断肢再植标准评定疗效[6],其中包括外形、关节活动度、肌张力、个人感觉及工作状况进行综合评分:优,80~100分;良,60~79;差,<60分。
所有患者术后15~30个月随访,肢体和移植皮瓣均存活,康复。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上肢断肢再植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15例,良14例,差1例,优良率为96.7%。
3.1 急诊清创术的注意事项 充分彻底清创是组织重建的基础,对回缩组织仔细排查,避免漏掉失活组织;肢体供血功能恢复后须细查清创组织端面的血供活力[7]。
3.2 早期神经、肌腱修复体会 为避免二期修复形成组织挛缩敦化、缺损,瘢痕粘连等因素造成修复困难,本组患者治疗时对肌腱、神经损伤行一期修复重建;对协同肌移位或须行神经移植术患者选择延期闭合创面。原因如下:(1)神经移植手术要求高,术后须有优良组织覆盖,行一期神经移植术风险大;选择延期闭合创面时进行神经移植术,不仅能保证神经缺损修复,也可保证修复质量。(2)延迟一期实施协同肌移位功能重建可避免急诊术前臂创伤加重。
3.3 延期闭合创面的方法选择 创面开放期须细致设计两侧皮肤及血供组织对重建组织的有效覆盖[8]。根据组织覆盖要求与功能恢复选择闭合创面方法:创面血供好,无重要组织裸露,且不影响后期功能恢复可选用全厚皮移皮闭合创面;反之则采用皮瓣修复创面。
综上所述,针对前臂辗压性撕脱伤,采用早期急诊彻底清创、骨折固定、一期神经组织血管重建,采用游离皮瓣、带蒂皮瓣或全层皮植皮等方法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632-1633.
[2]侯书健,程国良,方光荣,等.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5):325-327.
[3]李瑞华,王海滨,高燕新,等.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2):125-127.
[4]王威,赵小伟.上臂部超薄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伤的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63-964.
[5]赵国红,谢振军,郑竞舟,等.皮瓣移植在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 2012,47(10):877-880.
[6]潘生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0-135.
[7]黄金龙,刘育凤,章庆国,等.颞浅筋膜瓣在修复手部创面中的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21(1):36-37.
[8]黄粹业,马世前,梁军,等.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3):221-222.